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A. 瞭望(liào) 卑鄙(bì) 苍劲(jìng) 强词夺理(qiǎng)
B. 萦绕(yíng) 拙劣(zhuō) 襁褓(qiáng) 纷至沓来(tà)
C. 翌日(yì) 旷野(kuǎng) 徘徊(huái) 挑拨离间(jiàn)
D. 翡翠(fěi) 颠簸(bǒ) 棱角(léng) 拾级而上(shè)
A. 喧哔 水墨画 风云变换 名副其实
B. 决择 口头禅 轻歌曼舞 一如既往
C. 帐篷 座谈会 怒不可遏 震耳欲聋
D. 端详 挡箭牌 川流不息 和言悦色
A. 电影《流浪地球》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
B. 从小性格孤僻的小杰,自从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C. 老师的话突然戛然而止,而同学们还沉浸在老师讲述的美妙故事中。
D. 尽管离乡多年了,但家乡的风景依然历历在目。
A. 如今中小学生近视情况日益严重,原因是他们过度看手机造成的。
B. 随着5G技术的落地,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 诚信不但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D.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过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再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生活教科书”。
B. 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牛虻》,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
C. 由于解救朱赫来,保尔被关进了监狱。出狱后的保尔慌不择路,跳进了达雅家的花园。后来保尔引导达雅加入苏维埃,最后两人结成夫妻。
D. 保尔几乎完全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保尔开始了创作。
2.句子默写- (共1题)
(2)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3)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4)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有佳肴》)
(7)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写出卖炭翁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活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鉴赏- (共1题)
蜀道后期①
张说
客心争日月②,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释)①蜀道后期:指作者出使蜀地,未能如期归家。后期,落后于所预定的归期。②日月:指时间。【小题1】本诗首句巧用一个字“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小题2】请赏析诗歌第三、四句的表达效果。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拙政园的荷
高洪波
①到过若干次苏州,也叩访过举国闻名的拙政园——中国园林艺术的一粒硕大的明珠,但哪一次也不像今天这般有趣。
②那天立秋,仿佛逃跑般自京城奔出。北京今年苦夏,大热中蒸腾着暑气,北京城变成了一间巨大的桑拿蒸气浴室,略一行动,便一身的毛汗。因此闻说苏州拙政园举办荷文化节,这消息已具爽意,及至一到苏州,踏入拙政园的那一刻起,便落入荷的包围中,荷香丝丝,荷风飒飒,荷花亭亭,荷叶翩翩,若手持一个蓬蓬头,分明变成宋朝玉雕人物——执荷童子,雅极,美极。剥食莲子的刹那,有恍若梦中之感。
③拙政园内游人如织,男女老幼,中外嘉宾,为美丽的园景所沉醉,在小桥流水和亭堂楼榭中穿行,在夹竹桃灿烂的花下留影。在与金鱼们的对视中找到莫名欣喜,在同荷花们的邂逅中感受“香远益清”的古典情致,我们则由拙政园的建设者引领着,观雅石、赏盆景、辨荷色,江南的立秋雨也来凑趣,淋湿了石径和花木,雨从芭蕉叶上滑落,把“雨打芭蕉”的浓浓诗意迅速传导开来。此刻撑一把伞行在拙政园,你分明变成一朵行走的莲蓬,雨打芭蕉,有音乐的叮咚和天籁;雨打荷叶,又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俏丽。听江南秋雨一声声叮咛,你的心立刻酥软了几分,也柔润了许多。
④一位朋友为我们讲荷,用她的糯且甜的苏州话,吴音软语中透出学识和见识。于是我第一次知道荷有三百多个品种,且分塘荷、盆荷和最小的碗莲。塘荷种植在水塘中,高大粗壮;盆荷种植在水缸中,较塘荷略小,但可随意搬动;最小的品种是碗莲,一碗清清水,两朵白莲花,可助谈兴,可佐茶趣,属于荷花中的“迷你型”,是人们精心培育出的品种。
⑤荷花又称莲花,此外还有藕花、水芙蓉、芙蕖、菡萏等别称。为多年生水生花卉,叶大而圆,翠绿如盖,花分红、白二色。我国民间以农历六月廿四日为荷花生日。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占据极重要的位置,佛教中佛陀所坐的为莲花宝座,哪吒三太子是莲藕身躯。荷花具有多种意蕴,“出淤泥而不染”,喻其气节;“灼若芙蓉出绿波”,状其动人;“我有银瓶秋水满,君心不似莲心短”,指情谊深厚。
⑥宋人范成大,暮年归隐苏州石湖,曾专门写过苏州的荷花,最有名的一首是《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诗曰:
西风初入小溪帆,旋织波纹绉浅蓝。
行到闹红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
⑦红、白二色的荷花,拙政园中比比皆是,且分单瓣、复瓣,最可爱的是碗大的荷花在似开未开之际那一种娇羞,那一种嫩红,你感到天地间的灵气全聚集在这颤颤的花瓣上,而细密的雨丝呢,是为这绝美的花传递宇宙间的信息,在润花的同时,也催促、叮咛着什么。
⑧五百年的拙政园,历尽岁月的沧桑,迎迓历史的变迁,此刻以几池秋水红荷为我们贺秋,与范成大相比,我们早了两日,踏秋拙政园是一种人生的幸运,而拙政园的秋色因“红莲沉醉白莲酣”的点缀,更加具有审美的意蕴。何况东道主以清香甜美的莲蓬相赠,一粒粒剥食莲籽的过程,便是品尝拙政园的荷意与秋韵的机缘,这机缘,该是多么难得一遇呵。
(原文有删改)
【小题1】文章开头写道“但哪一次也不像今天这般有趣”,读③—⑧段,依据提示,在横线上概括“有趣”之处。漫步雨中,听荷声——_______——细雨润荷,感灵气——_______
【小题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结合语境,分析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荷香丝丝,荷风飒飒,荷花亭亭,荷叶翩翩,若手持一个蓬蓬头,分明变成宋朝玉雕人物——执荷童子,雅极,美极。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
最可爱的是碗大的荷花在似开未开之际那一种娇羞,那一种嫩红,你感到天地间的灵气全聚集在这颤颤的花瓣上。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踏秋拙政园是一种人生的幸运”的理解。
【小题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大象在中国
①长鼻,大耳,憨态可掬的庞然大物——象,如今大量繁衍生息在非洲及东南亚国家。3000多年前,在我国的黄河流域,也处处遍布着它的足迹。
②1973年,甘肃省庆阳市马莲河畔发掘出一具大象化石,装架后的古象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3.03米。因该象化石出土于黄河流域,故定名“黄河象”。黄河象化石对古代甘肃庆阳地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③甲骨文中有“”字,字形十分形象:胖体、长鼻,活脱脱一幅大象的简笔画。甲骨卜辞中,有不少记载商人捕象的事,最多一次捕获竟达7头之多,《甲骨文合集》37365:“获象七,雉三十。”可见,在商人聚居的黄河流域,大象是普遍存在的。今天河南省简称“豫”,原因就是其地古时候产象。“豫”字的本来意思就是象,《说文》:“豫,象之大者。”有人据此推测,那时的黄河流域曾是森林茂密、气候温润的地方。
④后来,随着林木的大量砍伐及气候变冷,大象逐渐南迁,至战国时,我国北方已经见不到象的踪影了。这一点,在《韩非子·解老》中有反映:“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因为人们见不到活象了,只能根据死象的骨骼揣摩其形象。这就是“想象”一词的来源。
⑤商朝时候,人们用象帮助劳作,甲骨文的“为”字就是手牵象的会意字,用象干活,这就是“为”,后来“为”成为一个应用广泛的“万能”动词,这也说明了象与我国文字的渊源。
⑥我国古代人民把大象视作吉祥物。殷墟出土文物中,有玉象、象尊等,造型玲珑可爱。古代,达官贵人佩戴象牙饰物以显示身份。象箸、象栉、象环、象簟都是名贵之物。过去把豪华的筵席称为“象筵”,意含吉祥富贵。民间年画中,有童子骑象持如意图、象背驮花瓶图,也是取“吉祥如意”“太平有象”之意。
⑦“象”象征着吉祥欢乐,“豫”也是。《尔雅·释诂》:“豫,乐也。”《易经》中六十四卦之一的“豫卦”,是吉利之卦。《易经》:“象曰:‘雷出地奋,豫。’”春天,雷声震动,万物复苏,自然界一切顺祥、和乐。欧阳修《伶官传序》中“逸豫可以亡身”,则告诫人们不要耽于享乐。上海有著名的“豫园”,园主人潘允端。他年轻时将住宅西面的菜田一角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建造园林。后入仕途,曾任四川布政使。潘允端还乡后,全力以赴修建园林,称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故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之意。
⑧由于人类的贪婪,野生象的数量锐减。现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小的野生象种群,已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冒易公约。
(作者:陈运舟,选自《咬文嚼字》,有改动)
【小题1】阅读③—⑦段,说说人才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象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小题2】阅读第③段,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有人据此推测,那时的黄河流域曾是森林茂密、气候温暖的地方。
【小题3】第⑦段要有两种说明方法,任选其中一种,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5.课内阅读- (共1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怒而飞 怒:愤怒 B. 志怪者也 志:记载
C.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D. 亦若是则已矣 是:这样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其翼若垂天之云
B. ①其正色邪 ②其视下也
C. ①化而为鸟 ②乃记之而去
D.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策之不以其道
【小题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出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B. 作者以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鹏的形象: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
C. “鲲”本指鱼苗,庄子却把它写成不知有几千里大的鱼,展现了庄子文笔的奇幻与浪漫。
D. 野马般奔腾的雾气和空气中漂浮的尘埃,因为它们细微,所以不像大鹛那样有所依凭。
6.课外阅读- (共1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
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①。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②,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案无留牍: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②谴:谴责,责备。【小题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一处)
即 发 谷 与 民 活 万 余 人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小题3】结合文段内容,分析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7.综合性学习- (共1题)
材料1 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花架上的紫藤、水缸内的荷花镌刻着“老城”的记忆,白皮松、油松以及各种春意盎然的绿植、盆景让人目不暇接……伴随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一座“四合院”设计风格的北京园也揭开面纱。
“希望全世界从这一个‘小院落’看到一个‘大北京’。”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产业发展处调研员陈峻崎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正经历从“绿起来”“美起来”到“活起来”的历史性转变,绿色发展指数位居全国首位。
材料2 绿色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城市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环境。伴随人类文明进程,人类正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走向尊重自然、融入自然,建设绿色城市已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潮流。让城市融入自然,让绿色融入城市,体现了人类渴望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1)请给材料1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请结合材料内容按照要求围绕“绿色”仿写一个句子。
金色是多灿烂的啊!它是温暖,是收获,是成熟。
白色是多安静的啊!它是淡定,是从容,是纯洁。
绿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课内阅读:(1道)
课外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