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填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②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2)关节能灵活运动是因为__________内有少量滑液和关节面表面光滑有弹性的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3)关节很牢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把相邻两骨联系起来;其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____________,使两骨的连结更加牢固。
(4)进行体育运动时,如果方法不当,造成①从③内滑离出来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填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②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2)关节能灵活运动是因为__________内有少量滑液和关节面表面光滑有弹性的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3)关节很牢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把相邻两骨联系起来;其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____________,使两骨的连结更加牢固。
(4)进行体育运动时,如果方法不当,造成①从③内滑离出来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是鸡卵的结构,据图回答下列各问

(1)将图中相应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③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
(2)一个未受精的鸡蛋就是一个卵细胞,其中细胞膜是_______________。
(3)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图中相应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③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
(2)一个未受精的鸡蛋就是一个卵细胞,其中细胞膜是_______________。
(3)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分析题- (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星期.
资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资料三:有些鸟类在迁徙的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些“站岗放哨”的个体,当发现敌害时,它们或大声鸣叫,或者狂奔,或者使劲扇动翼,做起飞状,使群体迅速做出防御敌害的准备或者快速逃生.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 ___________行为.
(2) 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是由其体内的 __________所决定的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 ___________ 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行为比前一行为更能适应 ____________。
(3)鸟群的这种行为属于 _________行为,体现了明确的分工等典型特征.发现敌害时,鸟的狂奔、扑翼等动作起到了 _________的作用.
资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星期.
资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资料三:有些鸟类在迁徙的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些“站岗放哨”的个体,当发现敌害时,它们或大声鸣叫,或者狂奔,或者使劲扇动翼,做起飞状,使群体迅速做出防御敌害的准备或者快速逃生.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 ___________行为.
(2) 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是由其体内的 __________所决定的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 ___________ 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行为比前一行为更能适应 ____________。
(3)鸟群的这种行为属于 _________行为,体现了明确的分工等典型特征.发现敌害时,鸟的狂奔、扑翼等动作起到了 _________的作用.
3.选择题- (共2题)
4.单选题- (共8题)
6.
下列对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划分,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社会行为 |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
C.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
D.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不一定越多 |
5.填空题- (共1题)
14.
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3)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法。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 B.细菌的有无 | C.肉汤的多少 |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资料分析题:(1道)
选择题:(2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