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A.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一个钟情于生养自己的故乡土地,一个却极力想要挣脱黄土地的束缚,在大城市中来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
B. 《苏菲的世界》的作者乔斯坦·贾德,能将高深的哲理以简洁、明快的笔调融入小说情境,启发读者对个人生命、对历史中的定位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讨。
C. 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朱光潜告诚青年“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
D. 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也被称为“巨人三传”,还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
2.字词书写- (共1题)
(1)那种熙熙然庭院的jìng mù,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2)5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整个世界fēn bēng lí xī。
(3)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xuān rǎng着发出邀请。
(4)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mù xuàn shén mí啊。
3.句子默写- (共1题)
(1)____________,白露未唏。(《菜葭》)
(2)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3)小红与小董是大学时代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面对即将大学毕业后的分别,小红每天情绪都很低落,小董不愿好朋友难过,于是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安慰小红。
(4)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在仕途上屡遭排斥,但仍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默写完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风筝
贾平凹
①初春,天还森冷森冷的,大人们都干着他们的事了;我们这些孩子,积了一个冬天烦闷,就寻思着我们的快乐,去做风筝了。在芦塘里找到了几根细苇,偷偷地再撕了作业本儿,我们便做起来了。A做一个蝴蝶样儿的吧,做一个白鹤样儿的吧;我们精心地做着,把春天的憧憬和希望,都做进去;然而,做起来了,是个什么样儿都不是的样子了。但我们依然快活,便叫它是“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都写在了上边。
②终于拣下个晴日于,我们便把它放起来:一个人先用手托着,一个人就牵了线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儿便一紧一松,眼见得凌空起去,渐渐树梢高了;牵线人立即跑起来,极快极快地。风筝愈飞得高了,悠悠然,在高空处翩翩着,我们都快活了,大叫着,在田野拼命地追,奔跑。满村的人差不多都看见了,说;“哈,放得这么高!叫什么名呀?”“‘幸福鸟’”我们大声地宣告,跑得更欢了,似乎是一群麝,为自己的香气而发狂了呢。
③玩过了一个早晨,又玩过了一个中午,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放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目标似乎就在那朵云彩上,忽然有了一阵小风,线儿“嘣”地断了。看那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随即便更快地飞去了。我们都大惊失色起来,千呼万唤地,但那风筝只是飞去,愈远愈高,愈高愈小,倏忽间,便没了踪影。没有太阳的冷昏的天上,只留下一个漠漠的空白。我们都哭起来了,向着大人们诉苦,他们却说:“飞就飞了,哭什么呀!”
④我们却不甘心,又在田野里寻找起来:或许它是从天上掉下来了,掉在一块麦田的垅沟里呢?还是在一棵杨树的枝梢,在一道水渠的泥里呢?可是,我们差不多寻了半个下午了,还是没个踪影。我正歪着身子瘫在那里怄气。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河边有一座小小的房子,房下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的白光。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从我们记事的时候,那里就有这座小房,那里就有个看管磨坊的女人。据说,她原是城里人,是个“右派”,下放到这里来的;如今房子依然老样,水轮天天转动,她却是很老很老的了。我们平日从不去那里玩要,只是家里米面吃完了,父母说:“该去磨些粮食了”,我们才会想起这么个小房子,想起这个小房子里的老女人。“婶婶,你见着我们的‘幸福鸟'了吗?”我们终于问地。她却摊摊手,说是没有:“是不是在这房上呢?”我们急急找起来,可是没有。又在河边找了,也没有。我们都心凉下来,呆在那里,互相看着,差不多又要哭了。“‘幸福鸟’呢?我们的‘幸福鸟’呢?”难道一个冬天的烦闷还要继续下去吗?辛辛苦苦地忙活了几天几夜,我们的乐趣就这么快地结束了吗?我们终于哭起来了。
⑤“不要哭,孩子!哭什么呢?你们瞧,那冰冻的鱼儿已经到了深水里,很快就会游起来呢。”B老女人一直站在河边,风吹着地的头发,头发上落着厚厚的面扮,灰蒙蒙的,像落上了霜的茅草。“可我们的‘幸福鸟’呢?”她那么笑笑地走过来,拍着我们的头,说:“它是飞走了,就让它飞走吧。”大人们总是这么说……我们再不理地了,只是哭着,想着:“‘幸福鸟”该在哪儿呢?那几根细苇,我们去折它的时候,是踏着塘里的薄冰去了,是那么晶莹,那么有趣,可骤然间在脚下铮铮地裂开了,险些掉进水去……可是,“幸福鸟”,却倏忽间飞走了。“回屋去吧,孩子们屋里有火呢。”老女人说。我们都没有动;她拉,谁也不去。“你不懂!”我们说,“‘幸福鸟’飞走了,我们是多么伤心,你知道它给了我们多少快乐!它为什么给了我们快乐,又要把快乐收去呢?”
⑥老女人冷丁站在那里,不再言语了,似乎也像那冰冻了的鱼儿一样,只是冻住她的不是水,而是身后的灰色的天募。她突:“唉,孩子,我怎么不理解你们呢?你们是不幸的;不幸的人谁不是最懂得、最爱慕快乐的啊!”老女人的话,使我们都吃惊了:她原来是理解我们的,她是不同于那些大人们的呢。“孩子,不要难过,快进屋去吧。”我们进屋去了,就坐在火盆边儿,将冻得红红的手凑近去烤着。
⑦“婶婶,‘幸福鸟’是走了,可它去哪儿了呢?”“地上找不着,那就在天上吧。”
⑧“天上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它都可以去。”
⑨“那,天是什么呢?”“天是白的;那是它该去的地方。
⑩“白的?!那它不寂寞吗?”“白的地方都不寂寞。”她说,“你瞧见那水轮下的水了吗?它是白的,因为流着叫着,它才白哩。石磨因为呼呼噜噜地响着转着,磨出的面粉才是白的哩。还有,瞧见那盆花了吗?它是开着的放着的,它也才白了呢。”我们都觉得神奇了,似乎是听明白了,又似乎听得不明白;但心里稍稍有些慰藉了:啊,“幸福鸟”在天上,天上那么白,它是不会寂寞的,那真是它该去的地方。我们看着老女人一头一身的面粉,突然说道:“你也是白的呢。”“是吗?”她笑了。“可你……你就一个人吗?
就总是一个人在这小屋里吗?你不寂寞吗?”“我这里有水声,有石磨声,有鱼,有花,有你们来;你们说呢?”“你也是不寂笑的!”“你们这些乖孩子哟!”她于是从炕角的口袋里抓出大把的黄豆来,在火盆里爆了,分给我们,我们吃得很香,一直呆到天快要黑了,才想到要回家去。
⑪田野上,风还在溜溜地吹,几棵柿树,叶子早落了,裸露着一树的黑技,像是无数伸抓什么的手。这柿树,也在索要着失去的什么吗?四头看看那水磨坊,老女人还站在那里看者我们,我们突然都这么想:
⑫今天夜里,“幸福鸟”是住在哪一朵云上呢?那里是不寂寞的,是快乐的,它应该飞去啊!它飞去了,带着我们的名字,我们在那个白的天上,一定也是快乐的了。可是,我们都盼望“辛福鸟”有一天能再飞回来,让我们在它上面再写上这水磨坊老女人的名字呢。
【小题1】围绕着“风筝”,“我们”的情感有哪些变化?每处用两个词语补充完整。情节 | 做风筝 | 放风筝 | 丢风筝 | 找风筝 | 想风筝 |
情感 | 憧憬、快活 | ① | ② | ③ | ④ |
【小题2】对文中第①段A处加点的词和第⑤段B处画横线的句子作批注。
A.做一个蝴蝶样儿的吧,做一个白鹤样儿的吧;我们精心地做着,把春天的憧憬和希望,都做进去。
B.老女人一直站在河边,风吹着她的头发,头发上落着厚厚的面粉,灰蒙蒙的,像落上了霜的茅草。
【小题3】文中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
【小题4】本文“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儿时自己手做的简陋风筝,《社戏》中“我”不能忘记的是那夜并不好看的戏和很普通的豆,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分别说说不能忘记的真正内涵。
星际旅行靠什么导航
苟利军
①日前,我国首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持续创造票房纪录。这是一部包含了众多科学元素的烧脑大片,引发公众的热烈讨论。这部电影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大阳即将毁灭,联合政府决定将地球推离现有轨道来拯救人类的故事。此前,地球联合政府发射了一个空间站为地球逃离太阳系导航。
②这部电影里的很多情节让人非常好奇,比如为地球流浪领航的太空站如何导航。未来,人类进行更远的星际旅行时,还可能用到什么样的导航系统?
③一提到导航,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手机里的各种导航软件。它们都是利用导航卫星确定方位的。理论上,导航卫星处于地面之上2万公里的高空,只要在低于卫星轨道的空间,都可以通过接收导航卫星的信号来导航。
④来来,如果人类有机会跨入到离地面2万公里外的深空,就需要全新的导航系统。空间导航的核心是在每一时刻,需要知道至少四个位置的参考源。根据众多观测结果,天文学家选用不同的稳定天体源,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导航系统。
⑤一种就是最近几年谈得比较多的脉冲星导杭。脉冲星就是我们为熟悉的中子星,因为磁极方向能够产生射电或者X射线辐射,当转动轴和磁极不重合,而转动轴扫过地球的时候,就会产生人类所看到的脉冲,因此被称之为脉冲星。某些脉冲星转动速度特别快,转动周期可以达到毫秒量级。这些脉冲星的转动稳定性非常好,可以比拟于地球上最好的原子钟,所以脉冲星也时常被称为宇宙间的原子钟。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找到了几十个类似的脉冲星,分布在银河系内距离地球几百光年到几千光年的范围。如果人类可以接受到它们的信号,并且已知它们位置的话,可以利用这些脉冲星进行星际航行。
⑥最近,美国宇航局的一些工程师就利用国际空间站上的一个名叫中子星内部组成探测器的天文设备对此想法进行了验证。中子星内部组成探测器是安装在空间站上随空间站一起运动的探测设备,它的探测波段为X射线。这些来自于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就利用这个设备在2017年对四个已知不同方位上的毫秒脉冲星进行了监测,通过上面类似的方式来计算空间站的位置。结果发现,相比较导航卫星的厘米误差,这次实验所得到的误差为将近16公里。尽管如此,这次实验验证了脉冲星导航的可行性。
⑦还有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恒星来导航。在2013发射的欧洲盖亚卫星就计划对银河系内的10颗恒星的位置、恒星特征、距离以及运动速度进行精确测量。目前,科学家已经得到了第一批结果,等到这个计划的最终目标实现之后,人类就会有一个很好的银河系内星图,可以利用它来进行导航。
⑧或许对于接下来的银河系内的旅行,脉冲星和恒星导航已经是绰绰有余,然而天文学家们想得更远,如果人类有机会迈出银河系,进入更远宇宙的时候,能用什么来导航呢?
⑨有些天文学家就提出,或许可以以那些遥远的某些星系作为参考,这些被选出来天体就是天文学中常说的活动星系核。这些天体是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所产生的喷流,因辐射非常明亮,往往比星系本身的辐射还要强很多。因为中心体积非常小,从遥远的地方去看,就像一个小点很难分辨,以至于在这类天体发现的最早期,最明光的那一类被称为“类星体”。尽管这类星系也在空间运动,然而因为这些天体至少距离地球几十亿光年之外,看起来几乎不动,相比较上面提到的脉冲星位置上要稳定很多。法国的天文学家Charlot和他的团队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选取了一些最致密和最稳定的活动星系核,建立了一个被称之为国际天球参照系统。经过20余年的发展和不断更新,这个系统当中从最早的包含了212个源,到现在遍布整个天空的300多个。这个系统或许也能够成为人类以后进行宇宙旅行所使用的导航系统。
⑩现在,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现实的太空探索兴趣在减少。刘慈欣在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贡献社会奖领奖时曾说:“说好的星辰大海,你却只给了我脸书。”不过,未来无论是地球附近的太空旅行,还是更远的星际旅行,都需要人类的共同努力和推动。只有这样,当地球真的面临“流浪”危险的时候,人类才真正能够坦然面对。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2月21日)
【小题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是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联合政府决定将地球推离现有轨道推离现有轨道来拯救人类的故事。
B. 手机里的各种导航软件都是利用导航卫星来确定方位的。理论上,只要在低于卫星轨道的空间,都可以通过接收导航卫星的信号来导航。
C. 天文学家认为,未来,如果人类有机会跨入到离地面2万公里外的深空,甚至迈出银河系时,可能用到的导航系统有:脉冲星导航、恒星导航、活动星系核导航。
D. 美国宇航局的一些工程师利用中子星内部组成探测器天文设备对脉冲星导航的可行性进行验证时发现,相比较导航卫星来说,利用脉冲星导航更精确。
【小题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先介绍引发公众热议的电影《流浪地球》,然后介绍“星际航行靠什么导航”、这样开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本文在介绍星际旅行可依靠的几种导航系统时,主要采用了逻辑顺序,将内容介绍得有条不紊。
C. 第⑤段介绍脉冲星导航时运用了作诠释、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和引用的说明方法。
D. 第⑨段加点词语“或许”表示推测,“往往”表示通常情况下,“几乎”表示接近于。文中使用这些词语都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小题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和下面《恐龙无处不有》中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板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5.对比阅读- (共1题)
(甲)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用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学学半(______) (2)不独子其子(______) (3)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
【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是对“数”与“学”关系的深刻体认,乙文则是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二者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B. 甲乙两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C. 甲乙两文均是文末归纳出结论。不同的是,甲文最后引用《兑命》中的话“学学半”作为道理论据进一步佐证自己的观点;乙文则拿现实社会跟这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后得出结论。
D. 甲文的观点“教学相长”讲的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对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乙文描述的“大同”社会,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都受过它的启发。
6.名著阅读- (共2题)
瓦西里神父那对小眼晴死盯在四个男孩于身上。
瓦西里神父站起来,推开椅子,走到挤作一团的四个孩子跟前。
“你们这几个小无赖,谁抽烟?”四个孩子都小声回答:“我们不会抽,神父。”
神父脸都气红了。“混帐东西,不会抽,那发面里的烟末是谁揪的?都不会抽吗?好,咱们这就来看看!把口袋翻过来,快点!听见了没有?快翻过来!”
三个孩子开始把他们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放在桌子上。
神父仔细地检查口袋的每一条缝,看有没有烟末,但是什么也没有找到,便把目光转到第四小孩子身上。这孩子长一对黑眼睛,穿着灰豺衣和膝盖打补丁的蓝裤子。
“你怎么像个木头人,站着不动弹?”黑眼晴的孩子压住心头的仇恨,看着神父,闷声闷气地回答:“我没有口袋。”他用手模了摸缝死了的袋口。
“哼,没有口袋!你以为这么一来,我就不知道是谁干的坏事,把发面糟蹋了吗?你以为这回你还能在学校待下去吗?没那么便宜,小宝贝。上回是你妈求情,才把你留下的,这回可不行了。你给我滚出去!”他使劲揪住男孩子的一只耳朵,把他到走廊上,随手关上了门。
7.课外阅读- (共1题)
杂说
欧阳修
天西行,日月五星皆东行。日一岁而一周。月疾于日,一月而一周。天又疾于月,一日而一周。星有迟有速,有逆有顺。是四者,各自行而若不相为谋,其动而不劳,运而不巳,自古以来,未尝一刻息也。是何为哉?夫四者,所以相须而成昼夜四时寒暑者也。一刻而息则四时不得其平万物不得其生盖其所任者重矣。人之有君子也,其任亦重矣。万世之所治,万物之所利,故曰“自强不息”,又曰“死而后已”者,其知所任矣。然则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吾于是乎有感。
(节选自《居士集卷》第十五卷)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月疾于日/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 是四者/是谓大同
C. 日月五星皆东行/大道之行也 D. 其知所任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小题2】用三条“/”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一 刻 而 息 则 四 时 不 得 其 平 万 物 不 得 其 生 盖 其 所 任 者 重 矣
【小题3】本文和《虽有佳肴》都运用了类比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8.综合性学习- (共1题)
活动一:探“和”之义
【小题1】请你仿照下面演讲稿中面波浪线的句子,在A、B两处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世间万物,因和谐而美丽,因和谐而温馨。天空的和谐,是海水般的湛篮,是阳光般的温暖,是钻石般的耀眼。而社会的和谐,又是什么呢?是人与人之间的礼让和文明……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体现在张英“六尺巷”的故事上,体现在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上, 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就“‘和而不同’在当下的意义”这个问题,有位同学写了下面一段话,其中C、D两处是病句,请帮他修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C.“和而不同”是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组建和睦家庭、建立和平世界、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是极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D.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要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查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
C.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D.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寻“和”之用
【小题3】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漫画的寓意。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2道)
课外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