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子默写- (共1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3)正入万山圈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诗歌鉴赏- (共1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小题1】两首元曲所写的季节都是___,《天净沙·秋思》中点明季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小题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两首元曲题目中的“思”字和“咏”字,都流露了作者的情感。
B. 两首元曲极具画面感,前者画风萧索悲凉,后者则清丽祥和。
C. 两位作者在作品中都流露了对“江南水乡”的真切热爱。
D. 两首元曲的末句都直抒胸臆,饱含真情。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品味瑕疵
①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②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品味瑕疵,便能感受到不完美的完美。最美女神维纳斯,成就其美的,不是无瑕绝伦的美貌,不是艺术家高超的技艺,而是一双无法修复的手臂。两只残缺的手臂,却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从而成就了-种撼人心魄的艺术美。月缺是瑕疵,但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那一弯如钩的月,却把李煜的国破家亡之恨、孤独寂寞之情渲染得如此传神,从而写出了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凄清之美。正是瑕疵,酝酿出这些别样的风景。
③瑕疵也能超越完美。品味瑕疵,还有可能创造奇迹。在美国有个叫拉里恩的玩具商人开办了一家玩具娃娃公司,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名为Bratz,却总是无法超越完美的经典——诞生于1959年的芭比。当他为此苦恼时,他那只有7岁的孩子不小心把几滴墨水溅到娃娃脸上,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对这个脸上有瑕疵的娃娃,孩子反而更喜欢了。“你不觉得它跟我很像吗?看他那一脸的雀斑,很可爱!”他的孩子指着娃娃脸上的污渍说。拉里恩得到启发,大胆地设计了有五位成员的娃娃组合,最主要的是她们脸上都有一些雀斑,这就是如今的Bratz。经过十年的发展,拉里恩用持续市场销量说明了Bratz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受的玩具娃娃。美国《时代》杂志这样评价说:“拉里恩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__________________。”
④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司马迁身受大刑之辱,成为了他人生中抹不去的瑕疵,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却将此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奋笔疾书,夜以维日,终于完成了《史记》而声誉斐然。卓别林因为相貌丑陋而被很多工作拒绝,但在喜剧方面逐渐显露出了他的优秀之处,终于,一位著名的喜剧大师诞生了,正是他的瑕疵成就了他的事业。然而也有一些人却不是这样,比如一些运动员在自己事业上升时期,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想方设法回避该有的挑战,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失去了获得更大成功的机会。因此,有时瑕疵虽然使我们的人生不完美,却激发出更大的能量,绽放出更美丽的花朵。
⑤尼采说:“追求完美是正常而有缺憾的人性。”允许瑕疵的存在,是人生淡然的大智慧。学会品味瑕疵,才能感受到不完美的完美,才能创造奇迹,才会收获更大的成功。
【小题1】文中的“瑕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第①段先通过引用中外两句谚语,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再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出了本文的论点: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③段最后句的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用瑕疵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B. 用瑕疵超越了完美的经典。
C. 用雀斑创造了商界的神话。 D. 用雀斑创造了完美的经典。
【小题4】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5】下面是对本文的有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第②段用最美女神维纳斯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只有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
B. 第③段的事例证明了:有瑕疵的玩具,就能超越完美的经典。
C. 第⑤段尼采的话表明人生不应该追求完美。
D. 本文采用“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的论证结构,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米缸
沈嘉禄
(1)过去,上海人家大多置有一口米缸,就塞在床底下。我小时候学做的第一件家务,就是淘米。做完功课,暮色四合,是预备烧夜饭的时候。照妈妈的吩咐,我从菜橱里捧出一只钢精锅子,将床底下的米缸拖出来,问:“要淘几罐头啊?”
(2)量米的是一只马口铁小罐头,想必有米缸的上海人家也会配备一只。根据当晚吃饭人的多少而定——那时候,我们家人口多,周末尤其多,故而有此一问。
(3)淘米,须使劲搓揉翻旋,似有章法,陈年洋籼米淘出来的水是很混浊的。更须认真,一不小心,会有米粒顺水逃逸,那是要挨骂的。
(4)我家的米缸高一尺,直径尺半,缸外壁施祭蓝釉,有莹莹光泽。爸爸告诉我,这是解放前买下的一只炭火缸,冬天用来烤火。那么——我家先前也阔过?自我懂事后,家中再无烤火这回事了。有一次淘米时,罐头刮到了坚硬的缸底,发出刺耳的声音。“妈,缸里没米了!”我的声音带了一点欣喜。因为我很想攥着购粮证和钱去买米。这是我接触钱的好机会,可以体验下交易过程,虽然zhì( )嫩的肩膀只勉强负得起十来斤米吧。
(5)现在想来真该打,我不曾想到妈妈听到这声“报告”时的惊心,也不懂得去察看妈妈脸上笼罩的愁云。妈妈放下手里的活——给外销毛衣绣十字花,带了一块手绢出门了。一刻钟后,捏着两张钞票回来,关照我去买七斤米。为什么不是一个整数?数了钱我后悔失口,就借到这么点钱嘛。
(6)那情景,在我七岁时发生,我要用一辈子记住它。
(7)我十岁了,国家经济情况有所好转,家境也有所好转,淘米依然是我的任务。有一次淘米,意外地发现了虫子。它们从米粒中钻出来,突围似地爬到我小手背上。我惊慌地缩回了手,尖叫起来,很委屈的样子。
(8)妈妈却不着急,居然还笑:是吗,米缸里生虫啦?
(9)米缸生虫有什么好高兴的?吃下去要生病的吧。妈妈却说不碍事,米虫吃米,我们即使吃了它,也不会生病,再说大家扯平了。
(10)过了两天我总算弄懂了,米缸生虫,说明我家的米缸很久没有见底了,陈米在缸底囤卧着,日久容易生虫。后来,根据妈妈的指示,将陈米清出,用湿抹布将缸内壁细细擦净,晾干后再盛来。这活比较麻烦,我为此出了汗,当然也很高兴。
(11)我第一次看妈妈做饭,是做面疙瘩。卷心菜老帮子剁碎,入锅煮熟后,妈妈捧一只大碗,将事先拌和好的稀面浆,筷筷地夹入锅内。面疙瘩少油寡味,泛红的卷心菜帮子吃口有点棉。妈妈不时将自己碗内的面疙瘩拨给我一些,我不懂推辞,吃得稀里哗啦。吃面疙瘩,是在我五六岁的时候。
(12)十岁左右,我家又吃了几顿面疙瘩,是与咸菜肉丝共煮的,出锅前加一勺猪油,还加了佛手牌味精,肥肉丝漂浮在汤面上,鲜美至极。妈妈做面疙瘩时还哼了几句越剧,好像是《何文秀》。
(13)前不久我去浙东临海古城游玩,拐进紫阳街,城墙下开了几家古玩铺,生意清淡。有一家,老红木八仙桌下坐着一口缸。对了,就是炭火缸——跟我家的米缸模一样。现在我知道,那是宜均,非陶非瓷是谓炻。向老板询价,老板伸出一个手掌:五块。
(14)古玩业的行话我略懂一点。五块,就是五百元。
(5)在我总角之年,家里所有财产加起来可能也不满一只手,虽然床底下就卧着这样一口米缸。
【小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zhì(______)嫩【小题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发生在“我”七岁时和十岁时的两件事。
七岁时:米缸里没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岁时:______________,妈妈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6)段划线句“我要用辈子记住它”,其实我提醒自己真正要记住的是:
生活的艰难、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简要分析第(11)、(12)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5】下列对文章理解恰当的一项是____
A. 本文题为“米缸”,叙述的是特定年代中人们的生活,反映了国家经济状况的变化和发展。
B. 第(2)、(4)、(5)、(13)段中分别用了破折号,其作用都是补充说明。
C. 米缸里生虫了,妈妈不着急的原因是即使吃了米虫也不会生病。
D. 许多年后,“我”发现家里的米缸原来是一件古玩,这说明“我”家的确曾经阔过。
4.课内阅读- (共1题)
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风、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
【小题1】本文节选自《巢谷传》,作者是宋代散文家______(人名)。【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落实。
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巢谷的形象概括与引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 重情重义 B. 蔑视权贵 C. 信守承诺 D. 行事不张扬
5.课外阅读- (共1题)
得金不昧
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岳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呼?其人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也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②;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①封识:封存的标记。②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去数年___________(2)闻其侄以他事南来____________
【小题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A. 拾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都算是我的东西了,又为何要利用这些钱呢?
B. 拾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都算是我的东西了,又怎么来利用这些钱呢?
C. 拾到钱而不让人知道,就都算是我的东西了,又为何要利用这些钱呢?
D. 拾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都算是我的东西了,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
【小题3】本文通过两件事塑造了何岳的形象,结合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1)请在括号内分别填入恰当的动词,以概括故事内容。
第一件事:( )金不昧 第二件事:( )金不昧
(2)说说为什么第二件事比第一件事更能突显何岳不贪图钱财的品质?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报道一:创意明信片,关注文化,传递真情
第三届中国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在北京正式启动。旨在用传统介质传播新时代的正能量,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文化,传递人间真情,促进社会和谐。
报道二:郭德纲成立太平剧社,只为传承评剧艺术
郭德纲的德云社办起了评剧社,收徒沈金伟传承评剧艺术,称“一来保存传统剧目,二来希望评剧演出繁荣,三来希望后继有人”。
报道三:博物院人满为患,预约参观见成效
随着參观游客数量的急剧上升,既为保护文物,也为保障游客的参现舒适度。南京博物院于2019年1月25日采用了全新的参观预约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报道四:____________________
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了一组共16款文物表情色,意外在网络走红。文物表情包是馆内“让文物活起来”的具体举措之一,是希望通过新颖的形式让大家了解博物馆,也更了解文物本身。
【小题1】请参考其他三则报道的标题,为报道四拟一个恰当的标题。报道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以下分析与上面四则报道内容关系不大的一项是______
A. 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度明显提高。
B. 传统文化需要借助新的传播方式才能更受关注。
C.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更完善的硬件机制提供保障。
D. 社会名人开始参与到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E. 传统文化也可以传播新时代的声音。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课内阅读:(1道)
课外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