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生物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37128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5/7/24

1.综合题(共2题)

1.
(7分)下面是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请分析回答:

(1)从体形来看,绝大多数动物身体呈     对称,这种体形使其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能更好地捕食与御敌。
(2)从体表来看,与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A类动物的体表具有 ,B类动物的体表具有    
(3)从生殖和发育来看,D类动物摆脱了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与此相适应的特点有:体内受精,路上产卵,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表面有   。与D类动物相比,E类动物的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 从母体获得营养。
(4)从分类等级来看,脊椎动物的五个类群所处的分类等级是
(5)从进化过程来看,在我国发现的孔子鸟化石显示它具有鸟类和D类动物的一些特征:被覆羽毛;具有和鸟翼一样的前肢,但前肢上长着3个爪;上下颌没有牙齿,有角质喙。据此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 进化而来的。
2.
豌豆的种子有绿色和黄色两种。一颗黄色种子萌发成的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后产生了190颗种子,这些种子的颜色及质量分别如下表及直方图所示,下图表示豌豆植株的受精过程,请根据图表分析回答:

(1)如果用D、d分别表示控制豌豆种子颜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知,
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143颗黄色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题干中的黄色种子萌发成的植株与一颗绿色种子萌发成的植株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经过受精作用形成的种子中,绿色种子占有的比例是_________。
(3)豌豆植株在生殖过程中,通过结构7或[ ]___________将基因传递给子代。已知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是14条,则结构7中有___________个DNA分子。
(4)豌豆植株在完成传粉、受精后,[ ]___________发育成种子,种子中的________将来可发育成植株。
(5)直方图显示豌豆种子的质量出现了变异,引起这种变异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因为水肥条件不同引起的变异是___________的变异。

2.单选题(共9题)

3.
乳酸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且与人类关系密切,以下有关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细胞个体,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B.用其制作泡菜,要是泡菜坛内缺氧
C.乳酸菌主要通过产生芽孢来繁殖后代D.乳酸菌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乳酸
4.
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与利用的生物学原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方法
生物学原理
A
巴斯德消毒法
高温灭菌
B
冷藏法、冷冻法
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C
罐藏法
高温消毒和防止与细菌、真菌接触
D
脱水法、腌制法
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
 
A.AB.BC.CD.D
5.
如图为人的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示意图,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屈肘时,①肱二头肌舒张,②肱三头肌收缩
B.③是骨骼肌的肌腱,④是骨骼肌的肌腹
C.①和②相互配合,牵动骨完成屈肘或伸肘动作
D.听到口令做屈肘动作是通过神经中枢完成的
6.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B.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
C.失去蛋的企鹅把鹅卵石当企鹅蛋孵化D.刚出生的小羊碰到母羊乳头吮吸乳汁
7.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历时20多年,通过小麦与牧草杂交实验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一实例体现了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
B.该杂交育种过程是通过植物的无性生殖实现的
C.杂交成功的关键是确保小麦与牧草进行异花传粉
D.小麦新品种产生的抗病、高产等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8.
蝉和蜜蜂都是常见的昆虫,二者相比,蝉不具有的特征是
A.身体和附肢分节B.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C.发育中有蜕皮现象D.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
9.
下列有关植物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B.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一定能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C.果树的嫁接、农作物的播种都属于有性生殖
D.植物的组织培养利用的是植物的无性生殖原理
10.
下列有关青蛙形态结构和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肤裸露,表面有黏液,可辅助呼吸B.前肢发达,趾间有蹼,能跳跃和划水
C.繁殖季节,雄蛙鸣叫,招引雌蛙抱对D.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蝌蚪靠鳃呼吸
11.
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关键词能正确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一组是
①自然发生 ②物种不变  ③过度繁殖 ④环境污染  ⑤生存斗争 ⑥遗传、变异 ⑦适者生存
A.①②③⑦B.④⑤⑥⑦C.①③④⑤D.③⑤⑥⑦

3.填空题(共1题)

12.
2015年4月25日,5月12日尼泊尔分别发生了8.1级和7.5级特大地震,造成8500多人死亡,十万多人受伤,地震也给我国西藏部分地区造成严重灾害.地震发生后,我国迅速派出救援组织,参与抗震救灾工作,请据此分析回答:   
(1)医护人员对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的位置应是________约1/3处;实施口对口吹气时,在确保患者________畅通的情况下,捏紧患者鼻孔的同时,用口包住患者的口平缓吹气,且每次吹气都应看到病人的________随着吹气而起伏.   
(2)某人因外伤大量出血危及生命,医护人员及时从血库调取了大量AB型血为其输血,挽救了他的生命,由此可知他的血型是________.   
(3)防疫人员在救援黄金72小时过后,及时勘察了灾区疫情,并采取了系列防疫措施.其中,对废墟点、遗体掩埋地及灾民的居住环境进行防疫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对受到外伤的患者统一注射破伤风疫苗,该疫苗能刺激人体的________产生抵抗伤风杆菌的________,提高人体对破伤风的免疫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