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A.震悚(sǒng) 忏悔(qiān) 诲人不倦(huì) |
B.炽热(chì) 驿路(yì) 忍俊不尽(jìn) |
C.污秽(huì) 拯救(zhěng) 心有灵犀(xī) |
D.拖沓(tà) 修葺(qì) 忧心冲冲(chǒng) |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________,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________,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堕落。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里去闯荡,但是请记住,一定不要________了回家的路。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精神的宁静。
A.枯竭 干涸 失去 | B.枯竭 干旱 迷失 |
C.枯萎 干旱 失去 | D.枯萎 干涸 迷失 |
A.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简单粗暴地禁止孩子不玩手机。 |
B.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C.为了创建文明城区,建设宜居滨海,各社区召开了多次“万人环境大清整”活动。 |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诸多问题。 |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A.诗的前两句叙事兼抒情,既有离别的忧伤,又含离别的轻松,在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与洒脱。 |
B.诗的后两句,诗人以“落红”自喻,表达了他不愿离京及远离官场之后的失意与惆怅。 |
C.粪自珍虽然离开官场却依然心系国家,这首诗表达了他至死不忘报国的一腔热情。 |
D.本诗构思新颖,一反历代文人对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格调,歌颂了落花的积极意义。 |
A.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人,代表作品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
B.《木兰诗》写于西汉时期,是一首叙事性的乐府民歌,其风格刚健质朴,塑造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女英雄木兰的形象。 |
C.《资治通鉴》是由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
D.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其所著《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不少篇章包含着他的寄托和感慨。 |
A.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闻一多先生以振兴国学为己任,借助中医诊病的方法对唐诗进行深入研究,体现了他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
B.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一文开头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提出所表达的观点:人们要在痛苦中找到属于自己快乐。 |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开头就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示我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但要对生活充满信心,相信快乐的日子终将到来。 |
D.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不给胜利者阿蒙森而是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并将其失败的结局称为“伟大的悲剧”,体现了作者对弱者的同情与怜悯。 |
2.句子默写- (共1题)
(1)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2)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5)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7)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去年,一位家长为孩子送作业的小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这位妈妈去学校给孩子送作业,为了不使自己的高跟鞋发出的响声影响学生们上课,她把鞋子提在手里,光着脚板走在冰冷的楼道上,为校园保持了一方宁静。事后这位妈妈表示:当时也没想很多,只是不想吵到老师和学生才这么做的。人们不禁为这位妈妈的教养点赞,她的做法足以让那些在公众场合不顾及他人感受,高声喧哗的人脸红好几天。
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钢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挂满枝头。很快,柿树就招来一只登枝的喜鹊,这鸟毫不客气,一口一口地啄食着柿子。家中的小儿急了,不由分说,拿起竿子就去驱赶。老郭看到了,急忙拦阻,说:“别这么独,让它吃!”
接着,老郭对孩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一辈子也许只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不也是快乐吗?”
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这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就会少了许多自私的念头,遇事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他们的教养就不会差。
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同行者,还有一个暂时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爬上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而那时,也就是晚上七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以为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在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火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火车上的被子还要乘客来叠的?只见地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抚舒展了,那“唰唰”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地,对我而言,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一路上我们之间没有交谈,更无由得知地的名字。然而你说,还需要知道她姓字名谁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小题1】短文写了哪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题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火车,闻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火车上的被子还要乘客来叠的?
【小题3】试分析最后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4.对比阅读- (共1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社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仙则名 名:出名,有名 |
B.谈笑有鸿儒 鸿儒:博学的人 |
C.亭亭净植 植:种植 |
D.宜乎众矣 宜:应当 |
A.无丝竹之乱耳 |
B.何陋之有 |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D.莲,花之君子者也 |
A.《陋室铭》一文,作者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开篇,引出本文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B.《陋室铭》一文,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
C.《爱莲说》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统领全篇,引出下文对“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的阐发,为表达主题作准备。 |
D.《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助对菊花、牡丹、莲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羡慕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以及对世人追逐名利的厌恶态度。 |
5.名著阅读- (共1题)
【小题1】作批注是阅读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骆驼样子》中虎妞对祥子说的一番话,请以批注的形式对第(1)题作答,再简答第(2)题。
(1)这段话表现了虎妞什么性格?写出你认为最明显的一点,并在原文中标画出来。
原文
虎妞:“好吧,我告诉你。我手里一共有五百来块钱。连轿子,房租——三份儿,糊棚,做衣裳,买东西,带给你,归了包堆儿花了小一百,还剩四百来块。我告诉你,你不必着急。咱们给它个得乐且乐。你呢,成年家拉车出臭汗,也该漂漂亮亮地玩儿几天;我呢,当了这些年老姑娘,也该痛快几天。等到快把钱花完,咱们还是求老头子去。我呢,那天要是不跟他闹翻了,决走不出来。现在我气都消了,爸爸到底是爸爸。他呢,只有我这么个女儿,你又是他喜爱的人,咱们服个软,给他赔个‘不是’,大概也没有过不去的事。这多么现成!他有钱,咱们正当正派的承受过来,一点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强似你去给人家当牲口!过两天,你就先去一趟;他也许不见你。一次不见,再去第二次;面子都给他,他也就不能不回心转意了。然后我再去,好歹给他几句好听的,说不定咱们就都能搬回去。咱们一搬回去,管保挺起胸脯,谁也不敢斜眼看咱们;咱们要是老在这儿忍着,就老是一对黑人儿,你说是不是?”
批注(1)虎妞性格:(2)对虎妞的主意,祥子是怎样的态度?他是怎样想的?结合原著回答。
【小题2】简要叙述虎妞和父亲“闹翻了”这件事。
6.课外阅读- (共1题)
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①。有一乡人,醉而詈②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吕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
(注释)①泰山北斗:像群山拱卫着泰山,像众星环绕着北斗星,比喻对某人的极度尊崇、敬仰。②詈(lì):辱骂,责骂。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归故里 归:
(2)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 欲: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
【小题3】吕公后悔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7.综合性学习- (共1题)
有同学搜集到了如下材料:
我国毕昇最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重大发明开创了广告的新纪元。上海博物馆陈列着一件珍贵藏品——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印刷广告用的一块五寸见方的铜版,这是至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印刷广告物。
印刷术从中国传到西方后,西方的广告进入了新的阶段。1473年,英国第一个出版人威廉·坎克斯印制了许多宣传宗教内容的广告,张贴在伦敦街头,这是西方最早的印刷广告,比我国刘家针铺的印刷广告晚了三四百年。
1622年,英国尼古拉斯·布朗和托马斯·珂切尔创办的第一份英文报纸《每周新闻》在伦敦出版。在这一年中,发布过一则书籍广告。1650年在有关“国会的几则诉讼程序”一栏里,登出了某家12匹马被盗的寻马启事。以后,在1710年阿迪逊和斯提尔又在《观察家》杂志中刊登了有关推销茶叶、咖啡、巧克力、书刊、房产、拍卖品以及转让物品的广告。到1830年,美国有1200种报纸,其中65种是日报。许多报纸第一版大部或整版都是广告。因为每份报纸售价一便士,价格低廉,从1830年到1850年间被称为“便士报时代”。报纸销路拓宽,发行量大增,广告的效力也相应提高。在报纸广告盛行的同时,杂志广告也不断增加,并出现了广告代理商和广告公司。
【小题1】上面材料介绍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小题2】下面这则公益广告收到了很好的劝说效果,请说说它有怎样的妙处。
水龙头在哭泣,请擦干他的眼泪吧!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课外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