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在实验课上,大家在观察老师准备的草履虫培养液时,发现在大试管的上层有许多游动的肉眼可见的草履虫,但下层数量明显减少。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在实验室观察的结果,再结合以下显微图片的提示,回答以下问题。

(1)从图1得知,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时应从培养液表层吸取。推测上下层数量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2所示分析,所放棉纤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仔细观察高倍镜视野下被棉纤维围住的草履虫,你会发现草履虫最外面的__________在不停地摆动,使得它在水中运动。你还会发现溶解在水中的微小物质,不断地经过口沟进入草履虫的细胞质中,在细胞质中不断聚集成大小不同的食物泡,见图3,这些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不断的变________(大或小),说明食物泡被草履虫消化了,进而得到了营养物质,剩下是食物残渣,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从草履虫后面的________排出。生命活动所需氧气则通过________从水中获得。
(3)图4所示是草履虫的________过程,最终由1个变2个。
(4)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________。
(5)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中完成,故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

(1)从图1得知,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时应从培养液表层吸取。推测上下层数量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2所示分析,所放棉纤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仔细观察高倍镜视野下被棉纤维围住的草履虫,你会发现草履虫最外面的__________在不停地摆动,使得它在水中运动。你还会发现溶解在水中的微小物质,不断地经过口沟进入草履虫的细胞质中,在细胞质中不断聚集成大小不同的食物泡,见图3,这些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不断的变________(大或小),说明食物泡被草履虫消化了,进而得到了营养物质,剩下是食物残渣,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从草履虫后面的________排出。生命活动所需氧气则通过________从水中获得。
(3)图4所示是草履虫的________过程,最终由1个变2个。
(4)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________。
组别 | 营养液的种类 | 营养液数量 | 营养液温度 | 草履虫数量 |
甲组 | 稻草浸出液 | 500毫升 | 25℃ | 2只 |
乙组 | 牛奶营养液 | 500毫升 | 10℃ | 2只 |
A.设置用清水做培养液的对照组 | B.乙组温度改用25℃ |
C.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 | D.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
2.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处于嫩江与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区,南北长37公里,东西平均宽17公里,总面积500平方公里,年均蓄水量7亿立方米,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查干湖环境优美、景色秀丽、风光迷人、资源丰富,盛产鲤鱼、鲢鱼、鳙鱼等,年可产鲜鱼6000吨,芦苇5万吨。湖区现有鸟类16目47科239种,有国家一级保护的丹顶鹤、白头鹤、东方白鹳等9种,有国家二级保护的黑脸琵鹭、灰鹤、雀鹰等35种。
查干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早在一万三千余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古人类居住。该湖自古以来就鱼类繁多,鸭雁群集。辽太祖(916年)建国后称这里为“鸭子泺”,是契丹贵族的鱼猎之地,元代至清初列为“放生泡”,严禁捕鱼。查干湖在冬季捕鱼之前,都要举行传统、神奇的祭湖醒网仪式,查干湖冬捕更是人类渔猎文化的活态遗存。
1960年,洮儿河大水进入查干湖,查干湖水面直至新庙西。1962年以后霍林河上游先后建起罕嘎力、兴隆、胜利等水库,层层拦蓄,入湖水量减少乃至断流,水面缩小,PH值增大。到1972年,湖水面缩小到50多平方公里,酸碱度由8.5上升到12.8,1974年干涸,湖底碱土飞扬,周围有7万多亩耕地,8万多亩草原受碱害。
1976年开始,“引松工程”开挖。通过该工程进水,查干湖水淡化至8.8,水质由5级改善到3级,鱼产量1981年50万吨,1985年559万吨。已退化的芦苇从1981年起复苏。
1983年,吉林油田在查干湖湖底钻井采油,修筑了一条从敖包山至十家子屯长9.8千米大坝,割去了查干湖20万亩的面积。2003年1月,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为集中发展苗种养殖,在查干湖东南油田大坝里侧新修了一条长9. 3千米大坝,将查干湖水隔开,建立了万亩鱼塘养殖基地,查干湖湖面至此又减少了10. 38l平方千米。1999~2007年,查干湖水位基本保持稳定,长年水位变化不大,面积也相对稳定。
2016年松原市开始建设查干湖马营泡面源污染拦截工程,该工程预计在2019年8月份完成拦污闸的主体工程。同时,对湖区实施全面管控,联合执法组在区内进行不间断巡查,设立举报电话,对未经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允许开工建设,不允许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杜绝违规违法建设行为。
为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湖体水质的影响,松原市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已经完成退耕585公顷;编制移民规划,积极推进生态移民。“力争在五年内,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近1700名群众陆续迁移出核心区,努力让自然环境发挥出更大的生态效益。”
目前,查干湖旅游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查干湖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工程已动工,计划在2019年投入使用。相信如美玉般镶嵌在郭尔罗斯大草原上的查干湖定会以它独特的神秘气息和原始魅力向世人展现出一幅壮美的画卷。
(1)为研究在查干湖繁殖的白头鹤的迁徙行为,科研人员给鹤群中的部分个体戴上卫星定位装置,通过收集数据,分析研究白头鹤的活动范围与行为习惯,其中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
(2)灰鹤和白鹤都喜食湿地植物芦苇,它们之间为_________关系。作为消费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_______和能量流动。
(3)查干湖滩地中腐生细菌和真菌丰富,它们利用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进行_______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并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
(4)对查干湖的保护和发展,请你列出具体可行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条)。
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处于嫩江与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区,南北长37公里,东西平均宽17公里,总面积500平方公里,年均蓄水量7亿立方米,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查干湖环境优美、景色秀丽、风光迷人、资源丰富,盛产鲤鱼、鲢鱼、鳙鱼等,年可产鲜鱼6000吨,芦苇5万吨。湖区现有鸟类16目47科239种,有国家一级保护的丹顶鹤、白头鹤、东方白鹳等9种,有国家二级保护的黑脸琵鹭、灰鹤、雀鹰等35种。
查干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早在一万三千余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古人类居住。该湖自古以来就鱼类繁多,鸭雁群集。辽太祖(916年)建国后称这里为“鸭子泺”,是契丹贵族的鱼猎之地,元代至清初列为“放生泡”,严禁捕鱼。查干湖在冬季捕鱼之前,都要举行传统、神奇的祭湖醒网仪式,查干湖冬捕更是人类渔猎文化的活态遗存。
1960年,洮儿河大水进入查干湖,查干湖水面直至新庙西。1962年以后霍林河上游先后建起罕嘎力、兴隆、胜利等水库,层层拦蓄,入湖水量减少乃至断流,水面缩小,PH值增大。到1972年,湖水面缩小到50多平方公里,酸碱度由8.5上升到12.8,1974年干涸,湖底碱土飞扬,周围有7万多亩耕地,8万多亩草原受碱害。
1976年开始,“引松工程”开挖。通过该工程进水,查干湖水淡化至8.8,水质由5级改善到3级,鱼产量1981年50万吨,1985年559万吨。已退化的芦苇从1981年起复苏。
1983年,吉林油田在查干湖湖底钻井采油,修筑了一条从敖包山至十家子屯长9.8千米大坝,割去了查干湖20万亩的面积。2003年1月,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为集中发展苗种养殖,在查干湖东南油田大坝里侧新修了一条长9. 3千米大坝,将查干湖水隔开,建立了万亩鱼塘养殖基地,查干湖湖面至此又减少了10. 38l平方千米。1999~2007年,查干湖水位基本保持稳定,长年水位变化不大,面积也相对稳定。
2016年松原市开始建设查干湖马营泡面源污染拦截工程,该工程预计在2019年8月份完成拦污闸的主体工程。同时,对湖区实施全面管控,联合执法组在区内进行不间断巡查,设立举报电话,对未经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允许开工建设,不允许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杜绝违规违法建设行为。
为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湖体水质的影响,松原市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已经完成退耕585公顷;编制移民规划,积极推进生态移民。“力争在五年内,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近1700名群众陆续迁移出核心区,努力让自然环境发挥出更大的生态效益。”
目前,查干湖旅游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查干湖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工程已动工,计划在2019年投入使用。相信如美玉般镶嵌在郭尔罗斯大草原上的查干湖定会以它独特的神秘气息和原始魅力向世人展现出一幅壮美的画卷。
(1)为研究在查干湖繁殖的白头鹤的迁徙行为,科研人员给鹤群中的部分个体戴上卫星定位装置,通过收集数据,分析研究白头鹤的活动范围与行为习惯,其中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
A.观察法 | B.调查法 | C.实验法 |
(3)查干湖滩地中腐生细菌和真菌丰富,它们利用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进行_______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并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
(4)对查干湖的保护和发展,请你列出具体可行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条)。
3.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茶树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因而古语有“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说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茶树从土壤中获得生长所需的养料和水分。高山上枯枝落叶等通过土壤中________的分解作用,转化为茶树根可以吸收的________。
(2)采摘茶树的嫩叶或芽,可制成绿茶。绿茶冲泡后茶汤清澈、茶色碧绿,这是由于嫩叶或芽在加工过程中未经发酵,因而细胞内________中的大部分叶绿素没有被破坏。
(3)茶叶中茶多酚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研究者利用小鼠的离体肿瘤细胞进行实验,得到下图所示结果。据实验结果分析,茶多酚能________小鼠离体肿瘤细胞DNA的合成,从而使肿瘤细胞的________过程受阻,推测茶多酚具有控制肿瘤发展的功能。
(1)茶树从土壤中获得生长所需的养料和水分。高山上枯枝落叶等通过土壤中________的分解作用,转化为茶树根可以吸收的________。
(2)采摘茶树的嫩叶或芽,可制成绿茶。绿茶冲泡后茶汤清澈、茶色碧绿,这是由于嫩叶或芽在加工过程中未经发酵,因而细胞内________中的大部分叶绿素没有被破坏。
(3)茶叶中茶多酚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研究者利用小鼠的离体肿瘤细胞进行实验,得到下图所示结果。据实验结果分析,茶多酚能________小鼠离体肿瘤细胞DNA的合成,从而使肿瘤细胞的________过程受阻,推测茶多酚具有控制肿瘤发展的功能。

2.单选题- (共6题)
4.
同学们为了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用煮沸灭菌并冷却的肉汤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对照实验。根据图示判断他们欲探究的问题是

A. 氧气对肉汤保鲜的影响
B. 澄清肉汤的量对肉汤保鲜的影响
C. 棉花塞对肉汤保鲜的影响
D. 影响肉汤保鲜的微生物来自肉汤还是来自空气

A. 氧气对肉汤保鲜的影响
B. 澄清肉汤的量对肉汤保鲜的影响
C. 棉花塞对肉汤保鲜的影响
D. 影响肉汤保鲜的微生物来自肉汤还是来自空气
5.
将甲、乙两盆大小和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植物,白天置于光照、湿度等相同环境下培养,夜晚将甲置于相对温暖的环境中,乙置于相对凉爽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二者的生长状况。该实验的变量为

A. 温度 B. 光照 C. 湿度 D. 空气浓度

A. 温度 B. 光照 C. 湿度 D. 空气浓度
6.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
B.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
7.
如图所示的四种生物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四种生物都只有一个细胞独立地完成各种复杂的生理功能 |
B.图中四种生物共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 |
C.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大肠杆菌、变形虫和衣藻为分裂生殖 |
D.图中四种生物只有衣藻为生产者,其余都为消费者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