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海淀区八年级期末调研卷生物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728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0

1.综合题(共5题)

1.
在动物世界里,不少捕食者会避免选择蚂蚁作为猎物。原因是一只蚂蚁虽然弱小,但是它可以招来一窝伙伴,它们会不顾一切地撕咬入侵者。很多小动物具有酷似蚂蚁的外表,而蜘蛛中的蚁蛛堪称其中的佼佼者。

(1)蚁蛛和蚂蚁都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门,其形态近似蚂蚁。但蚂蚁属于昆虫纲,有____对足,而蚁蛛则有4对足。观察发现,蚁蛛具有两种不同的站立姿态,如下图所示。
(2)蚁蛛的特殊姿态对其生存有何意义呢?以下为一个研究小组针对上述问题的实验方案及结果统计,请据此分析该研究小组提出的假设是什么,并将实验设计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该实验的假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号组
2号组
3号组
视频采集
蚁蛛正常姿态的影像
蚁蛛特殊姿态的影像
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
让一种肉食性蜘蛛(捕食者)多次观看各组影像,测试其是否有攻击反应
数据记录
记录肉食性蜘蛛(捕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所示实验结果,请回答:
①该实验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结果为2号组被捕食者攻击概率明显_________1号组,并和__________数值接近;
③根据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蚁蛛能通过特殊姿态__________其生存概率,这是蚁蛛对环境的_________。
2.
随着人口增加,生活污水日益增多。污水处理时,常利用微生物降解其中的有机污染物。枯草芽孢杆菌、隐球酵母菌均是污水处理的常见菌种。如图为污水处理流程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物分类角度看,枯草芽孢杆菌属于_______,隐球酵母属于________。二者细胞结构最显著的差异是枯草芽孢杆菌没有成形的_________。
(2)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它能通过_______生殖迅速增多,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的________。
(3)枯草芽孢杆菌的_________(填结构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污水中的淀粉属于大分子有机物,无法透过该结构被枯草芽孢杆菌吸收。枯草芽孢杆菌能向细胞外分泌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________有机物,进而被吸收到细胞内,并通过_______作用被彻底分解为无机物。枯草芽孢杆菌在生态系统中作为_________,参与物质循环。
(4)曝气池是污水处理的核心环节。由图可知曝气池需要持续通入空气,说明大多数污水处理菌的生活需要_______,同时为保证污水处理菌能快速生长繁殖,还必须控制曝气池的_________条件。
(5)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对自然水源造成污染,我们不仅需要不断改进污水处理技术,还应从根本上控制污水的产生和排放。请写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句诗中提到的孔雀,不是现在动物园中常见的蓝孔雀,而是原产于亚洲,体型最大、羽毛最华丽的绿孔雀。绿孔雀在中华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过去的人们很少捕杀它们,使得它们可以广泛分布在我国中原地区。孔雀是杂食动物,性情机警,胆小怕人,不喜欢过于浓密的热带雨林,喜欢在疏林草地、河岸以及林中空旷的开阔地带活动。其实,这样的环境也适合人类生活、耕作和放养禽畜。近年来,绿孔雀正从地球上迅速消失,仅在云南热带地区有零星分布。据调查,绿孔雀在我国已经不足500只,是比大熊猫更为珍稀的濒危动物。它的命运牵动着人们的心,我们只有了解它才能更好地保护它。
【小题1】绿孔雀很少起飞。依据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
A.胸肌发达B.身体呈流线型
C.体型大,尾上覆羽发达D.骨骼轻而坚固
【小题2】绿孔雀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中原地区,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象征吉祥B.适应性强C.善于飞行D.环境适宜
【小题3】绿孔雀对生存环境有一定的偏好,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体型大,密林限制其运动B.疏林既可藏身,又便于运动
C.河岸、草地上食物丰富D.热带雨林温度高不适宜生存
【小题4】绿孔雀奔跑的动作是其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其完成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活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骨骼肌收缩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小题5】图为三种濒危保护动物特征比较的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是卵生B.②是体表不裸露
C.③是脊椎动物D.④是恒温动物
【小题6】以下是绿孔雀的一些行为,其中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的一组是   
①觅食的时候,绿孔雀会机警地观察周围环境
②雄绿孔雀展开尾羽,吸引雌绿孔雀
③食物匮乏时,绿孔雀到农田中偷食作物种子
④雌性绿孔雀常负责孵卵的任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7】雌雄绿孔雀在繁殖季节行为复杂多样,研究这些行为,首先应采用的方法为   ( )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模拟法
【小题8】以下关于绿孔雀数量急剧下降,生存面临威胁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和禽畜与其存在栖息地或食物竞争B.违法分子偷猎获取肉和羽毛
C.人类和禽畜的活动对其造成较大干扰D.身体大而笨拙,易被天敌捕食
【小题9】关于绿孔雀在地球上存在的意义,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和当地其他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B.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构成
C.是构成基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D.个体数量少,对生态系统没有影响
【小题10】云南的红河流域上游,是绿孔雀最后一片面积较大、相对连续、完整的栖息地。以下建议,不合理的是  (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提高生物多样性B.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绿孔雀
C.教育培训当地人民,参与其保护工作D.不在该地区开发建设,减少人为干扰
4.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把健身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然而由于健身方式不科学,本应强身健体的运动有时也会让健身者很“受伤”。
(1)跑步、登山等健身运动是在_______的调节下,由骨、关节和______的协调配合完成的。骨在运动系统中承担着“杠杆”作用,这与骨具有较强的韧性和硬度密切相关。研究者用大鼠进行了为期6周的跑台运动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
 
不运动组
低强度运动组(12m/min)
高强度运动组(20m/min)
骨重量(g)(骨硬度指标)
1.08
1.23
1.06
最大负荷量(N)(骨强度指标)
109.64
110.23
94.54
弹性挠度(mm)(骨韧性指标)
0.41
0.5
0.46
 
①该实验探究了______________对大鼠股骨发育是否有影响。
②结果表明,__________能够更好地改善骨发育情况。
(2)不当健身还可能影响关节健康。例如,频繁爬山可能导致严重的膝关节损伤,有些登山爱好者的膝关节软骨甚至被基本磨光,不得不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膝关节软骨位于关节头和______的表面,能缓冲震动。有些膝关节损伤患者会通过注射“人造关节液”玻璃酸钠来缓解疼痛,该液体的作用类似于关节囊分泌的_______,应当被注射入_______中。
(3)图为不同运动方式中膝关节承受的压力,请据此推测:_______(选填“上山”/“下山”)对膝盖的压力更大。

(4)以下建议不利于登山爱好者预防膝关节损伤的是________
A.登山前充分进行热身运动,增强关节灵活性
B.使用登山杖、护膝和穿减震鞋减轻关节负荷
C.平时注意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减少膝关节压力
D.下山时选择最短路径,并尽可能加快下山速度
(5)综上所述,你对“科学健身”中“科学”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2016年9月,世界上最后一只巴拿马树蛙离开了,这意味着一个物种在它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永久落幕。
近年来,全球两栖类动物数量快速下降,甚至灭绝。研究发现,两栖类的一种新发疾病——壶菌病,与此有直接关联。其中,蛙壶菌对蛙类危害最为严重。全球已检测的约1300种两栖类中有近700种感染蛙壶菌,感染比例已超过50%。
蛙壶菌一般在 4~25℃的温度下生长。它主要利用菌丝侵入并生活在两栖动物的角质层中。蛙壶菌的生命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游动孢子利用鞭毛从水中短距离游上蛙的表皮定居;之后形成的游动孢子囊会产生更多的游动孢子,反复侵染寄主的皮肤。感染了壶菌病的蛙,腹部皮肤变为红色,脚部及其他部份的浅表皮会发生脱落,皮肤出现增厚及细小的溃疡或出血,并出现后肢抽搐、浑身无力,继而死亡。
为什么蛙壶菌容易感染两栖动物?首先,由于两栖动物的卵没有卵壳,无法在空气中维持形态和防止水分蒸发,必须在水中产卵。其次变态期蛙类自身的免疫力会降低。而且随着全身皮肤角质化程度增加,会导致成体蛙大量感染壶菌。同时,蛙类的皮肤需要保持湿润——这一系列生活史特点正好被蛙壶菌所利用。
为什么蛙壶菌会在全球扩散呢?研究发现,蛙壶菌全球扩散的时间恰好是全球贸易高发时期。人的一些活动会带来两栖类的迁移以及蛙壶菌的传播,例如最近入侵马达加斯加的亚洲蟾蜍,就是隐藏在采矿设备中逃避了海关检查导致的。
研究发现,携带紫色色杆菌的两栖动物可以在感染壶菌后存活,可能是因为这类细菌会产生对抗真菌的化合物,阻碍蛙壶菌的生长。实际上,蛙壶菌在自然界仍有着克星:不少微小的生物可以吃掉蛙壶菌的孢子,例如细菌、草履虫等。当水域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够高时,蛙壶菌对两栖类的伤害就会比较小。基于研究,人类积极寻求保护两栖动物的形式,如通过高温灭活环境中的蛙壶菌来杜绝传染;对于野外个体选择迁地保护等,已取得一定成效。
(1)蛙壶菌主要入侵感染蛙的表皮,其过程如下,首先_________在蛙的表皮上定居,之后____________产生更多的孢子反复侵染蛙的皮肤。被寄生的蛙皮肤受损,皮肤的保护和________功能受到影响,继而死亡。
(2)蛙壶菌的菌丝能深入到蛙体内获取有机物,并导致蛙患病,因而蛙壶菌与蛙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3)根据文中对蛙壶菌的描述,推断蛙壶菌的结构特征与下列哪种微生物类似(____)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青霉菌 D.噬菌体
(4)下列叙述中不是蛙壶菌感染两栖动物原因的是(_____)
A.两栖动物必须在水中产卵 B.蛙类变态发育时免疫力会降低
C.蛙类皮肤始终保持湿润 D.蛙类皮肤裸露,没有角质层
(5)基于目前的研究发现,下列措施不能有效控制蛙壶菌感染两栖动物的是(_____)
A.加强进出口时水生动物的海关检疫 B.保护水源,提高水域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C.提取特定细菌产生的化合物制成药品    D.大量人工养殖,提高两栖动物的数量

2.单选题(共8题)

6.
生活中人们往往“谈菌色变”,其实细菌有其重要的价值。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腐生菌是自然界的分解者,参与了物质循环
B.人们能利用细菌真菌制作出独特风味的食品
C.致病菌危害人类健康,应该将它们彻底消灭
D.人体肠道内菌群结构稳定,有利于人体健康
7.
阳光体育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其目的是提高中学生的健康水平。下列关于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运动能锻炼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提高协调性
B.饭后立即运动有助于消化系统快速消化食物
C.适量运动能增强心脏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D.适量运动可使肌肉强健,骨坚固,关节灵活
8.
东方蜜蜂面对天敌胡蜂攻击时,守卫蜂巢的工蜂会集结成团,围困胡蜂,其中心温度可达50℃以上,从而将胡蜂“热死”。下列关于蜜蜂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东方蜜蜂结团,能更加有利于生存B.东方蜜蜂结团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C.东方蜜蜂结团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D.参与结团的工蜂在蜂群中等级较低
9.
以下现象中不属于同种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
A.金丝猴互相梳理毛发B.蜜蜂的八字舞
C.蛾类分泌的性外激素D.黄蜂的警戒色
10.
在植物园中同学们看到了下列“活化石”植物的标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松科
金钱松
学名:Pseudolaix amabilis
用途:观赏、药用
柏科
水杉
学名:Metasequoia tostroboides
用途:观赏、药用
松科
银杉
学名:Cathaya argyrophylla
用途:观赏、药用
 
A.水杉和银杉共同特征相对更多B.它们都开花结果,属于种子植物
C.学名是国际通用名,用英文书写D.银杉学名中“Cathaya”代表其属名
11.
研究者调查印度尼西亚群岛中三个不同面积的小岛,发现岛上哺乳动物的种类和首次调查时相比发生了变化,下表所示的调查结果,对我们的启示是 (   )
岛屿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最初物种数
灭绝物种数
灭绝率 (%)
婆罗洲
751709
153
30
20
爪哇岛
126806
113
39
35
巴厘岛
5443
66
47
71
 
A.建立多个小型保护区有利于保护哺乳动物多样性
B.在保护区内修建道路不会影响哺乳动物多样性
C.哺乳动物多样性只受栖息地面积大小的影响
D.防止栖息地碎片化有利于保护哺乳动物多样性
12.
某同学按图所示对四种生物进行了分类,表中①②③对应的生物依次是 (  )
A.大白菜,酵母菌,HIV病毒
B.菠菜,大肠杆菌,青霉
C.水稻,葡萄球菌,H7N9病毒
D.香菇,枯草杆菌,乙肝病毒
13.
野生蝙蝠携带SARS、埃博拉、狂犬病等多种病毒却并不发病的现象,给人很多启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研究蝙蝠携带病毒却不发病的原因,对研发抗病毒药物具有启发性
B.病毒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C.野生蝙蝠是多种病毒的携带者,要控制这些病毒应该消灭蝙蝠
D.接触野生动物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疾病在人与动物间的传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