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完成图甲所示的投篮动作中,运动员的肱三头肌由_____状态变为_____状态,它牵引其附着的_____,围绕着肘关节运动。此动作的完成,动力主要来自于_____收缩产生的拉力,并依赖_____系统的调节。
(2)在赛场上,如果运动员运动前热身时间过短,运动时又用力过猛,容易造成脱臼和骨折等损伤。
①脱臼(如图乙所示)指的是在关节处,______从关节窝中滑落出来,造成运动损伤。适宜的运动一般不会造成脱臼,主要是因为关节外面还包裹着______和韧带,加强了关节的_____(牢固/灵活)性。
②骨折后,受损的骨能够自我修复和再生,主要得益于骨质外表面覆盖的________(填结构)的作用。
③青少年在日常运动时,应该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1)在完成图甲所示的投篮动作中,运动员的肱三头肌由_____状态变为_____状态,它牵引其附着的_____,围绕着肘关节运动。此动作的完成,动力主要来自于_____收缩产生的拉力,并依赖_____系统的调节。
(2)在赛场上,如果运动员运动前热身时间过短,运动时又用力过猛,容易造成脱臼和骨折等损伤。
①脱臼(如图乙所示)指的是在关节处,______从关节窝中滑落出来,造成运动损伤。适宜的运动一般不会造成脱臼,主要是因为关节外面还包裹着______和韧带,加强了关节的_____(牢固/灵活)性。
②骨折后,受损的骨能够自我修复和再生,主要得益于骨质外表面覆盖的________(填结构)的作用。
③青少年在日常运动时,应该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
下图为某人的染色体排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类的23对染色体中,有22对与性别决定无关,称为常染色体,另外1对与性别决定有关,称为_______。图甲所示个体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______条染色体,其中所含的性染色体为______或______。
(2)某夫妇生了一个男孩,可以解释为:男性产生的含______染色体的精子与女性产生的含______染色体的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胚胎发育等过程后发育成该男孩。该夫妇生第二胎是女孩的可能性为_____。
(3)某人表现出眼间距宽、两眼外角上斜等特征,并且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障碍。在人的外表特征中,眼间距宽与眼间距_______称为相对性状。经医院检查,发现其染色体排序如图乙,其第21号染色体为________条,确诊为唐氏综合征患者。调查发现,其父母上述性状表现均正常,此人与父母之间的差异称为________。

(1)人类的23对染色体中,有22对与性别决定无关,称为常染色体,另外1对与性别决定有关,称为_______。图甲所示个体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______条染色体,其中所含的性染色体为______或______。
(2)某夫妇生了一个男孩,可以解释为:男性产生的含______染色体的精子与女性产生的含______染色体的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胚胎发育等过程后发育成该男孩。该夫妇生第二胎是女孩的可能性为_____。
(3)某人表现出眼间距宽、两眼外角上斜等特征,并且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障碍。在人的外表特征中,眼间距宽与眼间距_______称为相对性状。经医院检查,发现其染色体排序如图乙,其第21号染色体为________条,确诊为唐氏综合征患者。调查发现,其父母上述性状表现均正常,此人与父母之间的差异称为________。
2.资料分析题- (共2题)
3.
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
蚂蚁是社会性生活的昆虫。蚁后与雄蚁交尾后,可在体内储存精子并选择性受精。蚂蚁的发育过程如下图所示:

觅食以及觅食后的交流对蚂蚁至关重要。蚂蚁的脚上有钩状物,有了这些小小的钩状物,它们就没有去不了的地方了。蚂蚁头上有一对触角,触角能灵敏感知到化学信息。例如,一只蚂蚁如果找到食物,自己搬不动,它会立刘返回蚁巢,一边走一边从腿部和肛门分泌出一种外激紊,在路上留下记号。等回到巢里,通过交流,其他的蚂蚁通过触角感知到了这种气味,就会跟着气味找到食物。蚂蚁可以寻找并分辩各种气味。此外蚂蚁可以通过各种物理信息进行通讯。例如用声音进行通讯,主要有摩擦、敲打两种发声方式,发出的声音有报警、召集等多种信息;蚂蚁也可以利用身体接触进行通讯,主要有轻拍、轻抚等方式,有时以前脚轻摸同伴的上唇,同伴就会吐出流质食物供应。
林地蚂蚁是英国境内最大的本土蚂蚁物种,擅长侵略领地,它们经常攻击和驱赶某一区域的蚂蚁种群。林地蚂蚁还具有一种特殊“御敌本领”——朝向空中喷射臭味酸液抵御掠食者的攻击。蚁鴷是啄木乌科的一种鸟,以长舌舐食地上的蚂蚁或树上的昆虫,能对蚁巢造成严重破坏。当林地蚂蚁感觉到上空有来自蚁鴷等大型掠食者的威胁时,它们将喷射臭味酸液进行抵御,从而吓退掠食者。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蚂蚁的受精方式为_______;雄蚁发育的起点是_______;与蝗虫相比,蚂蚁的发育过程经历了不食不动的_______时期,属于________变态发育。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蚂蚁之间可以通过________信息、_______信息等来完成彼此之间的通讯。
(3)蚁鴷舐食地上蚂蚁属于下列行为中的_____(填字母),林地蚂蚁向空中蚁鴷喷射臭味酸液属于下列行为中的______(填字母)。
A攻击行为
(4)上述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属于_______行为,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
蚂蚁是社会性生活的昆虫。蚁后与雄蚁交尾后,可在体内储存精子并选择性受精。蚂蚁的发育过程如下图所示:

觅食以及觅食后的交流对蚂蚁至关重要。蚂蚁的脚上有钩状物,有了这些小小的钩状物,它们就没有去不了的地方了。蚂蚁头上有一对触角,触角能灵敏感知到化学信息。例如,一只蚂蚁如果找到食物,自己搬不动,它会立刘返回蚁巢,一边走一边从腿部和肛门分泌出一种外激紊,在路上留下记号。等回到巢里,通过交流,其他的蚂蚁通过触角感知到了这种气味,就会跟着气味找到食物。蚂蚁可以寻找并分辩各种气味。此外蚂蚁可以通过各种物理信息进行通讯。例如用声音进行通讯,主要有摩擦、敲打两种发声方式,发出的声音有报警、召集等多种信息;蚂蚁也可以利用身体接触进行通讯,主要有轻拍、轻抚等方式,有时以前脚轻摸同伴的上唇,同伴就会吐出流质食物供应。
林地蚂蚁是英国境内最大的本土蚂蚁物种,擅长侵略领地,它们经常攻击和驱赶某一区域的蚂蚁种群。林地蚂蚁还具有一种特殊“御敌本领”——朝向空中喷射臭味酸液抵御掠食者的攻击。蚁鴷是啄木乌科的一种鸟,以长舌舐食地上的蚂蚁或树上的昆虫,能对蚁巢造成严重破坏。当林地蚂蚁感觉到上空有来自蚁鴷等大型掠食者的威胁时,它们将喷射臭味酸液进行抵御,从而吓退掠食者。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蚂蚁的受精方式为_______;雄蚁发育的起点是_______;与蝗虫相比,蚂蚁的发育过程经历了不食不动的_______时期,属于________变态发育。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蚂蚁之间可以通过________信息、_______信息等来完成彼此之间的通讯。
(3)蚁鴷舐食地上蚂蚁属于下列行为中的_____(填字母),林地蚂蚁向空中蚁鴷喷射臭味酸液属于下列行为中的______(填字母)。
A攻击行为
A.互助行为 | B.防御行为 | C.摄食行为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学家发现,维多利亚水母能够发出荧光是因为体内存在荧光蛋白。后来找到了控制该蛋白合成的基因——DNA分子上一段长度为5170个碱基对的片段。
材料二:研究者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荧光蛋白基因转入猴子体内,成功培育出转基因猴安迪。在紫外线照射下,它的脸、耳朵、手掌等毛发稀疏的部位呈绿色。
材料三:经研究,染色体与DNA关系如下围所示:

材料四:人类与三种动物的基因相似程度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材料一可知,基因是一段包含遗传信息的______分子。基因能够控制生物的______。
(2)分析材料二得出,安迪毛发稀疏部位发荧光的性状________(可以/不可以)遗传给后代。
(3)一般情况下,每种生物体细胞内③的形态与数目都是________(不一定/一定)的。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三信息,将基因、染色体、DNA的关系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材料四可知,人类与__________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材料一:科学家发现,维多利亚水母能够发出荧光是因为体内存在荧光蛋白。后来找到了控制该蛋白合成的基因——DNA分子上一段长度为5170个碱基对的片段。
材料二:研究者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荧光蛋白基因转入猴子体内,成功培育出转基因猴安迪。在紫外线照射下,它的脸、耳朵、手掌等毛发稀疏的部位呈绿色。
材料三:经研究,染色体与DNA关系如下围所示:

材料四:人类与三种动物的基因相似程度如下表。
| 黑猩猩 | 鼠 | 果蝇 |
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 | 96% | 80% | 6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材料一可知,基因是一段包含遗传信息的______分子。基因能够控制生物的______。
(2)分析材料二得出,安迪毛发稀疏部位发荧光的性状________(可以/不可以)遗传给后代。
(3)一般情况下,每种生物体细胞内③的形态与数目都是________(不一定/一定)的。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三信息,将基因、染色体、DNA的关系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材料四可知,人类与__________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3.单选题- (共14题)
7.
下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①多次被放进迷宫的老鼠最终能够快速走出迷宫 ②母鸡孵小鸡
③刚出生的小袋鼠会自己爬进母亲的育儿袋 ④黑猩猩模仿同伴用木棍取食白蚁
①多次被放进迷宫的老鼠最终能够快速走出迷宫 ②母鸡孵小鸡
③刚出生的小袋鼠会自己爬进母亲的育儿袋 ④黑猩猩模仿同伴用木棍取食白蚁
A.①② | B.②⑤ | C.②④ | D.①④ |
10.
科学家发现一块从未受到破坏的沉积岩层,岩层的顺序如下图所示,其中一层含有物种A化石,而另一层含有物种B化石,由图可知


A.物种A一定比物种B低等 | B.物种A一定比物种B简单 |
C.物种B一定生活在水中 | D.物种A化石一定比物种B化石形成晚 |
16.
根据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蛇的爬行运动是因为上帝原本就创造成这样子 |
B.狼和鹿能迅速奔跑是两者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
C.田鼠打洞和夜间活动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D.恐龙灭绝是因为它不适应变化的生存环境的结果 |
17.
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双眼皮由显性基因B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b控制。一对夫妇都是双眼皮,子女却为单眼皮,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 )
A.都是BB | B.都是bb | C.都是Bb | D.一方是BB,一方是bb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资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