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是杜甫《曲江二首》中的诗句,描述了蝴蝶在花丛中时隐时现,忙碌穿行,蜻蜓缓缓飞行,时而点着水面的情景。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1)蝴蝶和蜻蜓都是节肢动物中的昆虫,都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____,身体和____都分节。
(2)蝴蝶在花丛中忙碌穿行,吸食花蜜,能帮助植物传播____。蝴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____。
(3)蜻蜓点水实际上是在产卵繁殖后代,蜻蜓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其生殖方式属于____。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蝴蝶和蜻蜓属于____。它们和生态系统中的其它动植物一起,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_____。
(5)蝴蝶和蜻蜓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但仍能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能力。

(1)蝴蝶和蜻蜓都是节肢动物中的昆虫,都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____,身体和____都分节。
(2)蝴蝶在花丛中忙碌穿行,吸食花蜜,能帮助植物传播____。蝴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____。
(3)蜻蜓点水实际上是在产卵繁殖后代,蜻蜓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其生殖方式属于____。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蝴蝶和蜻蜓属于____。它们和生态系统中的其它动植物一起,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_____。
(5)蝴蝶和蜻蜓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但仍能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能力。
2.单选题- (共26题)
3.
3.45亿年至2.25亿年前,两栖动物种类繁多,是繁盛时期,在此之后,两栖动物逐渐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逐渐减少,主要原因( )
A.环境污染 |
B.人类大量捕杀两栖动物 |
C.气候干旱,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 |
D.大量的两栖动物发生了变异 |
11.
蝗虫的发育过程中,若虫与成虫的区别主要表现( )
A.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成熟 |
B.若虫身体较小,无翅,无外骨骼 |
C.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
D.若虫身体较小,有翅,有外骨骼 |
16.
秋天,细心的张大爷在自家果园的果树上发现了能结出更好品质果实的枝条,他想把它保留下来,你建议他应该( )
A.等来年开花时进行自花传粉 |
B.等开花时接受同株花粉 |
C.等开花时接受异株花粉 |
D.取下变异的芽嫁接到砧木上 |
20.
如图为人的体细胞中一对基因(Aa)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显性基因 |
B.如果A来自于母方,则a来自于父方 |
C.此个体表现出来的是A所控制的性状 |
D.a控制的性状不可能在后代中表现 |
23.
学习了性状的遗传后,同学们议论纷纷:
甲:“基因组成相同,性状一定相同”
乙:“性状表现相同,则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丙:“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被隐藏起来”
丁:“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
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基因组成相同,性状一定相同”
乙:“性状表现相同,则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丙:“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被隐藏起来”
丁:“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丙 | C.乙丙丁 | D.甲乙 |
3.选择题- (共3题)
4.填空题- (共5题)
31.
小佳的妈妈买了一束花放在花瓶中,花瓶中的盛放的是纯净水,但一般几天后花就会枯萎,小佳认为如果花瓶中加入的是矿泉水,花会保存更长时间,请完善她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可能的结果:
实验目的:探究纯净水和矿泉水对插花保存时间的影响
实验步骤:
①在花店中购买开花状况基本相同的花20支;
②取大小相同的花瓶10个,分为A、B两组,每组5个;
③向A组每个花瓶加入500ml纯净水,向B组每个花瓶加入_____ml矿泉水;
④在每个花瓶中插放2支花,并将花瓶放在家里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位置;
⑤每天观察花的枯萎情况并做记录,最后计算出A、B两组的花开始枯萎时的平均天数.实验结果及结论:
(1)若花开始枯萎时的天数是A组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组,则矿泉水更利于用来插花;
(2)若花开始枯萎时的天数是A组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组,则纯净水更利于用来插花;
(3)若花开始枯萎时的天数是A组与B组相同,则矿泉水和纯净水对插花保存时间影响差不多。
实验目的:探究纯净水和矿泉水对插花保存时间的影响
实验步骤:
①在花店中购买开花状况基本相同的花20支;
②取大小相同的花瓶10个,分为A、B两组,每组5个;
③向A组每个花瓶加入500ml纯净水,向B组每个花瓶加入_____ml矿泉水;
④在每个花瓶中插放2支花,并将花瓶放在家里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位置;
⑤每天观察花的枯萎情况并做记录,最后计算出A、B两组的花开始枯萎时的平均天数.实验结果及结论:
(1)若花开始枯萎时的天数是A组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组,则矿泉水更利于用来插花;
(2)若花开始枯萎时的天数是A组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组,则纯净水更利于用来插花;
(3)若花开始枯萎时的天数是A组与B组相同,则矿泉水和纯净水对插花保存时间影响差不多。
32.
如图是蛙发育过程中某些阶段的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的B用____呼吸。蝌蚪的形态和结构与青蛙区别很大,青蛙的发育方式为____。
(2)青蛙的____和____离不开水,而且皮肤裸露,无法防止体内____的散失,只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是脊椎动物由____到____的过渡类型。

(1)图中的B用____呼吸。蝌蚪的形态和结构与青蛙区别很大,青蛙的发育方式为____。
(2)青蛙的____和____离不开水,而且皮肤裸露,无法防止体内____的散失,只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是脊椎动物由____到____的过渡类型。
33.
如图是三种生物的相对性状,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甲、乙、丙所示的相对性状:甲:表示兔的白毛与__;乙:表示豌豆种子的圆粒与_____;丙:表示鸡的玫瑰冠与___。
(2)兔毛颜色与豌豆种皮颜色之间不构成相对性状,鸡冠形状和鸡冠大小也不构成相对性状,因为:①前者是同一性状,但不是__;②后者是同种生物,但不是__。
(3)除上述性状外,生物的性状还有很多,请补充完整下列相对性状:①有耳垂和___;②能卷舌和___;③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和大拇指___。

(1)写出甲、乙、丙所示的相对性状:甲:表示兔的白毛与__;乙:表示豌豆种子的圆粒与_____;丙:表示鸡的玫瑰冠与___。
(2)兔毛颜色与豌豆种皮颜色之间不构成相对性状,鸡冠形状和鸡冠大小也不构成相对性状,因为:①前者是同一性状,但不是__;②后者是同种生物,但不是__。
(3)除上述性状外,生物的性状还有很多,请补充完整下列相对性状:①有耳垂和___;②能卷舌和___;③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和大拇指___。
34.
如图所示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将A的一部分放大,用生物化学方法对其进行分离后,发现A是由B和D两部分组成,其中C是D的有效片断。试分析回答:

(1)写出下列各字母分别代表的结构和名称: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2)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____,生物体主要遗传物质是____,遗传物质中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断是____。
(3)生物遗传信息中心是____。

(1)写出下列各字母分别代表的结构和名称: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2)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____,生物体主要遗传物质是____,遗传物质中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断是____。
(3)生物遗传信息中心是____。
3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②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材料二 有人将果大、味甜的沂蒙山富硒王苹果引入益阳栽种,结果品质和产量大大降低。
材料三 科学工作者将一种红色圆形的苹果与另一种绿色扁形苹果作亲本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红色扁形苹果和绿色圆形苹果,与亲本类型不同。
(1)材料一中①、②所描述的生物现象分别叫做_____。
(2)材料二属于_____变异,材料三中变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的改变。
(3)材料三中涉及两对相对性状,请写出其中的一对:_____。
(4)控制苹果颜色的基因用A和a表示,如果亲代均是红色的苹果杂交,后代出现了绿色苹果,则亲本的基因组成均为_____;上述苹果的两种颜色中_____为显性性状。
材料一 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②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材料二 有人将果大、味甜的沂蒙山富硒王苹果引入益阳栽种,结果品质和产量大大降低。
材料三 科学工作者将一种红色圆形的苹果与另一种绿色扁形苹果作亲本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红色扁形苹果和绿色圆形苹果,与亲本类型不同。
(1)材料一中①、②所描述的生物现象分别叫做_____。
(2)材料二属于_____变异,材料三中变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的改变。
(3)材料三中涉及两对相对性状,请写出其中的一对:_____。
(4)控制苹果颜色的基因用A和a表示,如果亲代均是红色的苹果杂交,后代出现了绿色苹果,则亲本的基因组成均为_____;上述苹果的两种颜色中_____为显性性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