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江山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2793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30

1.综合题(共3题)

1.
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究
(1)你能帮他提出问题吗?______能影响黄豆芽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的问题,再作出假设吧: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个甲、乙两个容器中,把甲放在______下,乙放在______处培养,这一步是为了设置______实验。
2.
如图是人体上臂的两组肌肉协调活动及关节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观察C图,当我们做运动时,关节腔内的滑液能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缓冲两骨之间的撞击力。
(2)图C中[ 2 ]主要由 _______组织构成,其内外都有坚韧的____________,使关节牢固。
(3)每一块骨骼肌都是由[③]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组成的。
(4)A图动作,当[①] _______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________绕着_______活动,与此同时[②]________舒张,于是完成该动作。
3.
如图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几种动物图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动物可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图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填序号)。
(2)动物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区别,蚯蚓依靠_____进行呼吸,鱼用_____呼吸。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_____裸露且湿润,能辅助呼吸,因此它被称为_____动物。家兔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体内有_____,用_____呼吸。
(3)青蛙和蛇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都属于_____动物。
(4)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不同的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是不同的,但都达到了殊途同归的目的,比如为了适应干燥的陆生环境,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蝗虫等昆虫的体表都有_____。

2.单选题(共1题)

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的特征
B.影响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C.自然灾害是破坏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
D.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的生物类群是不同的

3.填空题(共1题)

5.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生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试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在鸣叫,这能体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_______。
(2)蛙的求偶行为是世代相传的一种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特性。
(3)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蟋蟀、幼蛙发育为成蛙。
①青蛙能够产卵,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性;幼蛙能够长大,说明生物具有特性。
②长大后的青蛙并不都是一个样子的,这又说明生物的不同后代之间存在着一定的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