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为激励同学们主动去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在探究过程中,锻炼大家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随州市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的小型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随州市市花“兰花”的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健康且长势和基本相同的兰草苗15株,平均分为三等份,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设置为甲、乙、丙三组进行无土栽培(具体培养条件如下表)。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兰草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______。
(2)甲、丙两组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______。
(3)甲、乙两组中,若二氧化碳均未过量,则______组兰草苗长势较好。
(4)乙、丙两组中,若丙组兰草苗的长势明显较弱,说明兰草苗的生长还需要______。
(5)毎组选择多株兰草苗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组别 |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 培养液种类 |
甲 | 0.03% | 土壤侵出液 |
乙 | 0.06% | 土壤侵出液 |
丙 | 0.06% | 蒸馏水 |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兰草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______。
(2)甲、丙两组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______。
(3)甲、乙两组中,若二氧化碳均未过量,则______组兰草苗长势较好。
(4)乙、丙两组中,若丙组兰草苗的长势明显较弱,说明兰草苗的生长还需要______。
(5)毎组选择多株兰草苗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单选题- (共8题)
2.
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A.用摄像机拍摄猎豹的运动,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 |
B.用望远镜观察鸟类繁殖期的活动 |
C.动物园用闭路电视研究东北虎生育幼虎的过程 |
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海豚对声波反应的敏感性 |
3.
食品保存不当容易发霉。为了探究影响霉菌生长的环境因素,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取甲、乙、丙三只培养皿,分别放入相同的两小块面包,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后按下表中的方法处理,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根据此探究过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 甲 | 乙 | 丙 |
实验处理 | 在烘箱中烘烤2分钟,晾凉后加盖在室温下放置 | 不烘烤,加盖后放入冰箱冷藏室(4℃) | 不烘烤,加盖后室温下放置 |
放置时间 | 4-5天 | ||
实验现象 | 不发霉 | 不发霉 | 发霉 |
根据此探究过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实验设计上看,甲和丙不能形成对照 |
B.从变量的角度看,甲和乙对照的实验条件只有温度 |
C.该探究说明低温保存食品是保存食品的唯一方法 |
D.将面包暴露在空气中,30分钟的作用是让霉菌孢子进入面包 |
4.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噬体的蛋白质外壳、叶肉细胞的细胞膜 |
B.进行探究实验为减少误差需计算平均值,如探究蚂蚁的通讯、探究慢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
C.眼看目镜内,逆田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看到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 |
D.取下洋葱片叶内表皮在清水中展开,滴加稀碘液,使盖玻片一边接触水滴后轻轻放下 |
5.
(题文)关于科学探究和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探究必须独立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 |
B.科学探究得出的结论必须与探究假设相符 |
C.顺时针转动粗、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简升降 |
D.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 |
6.
(题文)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馒头的消化,小夏做了如下实验,四支试管中加入等量馒头碎屑后,分别加入2ml唾液,2ml清水,2ml盐酸,2ml唾液,1、2、3号试管置于37℃,4号试管置于0℃,十分钟后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号试管会变蓝,说明唾液对淀粉起到了消化作用 | B.2号试管不变蓝,说明清水无法消化淀粉 |
C.3号试管变蓝,说明盐酸无法消化淀粉 | D.4号试管变蓝,因为低温使淀粉酶失去活性 |
7.
下列有关实验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比较果实大小这对相对性状的差异,应比较测量的平均值 |
B.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的实验结果是:具有暗淡颜色的小纸片不易被发现,幸存数目多 |
C.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实验中,每次取完后,再将棋子放回去。 |
D.证明鸡卵的卵壳上有气孔的简单实验方法是:把鸡卵放入 40-50 度的热水中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