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三刺鱼因背鳍有三根突起的鳍棘而得名,科学家发现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腹部会变成红色,相互间经常发生猛烈的攻击,为了探究引发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生物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小组的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A、B、C、D四种三刺鱼模型各3个,其中A和B腹部为灰褐色,C和D腹部为红色;A和C体形相同,B和D体形相同。将四种模型分别投入到A、B、C、D四个相同的大鱼缸中,鱼缸中还放置有发育状况相同的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各10条,观察雄性三刺鱼的反应情况。
(1)雄三刺鱼的攻击性是由它体内的______所决定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2)如果利用模型A和C、B和D进行对照买验,交量是______,如果在C,D鱼缸中观察到三刺鱼有攻击行为,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3)如果利用模型A和B、C和D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4)如果去掉B和C,只用A和D进行实验,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得出的结论会不准确。请说明理由______。

实验小组的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A、B、C、D四种三刺鱼模型各3个,其中A和B腹部为灰褐色,C和D腹部为红色;A和C体形相同,B和D体形相同。将四种模型分别投入到A、B、C、D四个相同的大鱼缸中,鱼缸中还放置有发育状况相同的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各10条,观察雄性三刺鱼的反应情况。
(1)雄三刺鱼的攻击性是由它体内的______所决定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2)如果利用模型A和C、B和D进行对照买验,交量是______,如果在C,D鱼缸中观察到三刺鱼有攻击行为,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3)如果利用模型A和B、C和D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4)如果去掉B和C,只用A和D进行实验,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得出的结论会不准确。请说明理由______。
2.
同学们之所以能够灵活自如地完成各种动作,与关节有密切的关系。如图是膝关节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股骨和胫骨牢固联系在一起的结构是[___]______,此结构主要由______组织构成。当我们做运动时,[___]______可以缓冲股骨和胫骨之间的撞击力。
(2)小明和其他同学在操场踢足球,在他准备起脚射门的那一刻,小腿急速向前踢出,此大腿股四头肌收缩,完成这个动作还需要另一组相对的肌肉股二头肌配合,由肌四头肌的状态可以推测此时股二头肌的状态是______,该动作还必须在______的支配下才能完成。
(3)同学们在运动中要注意自我保护,如果运动不当,人体的某些关节容易发生脱白,比如肩关节和肘关节,脱日是指______从______中脱出。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尽快找医生复位。

(1)把股骨和胫骨牢固联系在一起的结构是[___]______,此结构主要由______组织构成。当我们做运动时,[___]______可以缓冲股骨和胫骨之间的撞击力。
(2)小明和其他同学在操场踢足球,在他准备起脚射门的那一刻,小腿急速向前踢出,此大腿股四头肌收缩,完成这个动作还需要另一组相对的肌肉股二头肌配合,由肌四头肌的状态可以推测此时股二头肌的状态是______,该动作还必须在______的支配下才能完成。
(3)同学们在运动中要注意自我保护,如果运动不当,人体的某些关节容易发生脱白,比如肩关节和肘关节,脱日是指______从______中脱出。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尽快找医生复位。
2.资料分析题- (共1题)
3.
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目,结果如图1所示。

(1)根据图1可知,在A点,乙组加入的药物是______,丙组加入的药物是______,在B点乙组加入的药物是______,丙组加入的药物是______。
资料二:抗生素在现代畜牧业中被广泛应用,如果生产过程不规范会造成牛奶中抗生残留。若长期饮用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会影响人体健康。为了寻找合适的奶源制作酸奶,其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取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滤纸片标记为A、B、C,将三张滤纸片灭菌后分别浸入含抗生素的鲜牛奶、待测鲜牛奶、不含抗生素的鲜牛奶中,然后放置在涂布了细菌的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环境下培养24小时,结果如图2所示。
(2)制作酸奶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此微生物是由科学家______发现的。培养该微生物需要用培养基提供现成的有机物,由此可知它的细胞中没有______,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3)长期饮用B组奶源制作的酸奶,______(“会”或“不会”)影响人体健康。A、C两组实验结果的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有人提出,经过高温可使牛奶中的抗生素失效。为了验证这一说法,科研小组在原实验基础上设置D组,那么D组的检测样品应该为______的鲜牛奶。若D组实验结果形成抑菌圈,则说明______。
资料一: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目,结果如图1所示。

(1)根据图1可知,在A点,乙组加入的药物是______,丙组加入的药物是______,在B点乙组加入的药物是______,丙组加入的药物是______。
资料二:抗生素在现代畜牧业中被广泛应用,如果生产过程不规范会造成牛奶中抗生残留。若长期饮用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会影响人体健康。为了寻找合适的奶源制作酸奶,其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取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滤纸片标记为A、B、C,将三张滤纸片灭菌后分别浸入含抗生素的鲜牛奶、待测鲜牛奶、不含抗生素的鲜牛奶中,然后放置在涂布了细菌的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环境下培养24小时,结果如图2所示。
(2)制作酸奶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此微生物是由科学家______发现的。培养该微生物需要用培养基提供现成的有机物,由此可知它的细胞中没有______,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3)长期饮用B组奶源制作的酸奶,______(“会”或“不会”)影响人体健康。A、C两组实验结果的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有人提出,经过高温可使牛奶中的抗生素失效。为了验证这一说法,科研小组在原实验基础上设置D组,那么D组的检测样品应该为______的鲜牛奶。若D组实验结果形成抑菌圈,则说明______。
3.单选题- (共10题)
4.
黑麦草是草原动物的优良饲料,真菌A.真菌B都能侵染到黑麦草体内。为研究真菌A对真菌B的影响研究者将适量未感染真菌的黑麦草叶片均分为两组,进行下表所示处理(“+”表示接种),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由实验结果可推测,真菌A对真菌B的影响是( )

A. 促进
组别 | 处理 | |
真菌A | 真菌 B | |
甲组 | - | + |
乙组 | + | + |

A. 促进
A.抑制 |
B.无影响 |
C.不确定 |
5.
生物学发展历程中,有许多重大发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林奈的双名法解决了同一物种名称不统一的混乱现象 |
B.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
C.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向世人证实了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
D.伊万诺夫斯基通过对烟草花叶病的研究,发现了“滤过性病毒”的存在 |
6.
馒头发霉时可以看到表面有黑色的斑点,这是曲霉在生长,如图是曲霉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是生殖细胞,颜色呈青绿色 |
B.形成②的细胞只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
C.①和③的细胞结构组成不同 |
D.曲霉和蘑菇一样,都是由大量的菌丝构成 |
7.
如图是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一种装置,其中的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等微生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后,就可以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翼轮持续搅拌一段时间后,好氧性细菌数量会增加 |
B.恶劣环境时,有些细菌能形成芽孢,并依靠芽孢繁殖后代 |
C.这些细菌虽有DNA集中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D.污水净化的原理是细菌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 |
8.
珍妮•古道尔在非洲原始丛林中观察到,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取白蚁作为食物,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实例与上述动物行为类型相同的是( )
A.美国红雀失去雏鸟后,总是将抓到的昆虫喂给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的金鱼,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
B.为了恢复野马在野外条件下的饮水能力,饲养员把水槽中的橡胶水管拉到水坑里,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 |
C.雌杜鹛把自己的卵产到其它鸟的鸟巢中,并且把其他鸟的卵从巢中挤出去 |
D.刚从受精卵里孵化的菜青虫,只啃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却不吃其他植物的叶子 |
9.
某实验小组调查了不同人群的关节炎发病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被调查的人群 | 慢跑爱好者 | 久坐不动者 | 运动员 |
关节炎发病率 | 3.5% | 10.2% | 13.3% |
A.关节腔内的滑液能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
B.慢跑爱好者关节炎的发病率较低 |
C.运动员过度运动可能会损伤关节 |
D.膝关节由关节头、关节腔和关节软骨组成 |
12.
下列关于生物分类及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人多为黄种人,英国人多为白人,南非人多为黑人,这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
B.动物栖息地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源因之一 |
C.抗姜黄病大豆与易染萎黄病大豆属于两个不同的种,多次杂交可以改良作物种类 |
D.引进外来物种,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资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