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南部学片2019-2020学年七年级9月月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3425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4

1.综合题(共3题)

1.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
(1)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
(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____和_____两种环境,以便对照。影响鼠妇的非生物因素还有_____、______。
(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______值。
(4)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______。
(6)该实验中不能只用1只鼠妇,为什么?______。
2.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完善,对其修改正确。
位置
鼠妇
泥土
光线
温度
纸盒的左半侧
1O只
湿土
明亮
20℃
纸盒的右半侧
1O只
湿土
阴暗
30℃
 
答:______。
3.
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_____部分和____者。
(2)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______。
(3)图中鹰以蛇为食物,鹰与蛇存在____关系;鹰和蛇又都以鼠为食物,二者还存在____关系。
(4)如果人们在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草原就很难恢复了。

2.资料分析题(共2题)

4.
如果你生活在乡村,催你晨起的公鸡,夕照中牧归的牛羊,守护你平安之夜的爱犬,都曾经是你童年的朋友。放眼远眺,杨柳青青,麦浪滚滚,桃花含笑,杏花飘香,是你熟悉的景色。春水澄碧,游鱼嬉戏;梁上双燕,春来秋去,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蛙鸣声声,流萤点点,伴你进入仲夏夜之梦。
(1)请你给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植物:_____。(至少写出四种)动物:______。(至少写出四种)
(2)文中“鱼”的适应的生活环境是_____。离开这个环境将很难生存,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_____。
5.
北美的凯巴森林主要由松树、冷杉和云杉构成,森林的底层还生长着多种草本植物。森林中大约有4000多只黑尾鹿吃树叶或草本植物。狼以黑尾鹿为食,凶狠的美洲狮常常捕猎狼和黑尾鹿。枯枝落叶和动物残骸能被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种细菌和真菌所分解。森林中阳光普照、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温度适宜……印第安人与各种生物在这片森林中和谐地生活着,森林里到处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仔细阅读上文,认真分析该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填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每一成分写两项以,必须用上文中的例子)。
(1)非生物部分: ______。(写出两种)
(2)生产者:______。(写出两种)
(3)消费者: ______。(写出两种)
(4)分解者: ________。(写出两种)

3.单选题(共18题)

6.
设计探究方案时,为保证实验组,对照组结果的准确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 )
A.同样的条件B.不同的条件C.相似的条件D.相对的条件
7.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①草②煮熟的鱼③珊瑚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⑧家鸽
A.①⑤⑦⑧B.①③④⑧C.②⑤⑥⑦D.②③④⑥
8.
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C.生物都能繁殖后代D.生物都必须生活在水中
9.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湿地生态系统B.生物圈
C.海洋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10.
在一个池塘里,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生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下面所写的,能反应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 )
A.水草→鲫鱼→乌鱼B.水草←草鱼←乌鱼
C.螺蛳←鲫鱼←乌鱼D.螺蛳→鲫鱼→乌鱼
11.
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分解者,那么()
A.动物和植物将会越来越繁盛
B.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成山
C.生态系统将会越来越大
D.生态系统依旧能够维持
12.
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  )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分工关系
13.
荒漠中动植物稀少,是因为缺少()
A.温度B.水C.阳光D.空气
14.
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是()
A. 环境影响生物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影响环境 D. 生物躲避敌害
15.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
16.
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
A.地球及生物B.湖泊中的所有生物
C.地球上的所有的人类D.森林中的所有的树木
17.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
A.生产者和消费者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食物链和食物网
18.
被喻为“绿色水库”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19.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指()
A.农民B.农作物C.耕地D.耕牛
20.
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里所有的动物D.一块草地
21.
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面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   )
①淡水中的衣藻  ②高山上的油松  ③土壤中的细菌  ④朽木上的蘑菇
⑤树上的麻雀    ⑥河边的青蛙    ⑦鲜艳的大丽花  ⑧树叶上的毛毛虫
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⑥D.③④
22.
某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水稻、玉米、高粱等归为一类,鸡、鸭、鹅等生物归为一类,猪、狗、猫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分类的方法为()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D.按照生物的数量
23.
古人云“橘在淮南生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请你想一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阳光B.土壤C.空气D.温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资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