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366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0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凫水(fú)  携带(xī)    斡旋(wò)    暴风骤雨(zòu)
B.照例(1ì)  腈纶(jīng)   驰骋(chěng)  震耳欲聋(zhèn)
C.脑畔(pàn) 连翘(qiào)  翌日(yì) 草长莺飞(yīn)
D.晦暗(huì) 缄默(xián)  蛮横(héng)   分崩离析(bēng)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皎洁  震撼   彷惶 大彻大悟B.迁徒 沙砾  演绎 人情世故
C.蠕动  缭绕   眺望 漫不经心D.奠定 赋与  缅怀 不知所措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B.周末大扫除开始了,爸妈忙成一团,只有作儿子的他站在那里袖手旁观
C.成都青白江樱花节吸引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D.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书信不仅传递感情,更传承文化,同时也真实地记录时代的变迁。
B.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内江市的“创卫工作”走上规范化、常态化。
C.全场观众的目光与欢呼声都集中到正在舞台中央忘我舞蹈的杨丽萍身上。
D.“整本书进课堂”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5.
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小石潭记》《核舟记》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人、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故又称“杂记”。
B.《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五经”之一,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古人对年龄的称谓很有学问,如陶渊明《桃花源记》“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黄发”指青年人,“垂髫”指小孩子。
D.《傅雷家书》收录了我国杰出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100多封。在信中,傅雷常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做人。

2.句子默写(共1题)

6.
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两首》)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讲信修睦。(《<礼记>二则》)
(6)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同为写洞庭湖的名联。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小题1】破山寺后禅院的环境特点是“________”,作者的心境是“________”。(各用诗中一字概括)
【小题2】诗的颔联现已化为哪一个成语?这个成语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完成小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  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小题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文段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这样的顺序有什么好处?
【小题2】下面句子除了列数字,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在早春三四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小题3】划线句“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小题4】运用选文相关知识回答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原因。
9.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怀念一种声音

聂鑫森

①有一种声音,让中年画家越来越怀念了。这种声音非常奇妙,有颜色,有形状,有温度,还有杂含此中的情感故事。但现在再也听不到了。

②他知道这种声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条小巷只存在于他家几代居住的那个小院、那座老屋。院子里有一颗梅子树,有两颗梧桐树,有缸荷花,还有几畦作观赏用的韭菜。老屋为两层,砖木结构,上下呈现出一种古铜的色调。

③这种声音叫做雨声。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断地传来,粗粗细细,高高低低,疏疏密密。在他的记忆里,总是弥漫着一片雨雾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

④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⑤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

⑥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的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为采光而设的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打在木晒楼上的雨点,因晾晒衣服的脚步磨亮了楼梯地板,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的雨声,沉着而充满力度。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密。他听见潺潺的流水声了,那声音来自高高低低的屋檐边的木笕。

⑦古城有句俗语:“下雨天,留客天。”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雨是请柬吗?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

⑧雨声中,他长大了,成家了,做父亲了…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中最奇诡的底色。下雨的日子,他也向他的儿子讲那些关于雨的诗句,他的画室也总会有好友联袂而至。

⑨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⑩父母亲相继离开了人世。

⑪突然有一天,这一大片地皮划拨给了房地产商,他携家人怅然搬进了世纪花园。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巨大的规整的水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雨声呈现出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这不是他感觉过的雨声!每逢下雨的日子,他会觉得格外无聊。他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

⑫他决定,请些工匠,在露台上做一个屋顶,盖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他希望找回那声音。露台的屋顶很快就做好了。他还置办了一个瓷圆桌、四个鼓形瓷凳、一个烧木炭的红泥火炉、一个烧水的青陶提梁壶。下雨的时候,他坐在这里烹茶、沏茶,静静地听雨。露台的前方是敞开的,一抬头便看见一栋栋的高楼,整齐地排列着;所有的窗口都装着锃亮的防盗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帘……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出一种古典的雨声!他明白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了。

⑬又是一个下雨的日子。他蓦地离开露台,急急走进这间静寂的画室……

⑭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

【小题1】文章开篇巧妙,妙在何处?
【小题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巨大的规整的水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
【小题3】作者在第⑥段不惜笔墨描写雨声,这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小题4】作者“怀念”的仅仅是雨声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5.名著阅读(共1题)

10.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老布尔什维克党人_______等的引领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并逐步成长为一名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书的他先后____次战胜死神。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之后,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成功创作了一部关于科托夫斯基的英勇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是《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死于槽枥之间(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B.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
C.之不以其道(马鞭)
D.执策而之(面对)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人不知不愠,不亦君子乎
B.祗辱于奴隶人手 左臂挂念珠倚
C.策之不其道   全石为底
D.真无马邪     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小题3】下面对选文的判断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善于借助虚词表达不同语气情感,如五个也”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各不相同。
B.作者强调千里马“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量惊人这一特性,正是为了谴责食马者的狂妄。
C.全文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D.文章通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小题4】翻译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语言表达(共1题)

12.
一名英国女士非常喜欢钱锺书的小说《围城》,于是打电话给钱锺书请求见面。钱锺书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请评价钱锺书的应对技巧。

8.综合性学习(共1题)

13.
为庆祝伟大祖国70岁华诞,蓝天中学拟围绕“我和我的祖国”举行庆祝活动。请你设计出最少两项活动。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命题作文(共1题)

14.
作文

春花秋叶,是阳光给大地的礼物;南来北往,大雁给诗人的礼物;天真烂漫,是孩子给父母的礼物;思绪万千,是记忆给时间的礼物……世间有多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无私的爱与付,历经磨难之后的欢笑,前进路途上的领悟与睿智,都是最好的礼物。

请以“最好的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语言要连贯、表达要得体;②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泄露本人信息的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⑥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课内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