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秀颀(qí) 阔绰(chuò) 彬彬有礼(bīng) |
B.挑剔(tì) 谄媚(chǎn) 锲而不舍(qì) |
C.仆役(pú) 瞥见(piē) 颓垣断壁(yuán) |
D.熟稔(rěn) 校正(xiào) 光彩熠熠(yì)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醉驾者如果在一起车祸面前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
B.“光盘行动”“十面霾伏”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 |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
D.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难民危机时,欧盟各国险些分道扬镳。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市场化的当下,传统戏曲能否兴起的关键在于观众人数要上去。 |
B.模式创新,让企业觅得赶超的捷径,打开一片灿烂晴空。 |
C.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吃得更健康,吃得更放心。 |
D.阎肃能够紧跟时代,深入大众,捕捉人民的心声,是每个艺术家都要去学习。 |
2.句子默写- (共1题)
4.
古诗词默写
(1) ,似曾相识燕归来。 。
(2)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3)《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来描写西湖早春美景的句子是 , 。
(4)《马说》中揭示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 。
(5)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们青少年应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正如曾子所言: , 。
(1) ,似曾相识燕归来。 。
(2)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3)《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来描写西湖早春美景的句子是 , 。
(4)《马说》中揭示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 。
(5)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们青少年应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正如曾子所言: , 。
3.诗歌鉴赏- (共1题)
5.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小题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双关、比喻有何表达效果?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小题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双关、比喻有何表达效果?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6.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亦不可以已乎 |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C.潭中/鱼可百许头 | D.无/丝竹之乱耳 |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生命) |
B.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 |
C.此之谓失其本心(助词,无意义) |
D.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对于) |
A.开篇设喻,巧妙地用鱼和熊掌与“生”和“义”作比。 |
B.文章的第一部分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善良之心”。 |
D.文章最后一句,与“贤者能勿丧耳”一句照应,写出不辨礼义而受“万钟”的荒谬可鄙。 |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5.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