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0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瞬(shùn)息 哺育(bǔ) 来历(lì)不明 |
B.幽寂(jì) 栅(zhà)栏 空中一抡(lūn) |
C.骊(lì)歌 缠络(luò) 人迹(jì)罕至 |
D.桑葚(shèn) 脑髓(suǐ) 人声鼎沸(fèi) |
2.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伫(zhù)立 讪(shàn)笑 怀恋(niàn) |
B.叮咛(líng) 啄(zhuó)食 火钳(qián) |
C.树阴(yīn) 翅(chì)膀 嘱(zhú)咐 |
D.脖颈(gěng) 芦苇(wěi) 文凭(píng) |
3.
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边远林区的人和沼(zhāo)泽地带的居民既无马也没有骡子。 |
B.薄胎瓷俗称蛋壳(ké)瓷,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 |
C.偌大的院子除了飕(sǒu)飕的夜风之外,居然空无一人,连一向胆大的张三也感到了恐惧。 |
D.这首诗写的太拗口了,但他执拗(niu)不改,气的我把笔杆都拗(ǎo)断了。 |
4.
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
B.蓝色的烟雾像云似的迷漫在这些黑树之间,慢慢地在水面上向远方飘去。 |
C.“你们来看那只新来的天鹅!”别的孩子也兴高彩烈地叫起来。 |
D.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历的书塾。 |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
B.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
C.国外大面积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这消息真耸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 |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
8.
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你好,你是丽丽的家长吗?丽丽全身抽搐,整个身子情不自禁地抖动,你快来,接她到医院去看看吧。 |
B.来势汹汹的舆论给他的压力可说是他当总统以来最厉害的一次。 |
C.十四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在浣花溪公园萍水相逢,共叙别后之情。 |
D.青藏铁路建设者攻克了大量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取得了今非昔比的巨大成就。 |
9.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网络诈骗的泛滥和滋生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 |
B.阵风掠过稻田时,恰似滚滚的黄河水,上下起伏。 |
C.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 |
D.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 |
10.
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在底层》、《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著名的三部曲自传体小说。 |
B.随着家业的兴盛,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 |
C.善良的外祖母、乐观的小茨冈何正直的格里戈里等人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中仍保持生活的勇气。 |
D.小说《童年》时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因此其基调在整体上显得天真烂漫。 |
2.文言文阅读- (共2题)
11.
文言文阅读《伤仲永》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以下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小题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小题5】选出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尝识书具 (曾经) | B.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
C.邑人奇之 (奇怪) | D.不能称前时之闻 (相当) |
A.忽啼求之 不能称前时之闻 |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可以为师矣 |
C.泯然众人矣 父利其然也 |
D.并自为其名 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A.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后天的学习比人的天资更重要的道理。 |
B.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主要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 |
C.本文详写方仲永才能的衰退,来证明先天教育的重要性。 |
D.本文先扬后抑。先铺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后写他变得平庸无奇,前后互为反衬,对比鲜明,突出他变为庸人的不幸结局,令人警醒、惋惜。 |
A.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翻译:他的父亲利用仲永的天赋,每天强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
B.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翻译:仲永长到五岁,还不曾认识笔、墨、纸、砚。 |
C.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翻译: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
D.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翻译: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
A.余闻之也/久 | B.余闻之/也久 | C.余/闻之/也久 | D.余/闻之也/久 |
1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13.
课内现代文阅读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了。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这样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到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小题1】文段中哪些地方直接刻画了爸爸的花儿落了?
【小题2】文段开头为什么反复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
【小题3】文中描写弟妹们顽皮天真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小题4】文段中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了。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这样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到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小题1】文段中哪些地方直接刻画了爸爸的花儿落了?
【小题2】文段开头为什么反复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
【小题3】文中描写弟妹们顽皮天真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小题4】文段中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