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山中学(五四学制)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4096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7

1.综合题(共4题)

1.
下面是人体上肢的两种运动状态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②表示了一块骨骼肌的组成,①和②分别是_______、_______。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图甲表示_______动作状态,要完成该动作,A必须是________状态。
(3)通过分析看出,骨的运动是靠骨骼肌的________牵拉完成。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_____组肌肉相互配合,并且受到___________的控制和调节以及其他如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协作。
2.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候鸟旅站”之称,计有候鸟230多种,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丹顸鹤、白鹳、天鹅、白肩雕、金雕、秃鹫等41种。
这里是中国三条主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中最为主要的一条,每年春秋两季,数以万计的候鸟成群结队来岛上歇息觅食,或就地繁殖。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使长岛成为我国东部沿海研究鸟类迁徙规律的不可多得的基地之一。
1984年以来,长岛自然保护区就开始进秆鸟类环志工作,为30多种鸟类、数万只个体戴上了环志,促进了鸟类资源的调查和保护,为保护区的建设提供了依据。
(1)长岛是中国三条主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中最为主要的一条,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迁徙是鸟类的________________行为。
(2)迁徙的鸟类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我们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时会发现:鸟的胸部有发达的_______牵动两翼飞行,鸟的飞行生活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鸟的食量_____;鸟的长骨______,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3)长岛是候鸟繁殖的天堂,鸟在岩石上产卵的颜色与岩石颜色相似,因此避免了敌害的袭击,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回答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问题:
(1)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么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小袋鼠的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
(2)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到时,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幼小的黑猩猩和成年黑猩猩的这两种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分别通过        获得的,是学习行为;而其他较低等的动物学不会这些行为,可见学习行为必需建立在    的基础上.如果幼小的黑猩猩从小就与成年的黑猩猩隔离,也无法获得这些行为,可见    对学习行为的获得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有利于动物的    ,相比之下,学习行为的优越性在于使动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4)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具有明显的    ,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群体内部还存在明显的    
4.
(1)下面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动物,请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类,并说出你分类的依据(每类不少于两种,只填序号)。
①鲤鱼  ②龙虾  ③蓝鲸  ④蚂蚁  ⑤家鸽  ⑥蚯蚓
第一类:______________;第二类:_______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想研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方案:用细线或细木片局部捆扎鱼鳍,再进行观察
实验结论:经过研究你知道_________决定鱼前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动力,__________能使鱼体保持平衡。

2.单选题(共12题)

5.
在蚯蚓走“T型”迷宫的实验中,蚯蚓大约要经过200次的尝试和错误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鸟类大约经过几次就可以学会绕过障碍物取食。以上现象说明
A.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但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
B.蚯蚓移动的慢使其学习能力也弱,鸟飞得快使其学习能力也强
C.蚯蚓的体型小学习能力也小,鸟的体型大学习能力也大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6.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
A.骨骼和肌肉B.骨骼和关节
C.关节和肌肉D.骨骼、关节和肌肉
7.
当你从桌上端起茶杯喝水时,此时有关骨骼肌和骨关节活动的情况是
A.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
D.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
8.
高等动物的运动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其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
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收到牵拉产生动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③①②B.②③①C.①②③D.②①③
9.
下图是根据动物特征进行分类的示意图。下列选项分别表示ABCD四类动物的分类依据,其中不正确的是
A.卵生B.幼体和成体均用肺呼吸C.体温不恒定D.体内有脊柱
10.
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行生活
C.昆虫有外骨骼适应陆地干燥环境
D.青蛙有肺适应水陆两栖生活
1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描述的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①前肢变为翼 ②体温恒定 ③体内有气囊 ④胎生哺乳.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2.
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 “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春蚕结茧——一丝不苟”、“蚂蚁搬家——大家动口”、“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等。老师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是()
A.生活环境的不同B.体内有无脊柱
C.运动方式的不同D.呼吸方式的不同
13.
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昆虫的
A.取食行为B.学习行为
C.迁徙行为D.昆虫之间的通讯
14.
下列脊椎动物中,最先出现在地球上的是
A.哺乳类B.爬行类C.两栖类D.鱼类
15.
科学家研究的“乳房生物反应器”,从根本上改造的是
A.动物的乳房B.动物的食物C.动物的基因D.动物的身体结构
16.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下来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能使肌肉的收缩、协调能力增加
B.饭后立即运动能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C.运动能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D.运动能使呼吸系统得到锻炼,促进肺活量的增长

3.选择题(共3题)

17.

请回忆你学过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实验方案一和实验方案二。(下表中的“实验结论”选填“=”“>”或“<”)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反应现象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反应前的总质量

m1

n1

反应后的总质量

m2

n2

实验结论分析

m1=m2

n1____n2

18.判断对错.

大于90°的角就是钝角.

19.判断对错.

大于90°的角就是钝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