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米酒,该过程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压实后,在中间挖凹坑,淋上一些凉开水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装入清洁的容器中
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
⑤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
⑥将糯米倒入蒸锅中煮熟
(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______(用序号表示)。
(2)将糯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______。
(3)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整个过程中会出现“先来水后来酒”这一现象。请联系酵母菌的呼吸特点说明原因:______。

(4)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______。
(5)有一名同学按工序制作米酒,几天后,却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米酒没制成功,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压实后,在中间挖凹坑,淋上一些凉开水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装入清洁的容器中
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
⑤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
⑥将糯米倒入蒸锅中煮熟
(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______(用序号表示)。
(2)将糯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______。
(3)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整个过程中会出现“先来水后来酒”这一现象。请联系酵母菌的呼吸特点说明原因:______。

(4)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______。
(5)有一名同学按工序制作米酒,几天后,却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米酒没制成功,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
下面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甲的运动器官是___;图乙中,家鸽的两翼运动的动力来自___。图乙中的翼与图甲中的③的主要区别是_____。
(2)图丙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 ]__和③中的滑液。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 ]__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动骨绕着⑨活动。
(3)图丁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正确的是______。

(1)图甲中,甲的运动器官是___;图乙中,家鸽的两翼运动的动力来自___。图乙中的翼与图甲中的③的主要区别是_____。
(2)图丙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 ]__和③中的滑液。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 ]__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动骨绕着⑨活动。
(3)图丁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正确的是______。
3.
生物分类就是依据某一标准将生物分门别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或生物结构归为一类。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如图是将不同生物分为A、B、C、D四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A类,依据是它们都是_____。
(2)将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大豆归为B类,依据是它们都属于_____。将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归为D类的依据是_____。
(3)如果把B类生物分为衣藻、葫芦藓和小麦、大豆两类,则分类的依据应该是_____;若进一步对小麦和大豆分类,科学的分类依据是_____。
(4)C类生物同属于动物,若依据有无脊柱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

(1)图中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A类,依据是它们都是_____。
(2)将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大豆归为B类,依据是它们都属于_____。将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归为D类的依据是_____。
(3)如果把B类生物分为衣藻、葫芦藓和小麦、大豆两类,则分类的依据应该是_____;若进一步对小麦和大豆分类,科学的分类依据是_____。
(4)C类生物同属于动物,若依据有无脊柱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
2.单选题- (共15题)
4.
八年级一班同学进行“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探究,相关数据记录如下,你认为不合理的结论是( )
小鼠 | 找到食物的时间 |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甲 | 6分10秒 | 4分55秒 | 2分43秒 |
乙 | 5分23秒 | 3分20秒 | 1分52秒 |
丙 | 8分27秒 | 5分43秒 | 3分58秒 |
A.不同个体找到食物的时间有差异 |
B.同一个体每次找到食物的时间逐步减少 |
C.小鼠尝试走迷宫是 一种学习行为 |
D.小鼠的这种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
5.
为研究饮水机中细菌的生存条件,有人将同一桶纯净水每隔3天,分别从冷水口和热水口接等量的饮用水,测定细菌数量,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测定时间 | 第1天 | 第4天 | 第7天 | 第10天 |
冷水口细菌数 | 34 | 560 | 935 | 1220 |
热水口细菌数 | 15 | 3 | 25 | 46 |
A.若用饮水机只喝冷水,应尽快将整桶水喝完 |
B.使用饮水机喝热水比喝冷水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
C.本实验只能探究时间对饮水机中细菌生存的影响 |
D.冷水口接的饮用水中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
6.
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与利用的生物学原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 方法 | 生物学原理 |
A | 巴斯德消毒法 | 高温灭菌 |
B | 冷藏法、冷冻法 | 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
C | 罐藏法 | 高温消毒和防止与细菌、真菌接触 |
D | 脱水法、腌制法 | 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 |
A.A | B.B | C.C | D.D |
7.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
B.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能够遗传给后代 |
C.蚯蚓走迷宫和黑猩猩钓取白蚁都是学习行为,且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
D.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
8.
如图为人的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示意图,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屈肘时,①肱二头肌舒张,②肱三头肌收缩 |
B.③是骨骼肌的肌腱,④是骨骼肌的肌腹 |
C.①和②相互配合,牵动骨完成屈肘或伸肘动作 |
D.听到口令做屈肘动作是通过神经中枢完成的 |
10.
“鹰击长空,鱼翔海底”,动物行为多种多样.如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B与其他三者不同 |
B.C和D比较,D中的动物学习能力较强 |
C.A中猩猩钓食蚂蚁,蚂蚁具有社会行为 |
D.只有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才有重要意义 |
11.
如表是常见微生物类群的有关比较,正确的是( )
选项 | 种类 项目 | 细菌 | 真菌 | 病毒 |
A | 结构 | 都无成形的细胞核 | 都有真正的细胞核 | 都没有细胞结构 |
B | 生殖 | 都利于芽孢生殖 | 都进行孢子生殖 | 都不能独立繁殖 |
C | 营养方式 | 都是异养 | 部分异养,部分自养 | 都是异养 |
D | 与人类关系 | 可以生产青霉素 | 可以酿酒 | 可使人患流感 |
A.A | B.B | C.C | D.D |
14.
下列有关分类单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
B.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 |
C.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
D.最小的分类单位中,生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
15.
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他们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都能适应一定环境.下列关于物类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的体色与环境相似,有保护作用
B. A、E身体都分节,都属于节肢动物
C. A与B、C、D、E比较,它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
D. C和E体表的外骨骼能保护和减少内水分的蒸发

A. B的体色与环境相似,有保护作用
B. A、E身体都分节,都属于节肢动物
C. A与B、C、D、E比较,它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
D. C和E体表的外骨骼能保护和减少内水分的蒸发
16.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B.将生物进行分类只需要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上的相似程度 |
C.同属中的共同特征比同科中的共同特征少 |
D.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改变和栖息地的丧失 |
17.
环境污染、过度采伐等会导致地球生物多样性锐减,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
D.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越稳定 |
18.
图是白头叶猴,曾是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但在国家的大力保护下白头叶猴种群稳步提升。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主要形式 |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曾是导致白头叶猴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
D.《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了保障作用 |
3.填空题- (共1题)
19.
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请分析资料并回答:
资料一:幼狮天生的利爪能够帮助它成功狩猎,本能地突袭那些引起它注意的目标,这非常有利于它的生存.然而,要想完全掌握狩猎技巧,还需要不断实践以积累经验.
资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进行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
(1)资料一说明__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学习行为的优越性在于使动物能够__.
(2)资料二中,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能散发这种“气味”的物质在生物学上叫做__,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__.
资料一:幼狮天生的利爪能够帮助它成功狩猎,本能地突袭那些引起它注意的目标,这非常有利于它的生存.然而,要想完全掌握狩猎技巧,还需要不断实践以积累经验.
资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进行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
(1)资料一说明__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学习行为的优越性在于使动物能够__.
(2)资料二中,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能散发这种“气味”的物质在生物学上叫做__,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