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2.
传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被汉王刘邦逼得走投无路,退至乌江,准备东渡。只见岸边沙滩上有几个由蚂蚁围成的大字“项羽自刎乌江”。项羽心想:这是天意,遂大喊一声:天绝我也!拔剑自刎。其实“项羽自刎乌江”几个字是刘邦手下的军师用蜜糖写成的,招来许多蚂蚁。项羽不知是计,中计身亡。
(1)蚂蚁能围成大字并非天意,是因为蚂蚁喜欢蜜糖,蚂蚁喜欢蜜糖的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属于 行为,从行为获得方式看属于 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
(2)蚂蚁群体有明确的分工,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属于 行为,当一只工蚁发现食物时,会与其它蚂蚁碰撞触角来进行交流,招呼同伴一起把食物搬回蚁巢。蚂蚁进行交流的信息是 。(填“动物”或“气味”)
(1)蚂蚁能围成大字并非天意,是因为蚂蚁喜欢蜜糖,蚂蚁喜欢蜜糖的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属于 行为,从行为获得方式看属于 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
(2)蚂蚁群体有明确的分工,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属于 行为,当一只工蚁发现食物时,会与其它蚂蚁碰撞触角来进行交流,招呼同伴一起把食物搬回蚁巢。蚂蚁进行交流的信息是 。(填“动物”或“气味”)
2.资料分析题- (共1题)
3.
资料分析:生物学家把章鱼放入大鱼缸内,中间放一块玻璃板,使章鱼能从其中的一侧游到另一侧,将小虾放入章鱼的另一侧,当章鱼看见食物时,它只是直扑玻璃板,在玻璃上乱碰乱撞不会经过玻璃板去捉小虾。多次碰撞后,章鱼才能绕过障碍物捉到小虾。而狗和猴子能越过障碍物取得食物,狗较快地学会绕道获取食物,而猴子只一次就学会绕道获取食物。

(1)章鱼绕过玻璃板而获得食物属于学习行为,这是根据动物行为的______________来进行分类的。
(2)上述实验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____。
(3)不同动物的学习行为有差异是因为动物的学习行为受 ___________因素的作用。

(1)章鱼绕过玻璃板而获得食物属于学习行为,这是根据动物行为的______________来进行分类的。
(2)上述实验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____。
(3)不同动物的学习行为有差异是因为动物的学习行为受 ___________因素的作用。
3.单选题- (共11题)
4.
杜鹃常将自己的卵产到其它小鸟的巢中,小鸟会辛苦地为杜鹃孵卵并喂食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8.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动物的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
D.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
4.选择题- (共3题)
5.填空题- (共5题)
19.
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所决定的行为,称为________;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的作用,由________和_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称为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资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