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987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3

1.综合题(共4题)

1.
镉是人体非必需元素,自从1955年日本富士山县发生闻名于世的骨痛病以来,镉污染及其防治引起世界各国的十分关注,废电池处理不当是镉污染的主要来源,废电池处理不当会污染水和土壤,近年来我国多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
实验过程: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②取若干只体重是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③把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④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结果如表。
组别
灌胃液镉浓度
灌胃液体用量
实验小鼠数量
48h死亡率
A
0mg/mL
1mL
10只
0
B
0.015mg/mL
1mL
10只
10%
C
0.025mg/mL
1mL
10只
20%
D
0.035mg/mL
1mL
10只
30%
E
0.045mg/mL
1mL
10只
40%
 
(1)实验分析:
①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
②为了控制单一变量,50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需相同且适宜
③“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有人将“镉大米”送到养殖场喂鸡或喂猪。但这最终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_____。
(2)实验结论:
①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说明_____。
②实验启示:防止镉污染你应该怎样做?_____。
2.
豆豉是以大豆为原料,利用毛霉、曲霉等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小时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请根据自己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发酵用的大豆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它是由花的_____发育而成的。
(2)大豆中富含多种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它们主要贮存在大豆的_____中。
(3)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底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表层的好,说明该发酵属于_____发酵。
(4)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着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却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腐烂的水果收集了许多果蝇,培养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提出了以下问题,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
(1)果蝇的发育方式为_____,其发育过程经历了_____等阶段,七星瓢虫的发育方式与果蝇相同吗?_____
(2)兴趣小组发现了灰身、黑身两种颜色的果蝇(显性基因用T表示),通过对多对果蝇的繁殖进行了实验观察,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组别
亲代
 被调查的果蝇数
 子代
 黑身
 灰身
 甲
 灰身×灰身
 10对
 298
 1526
 乙
 黑身×黑身
 10对
 1910
 0
 丙
 灰身×黑身
 10对
 800
1135
 
①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知。_____为显性性状,判断理由是_____。
②组合甲中,灰身果蝇生出了黑身果蝇的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
③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甲组合的后代性状比不接近3:1,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④若一对灰身果蝇生了146只灰身56只黑身果蝇,若再生一只黑身雌果蝇的概率为_____。请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解释这一对灰身果蝇所生后代显隐性性状比接近3:1的原因。___________
4.
如图是工程菌的培育过程,据图分析:

(1)这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技术,这项技术是在_____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
(2)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在细菌细胞内得到成功表达,这说明:_____;_____。
(3)描述过程①﹣过程④过程①表示_____;过程②表示_____;过程③表示_____;过程④表示_____。
(4)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大肠杆菌被称为_____。

2.单选题(共11题)

5.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年来彩色小麦深受人们青睐,彩色小麦是通过野生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定向选育而来的,彩色小麦的出现丰富了物种的多样性
B.水葫芦的引进使南方湖泊出现严重生态灾难,因此外来生物的入侵都会造成生态灾难
C.果蝇是遗传学重要的生物材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D.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物种的多样性
6.
下列鸟类的雏鸟属于早成雏的是(  )
A.喜鹊B.丹顶鹤C.金刚鹦鹉D.麻雀
7.
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不是真正陆生动物的根本原因是肺不发达
B.青蛙的成体既能用鳃呼吸也能用肺和皮肤呼吸
C.节肢动物在发育过程一般都存在蜕皮现象
D.蟋蟀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幼虫期
8.
辣椒是寿光蔬菜大棚重要的经济作物,常见红、黄两种颜色。为防止疫病,常采用嫁接育苗。现将基因组成为dd(黄色)的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Dd(红色)的辣椒上,并授以基因组成为DD的花粉,将当年所结的种子种下去,第二年授以dd花粉后,所结辣椒果实颜色和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红色 Dd或ddB.黄色 Dd
C.红色 DD或DdD.红色 DD、Dd或dd
9.
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基因组成相同,性状就一定相同
B.亲代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都能表现出来
C.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D.白化病患者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杂合体
10.
下列各项疾病都不是遗传病的是(  )
A.苯丙酮尿症、侏儒症、坏血病
B.糖尿病、癌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C.非典型肺炎、先天性愚型、呆小症
D.色盲、白化病、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B.某种蛾类的幼虫体表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容易被发现而不利于生存
C.生物一经形成了保护色,就会保持终生不变
D.长颈鹿的长颈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2.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进行无氧呼吸
B.中国科学家合成了核酸验证了生命起源的第一阶段
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D.原始生命能进行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13.
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地层发现了鱼类化石,在B地层发现了海象化石,因此可知B层比A层新近
B.由细胞色素C差异可推测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C.同源器官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新近地层中生物结构一定是复杂的
14.
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某地自2003年开始,使用杀虫剂吡虫啉防治稻飞虱,效果非常好,随着吡虫啉的大量使用,2014年监测到该地区稻飞虱对吡虫啉具有低水平抗性,2017年达到极高水平抗性,如图①~④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抗药性不同的稻飞虱的数量变化。

(注:表示抗药性强的个体,表示抗药性弱的个体)
随着吡虫啉的使用,对稻飞虱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的排序最合理的是(  )
A.③→喷洒吡虫啉→①→一段时间后②→再次喷洒吡虫啉→④
B.②→喷洒吡虫啉→④→一段时间后③→再次喷洒吡虫啉→①
C.③→喷洒吡虫啉→④→一段时间后②→喷洒吡虫啉→①
D.②→喷洒吡虫啉→①→一段时间后③→喷洒吡虫啉→④
15.
转基因技术是基因工程的核心,转基因产品有很多已进入了家庭,下列属于科学家致力于转基因技术的任务是(  )
A.弄清生物体中DNA分子的结构及DNA分子上基因片段所控制的性状
B.把某一生物体细胞中的DNA分子用酶切开,看发生什么变化,能生产什么产品
C.将两种生物体的DNA分子放到一起,看能否自动融合,能否生产什么产品
D.寻找能与目的基因成功重组,并让目的基因在其他生物细胞中成功表达的特殊DNA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