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为了检测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小明作如下探究:
步骤一:取两套装有同一种培养基的培养皿,密封好,标上1号、2号,并进行高温消毒后,置于无菌的环境中.
步骤二:将1号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
步骤三:将1号、2号培养皿放在一个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环境中培养,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并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高温消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二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个步骤:_____.
(3)本实验中,实验组是___,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
(4)实验探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可观察到1号培养皿______.2号培养皿______.
(6)本探究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
步骤一:取两套装有同一种培养基的培养皿,密封好,标上1号、2号,并进行高温消毒后,置于无菌的环境中.
步骤二:将1号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
步骤三:将1号、2号培养皿放在一个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环境中培养,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并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高温消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二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个步骤:_____.
(3)本实验中,实验组是___,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
(4)实验探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可观察到1号培养皿______.2号培养皿______.
(6)本探究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
2.
如图是人体的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请在括号内填数字编号,横线上填名称)

(1)图中[②]主要是由___组织构成的.它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
(2)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___、____和____组成的.
(3)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___围绕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1)图中[②]主要是由___组织构成的.它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
(2)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___、____和____组成的.
(3)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___围绕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2.资料分析题- (共2题)
3.
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资料二:把一块牛肉分成大小相同的三块,分别放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广口瓶中,
然后作如下处理和保存:
根据资料一回答: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_____。
(2)蚯蚓与小白鼠相比,学习能力较强的是_____。
(3)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
根据资料二回答:
(4)若要证明“细菌能分解有机物",则只能选择甲组与_____组进行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
(5)甲、乙、丙三组中,牛肉块会腐烂的有_____。
资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资料二:把一块牛肉分成大小相同的三块,分别放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广口瓶中,
然后作如下处理和保存:
分组 | 甲 | 乙 | 丙 |
处理方法 | 灭菌 | 灭菌后接种细菌 | 不作任何处理 |
保存方式 | 无菌环境 | 无菌环境 | 自然条件 |
根据资料一回答: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_____。
(2)蚯蚓与小白鼠相比,学习能力较强的是_____。
(3)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
根据资料二回答:
(4)若要证明“细菌能分解有机物",则只能选择甲组与_____组进行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
(5)甲、乙、丙三组中,牛肉块会腐烂的有_____。
4.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红嘴鸥被称为昆明的“荣誉市民”,已连续多年从西伯利亚飞抵昆明过冬为昆明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资料二: 小白鼠活动的区域一般只限于隐蔽处,一旦进入空旷的地方就会设法寻找隐身处,表现出特殊的“寻墙行为”.将小白鼠放入迷宫中,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终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实验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却要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
资料三: 动物在生命世界中上演着精彩的表演,使我们的星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它们的行踪几乎处处可见,诗人的笔下也留下了它们的身影:“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来说,红嘴鸥飞抵昆明过冬的迁徙行为和小白鼠的“寻墙行为”都属于 ________行为.
(2)实验表明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 _________决定的.
(3)某同学将资料中的动物分为两组,甲组:蜜蜂、家蚕;乙组:白鹭、黄鹂、鱼、蛙、燕子,他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是否具有 ________。
(4) 蜜蜂和家蚕的发育方式都属于 _________。
(5)白鹭、黄鹂和燕子都属于鸟类,请列举出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________
资料一: 红嘴鸥被称为昆明的“荣誉市民”,已连续多年从西伯利亚飞抵昆明过冬为昆明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资料二: 小白鼠活动的区域一般只限于隐蔽处,一旦进入空旷的地方就会设法寻找隐身处,表现出特殊的“寻墙行为”.将小白鼠放入迷宫中,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终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实验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却要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
资料三: 动物在生命世界中上演着精彩的表演,使我们的星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它们的行踪几乎处处可见,诗人的笔下也留下了它们的身影:“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来说,红嘴鸥飞抵昆明过冬的迁徙行为和小白鼠的“寻墙行为”都属于 ________行为.
(2)实验表明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 _________决定的.
(3)某同学将资料中的动物分为两组,甲组:蜜蜂、家蚕;乙组:白鹭、黄鹂、鱼、蛙、燕子,他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是否具有 ________。
(4) 蜜蜂和家蚕的发育方式都属于 _________。
(5)白鹭、黄鹂和燕子都属于鸟类,请列举出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________
3.单选题- (共17题)
10.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的两端固着在同一块骨上 |
B.只要运动系统完好,人体就能正常运动 |
C.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
D.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组成 |
12.
高等动物的运动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其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
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收到牵拉产生动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收到牵拉产生动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③①② | B.②③① | C.①②③ | D.②①③ |
15.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A.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
B.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 |
C.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跑 |
D.母鸡发现老鹰“咯咯”叫,召唤小鸡 |
20.
某同学把七种动物分成鲸、麻雀、袋鼠和蟹、蝴蝶、乌贼、蚱蜢两类.他可能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
①体温是否恒定 ②是否有脊椎骨 ③卵生还是胎生 ④水生还是陆生
①体温是否恒定 ②是否有脊椎骨 ③卵生还是胎生 ④水生还是陆生
A.①或② | B.②或③ | C.③或④ | D.①或④ |
21.
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能够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成功培育了一系列抗虫棉品种,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研制成功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该项生物技术属于
A.克隆技术 | B.转基因技术 |
C.发酵技术 | D.细胞工程 |
4.选择题- (共3题)
22.
请回忆你学过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实验方案一和实验方案二。(下表中的“实验结论”选填“=”“>”或“<”)
实验方案 | 方案一 | 方案二 |
反应现象 |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 |
反应前的总质量 | m1 | n1 |
反应后的总质量 | m2 | n2 |
实验结论分析 | m1=m2 | n1____n2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资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