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取出1、2、3号试管冷却后,分别向各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摇匀并观察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1)当以“模拟舌的搅拌”为实验变量时,应取________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中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会变蓝色。
(2)分析1号和3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3)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4号试管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4号与_____号形成对照组,变量是____。
试管编号 | 加入的物质 | 是否搅拌 | 温度环境 |
1 | 淀粉糊+2 mL唾液 | 搅拌 | 37℃;10分钟 |
2 | 淀粉糊+2 mL唾液 | 不搅拌 | 37℃;10分钟 |
3 | 淀粉糊+2 mL清水 | 搅拌 | 37℃;10分钟 |
4 | ________ | 搅拌 | 0℃;10分钟 |
取出1、2、3号试管冷却后,分别向各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摇匀并观察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1)当以“模拟舌的搅拌”为实验变量时,应取________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中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会变蓝色。
(2)分析1号和3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3)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4号试管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4号与_____号形成对照组,变量是____。
2.
将2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少量甲状腺激素,蝌蚪的个体发育变化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发育成了一群小型青蛙,而不饲喂甲状腺激素的B组蝌蚪则按常规发育。
(1)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本实验中B组实验起到________作用。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3)实验选取2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而不是两只蝌蚪分为两组的原因是为了减少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一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____________的。
(5)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较少, 由此可以推测山区当地居民患____________病的发病率较高,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______症的可能性较大。
(1)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本实验中B组实验起到________作用。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3)实验选取2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而不是两只蝌蚪分为两组的原因是为了减少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一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____________的。
(5)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较少, 由此可以推测山区当地居民患____________病的发病率较高,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______症的可能性较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