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中学南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3月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355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3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准确的一项是_____
A. 湛蓝   漩涡   栀子   揠苗助长 B. 荡漾   涎生   摇拽   津津乐到
C. 狡狯   决别   谨慎   急不遐择 D. 嗔怪   嘈杂   脉络   无动于忠
2.
下列词语中拼音全部准确的一项是______
A. 凋零diāo ling 干
B. 歌lí   婆娑pó suō
C. 憔悴qiáo chuì 梧楸qiū
D. 唱hé  惆怅chóu chàng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山中访友》
B. 噼噼啪啪,温柔的巴掌,尽打在石头皱纹深陷的颊边,——她真的怒了,不是儿戏。《溪水》
C.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加的眼泪。《给傅聪的一封信》
D.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秋天的怀念》
4.
(题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时间、情节。
B.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说明、议论、比喻、抒情。
C.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环境、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D.要写出人物的精神,要注意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还可以借助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晴式的概括。

2.句子默写(共1题)

5.
默写.
(1)要看银山拍天浪,________________。(《宿甘露寺僧舍》)
(2)________________,不道云从底处来。(《偶题》(其一))
(3)一年好景君须记,________________。(《赠刘景文》)
(4)________________,独立蒙蒙烟雨中。(《春寒》)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3)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4)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5)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6)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西毛着上面,西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7)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管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于他相见!

【小题1】第(4)段加点的“再三”“终于”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比较下列两个句子,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2)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不懂事了!
【小题3】第(6)段加点的“攀”“缩”“倾”是运用了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选文中写“父亲”外貌后,先后写“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 因为才替祖母办完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 家境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的困顿。
C. 着力刻画父亲生活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D. 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小题5】“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一句中所写的是作者第三次流泪,这次流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段对背影的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时光啊,请你饶了他吧

(1)我不想承认他老了,但凹陷的眼眶,花白的头发,以及那从严厉到温和的声音,我承认了。

(2)大概是从去我大病后开始,我渐渐发现,我们的谈话不再是“考不考得上,你就这一次机会,自己要把握好”,“我知道,能不能别再唠叨”,而是“学习别搞太久了,身体吃不消”,“吃得消,放心吧,我一定考得上”。我庆幸我的十八岁磨平了叛逆的棱角,让我们的关系有了如此温柔的转变,也庆幸那次因祸得福的大病,让我参悟了父亲两种爱的方式。

(3)那是高三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的紧张阶段,我在学校突然晕倒了。当我清醒时,我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深夜,妈妈的手机又响了。我隐约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声音:“……要不,我明天回去一趟吧,可路费就得好几百。唉!……这一病,成绩恐怕……”听到这儿,我抢过妈妈的手机,对着里面吼道:“我不用你管,明天我就回学校,死也要死在教室里!”然后,“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

(4)躺在病床上,我再也睡不着,刺痛我心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从我上初三开始,我与父亲的摩擦就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在高二下学期发生的一件事,使我们的关系几乎降到了冰点。那是期末考试后,父亲抢着去开家长会。他回来时,阴沉着脸,将我的成绩单狠狠地摔在桌子上。他高大的身躯像山一样,让我产生压迫感,刚刮过胡子的下巴泛着青光,我的争辩只换来他更严厉的训斥。当房门被他“咚”的一声关上后,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被这道门阻断了。

(5)高三刚开学,父亲辞去了原本轻松的工作,去外地打工。我心里暗暗高兴,妈妈发现了,长叹了一声,在后来的日子里,父亲每次来电话 ,我都是在妈妈的不断催促下才应付几句……

(6)第二天傍晚,父亲竟然出现在病房门口。窗外,冬日的残阳勾勒出那个熟悉的轮廓,却又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原本魁梧的身躯不再挺拔,浓密的黑发已经花白,黑瘦的脸上眼眶深深凹陷着,胡须显然也已经好几天没有剃了。才45岁的他不该是这个样子!不知为何,我的鼻子竟有些发酸。

(7)住院的几天里,父亲总是嫌妈妈对我照料不周,常向她发脾气,后来干脆凡事都亲自动手,只要是我想要的,或是他认为我需要的东西,无论多贵他都会去买。尽管如此,我对他还是淡淡的,一天,妈妈偷偷告诉我,父亲外出打工是为了筹备我上大学的学费,为了不增加我的负担,父亲一直不让她告诉我。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8)出院后,回到学校,我开始埋头苦读。一天,同桌突然叫我出去,指着楼下说:“你爸爸来看你了。”人群中,他仰着头,用目光过滤着一个个从楼梯口走下的学生。一见面,他便塞给我满满的两大袋水果和牛奶。我想十前的我一定很羡慕现在的自己,因为那时一天5毛钱的零花钱,回家后都是要报账的。时光带走了原来的父亲,带来了慈爱的这一个。

(9)我送他到校门口,他一直叮嘱我:“要多吃点饭,学习别太紧张了,注意身体。星期天记得早点回家,我叫你妈给你炖鸡。”寒风拂乱了他的头发,他略耸着肩。我害怕这日益凛冽的寒风会吹弯他的腰,会把他的皱纹越割越深。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洒在光秃秃的枝丫上,也拖出了父亲瘦削的身影,那身影在我模糊的泪眼中渐行渐远。其实,我宁愿父亲仍是从前那个健硕而又对我百般挑剔的父亲。可是,我再也找不回逝去的时光。

(10)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他的黑发不需要白发的点缀,更不需要白发放肆地喧宾夺主,把青春还给他吧!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让他还能惬意地和朋友喝酒畅谈,把自在的日子还给他吧!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把他的瘦弱和衰老都带走,把强壮的身体还给他吧!时光啊,求你把从前的他还给我吧!时光啊,请你饶了他吧!

【小题1】请概括高三那年父亲为“我”做的事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说“我”生病了,父亲特意从外地赶回来,去医院细心照料“我”;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中第(4)段写“我”高二时和父亲发生冲突这件事属于的记叙顺序是_____(A、顺叙    B、插叙    C、倒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概括回答选文(7)段画线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小题4】第(8)段“人群中,他仰着头,用目光过滤着一个个从楼梯口走下的学生”加点的“过滤”一词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小题5】文中多次出现对寒风的描写,谈谈你对选文⑨段中“日益凛冽的寒风”的理解。
【小题6】“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父爱总是含蓄而深沉的,此时此刻,你想对你的父亲说些什么呢?

4.课外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王充市肆博览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乡里称孝(______)   (2)博览而不守章句(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
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小题3】根据本文的介绍,王充读书的最大特点是(用文章原句回答)
【小题4】从王充读书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综合运用
亲爱的同学,你在语文的天地里畅游,汲取着文学的养分、丰富着自我的精神家员。今天,我们邀请你走进文学部落,一起来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
(呤诗诵文部落)
【小题1】部落的同学们对《秋天的怀念》中一句话的朗读设计产生了分歧,你认为设计恰当的一项是: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A. 重读“扑”“抓”,“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和“忍住哭声说”两句之间要连读,重读“忍住”“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朗读时要气缓声长。
B. 重读“母亲”“我”,“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和“忍住哭声说”两句之间要停顿,重读“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朗读时要高亢急促。
【小题2】“飞花令”原是古人行酒令时的文字游戏。吟诗诵文部落借鉴这一游戏举行赛诗会,每场比赛设置一个关键字,选手轮流背诵含有此字的诗句进行比拼。本次指定的字是“雨”,请你写出一句含有“雨”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共赏部落)
【小题3】经典共赏部落开展了“集对联,猜文常”知识竞赛,下列作家作品与对联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万世文章祖,历代帝王师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4)万物复苏春光里,百鸟欢唱绿色中
A. (1)诸葛亮   (2)鲁迅   (3)《世说新语》   (4)《春》
B. (1)诸葛亮   (2)朱自清 (3)《聊斋志异》   (4)《秋天的怀念》
C. (1)孔子 (2)朱自清 (3)《世说新语》   (4)《秋天的怀念》
D. (1)孔子 (2)鲁迅   (3)《聊斋志异》   (4)《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课外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