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东台市三校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480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10/18

1.单选题(共2题)

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白雾
2.
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  O3 等新增指标的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D.臭氧(O3)是一种氧化物

2.选择题(共7题)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科学革命提供了重要社会条件。……牛顿是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他总结和发展了开普勒的天体力学和伽利略的地上力学成就,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一套基本概念,发现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摘编自肖耀根《世界近代科学革命事件及其意义》

请回答: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科学革命提供了重要社会条件。……牛顿是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他总结和发展了开普勒的天体力学和伽利略的地上力学成就,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一套基本概念,发现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摘编自肖耀根《世界近代科学革命事件及其意义》

请回答: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科学革命提供了重要社会条件。……牛顿是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他总结和发展了开普勒的天体力学和伽利略的地上力学成就,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一套基本概念,发现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摘编自肖耀根《世界近代科学革命事件及其意义》

请回答: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年份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20年

50

15-20

——

10

1870年

32

10

13

23

1896-1900年

20

7

17

30

1913年

14

6

16

36

国家名称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1

4

5

2

 材料二  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材料三  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20世纪初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请回答: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年份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20年

50

15-20

——

10

1870年

32

10

13

23

1896-1900年

20

7

17

30

1913年

14

6

16

36

国家名称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1

4

5

2

 材料二  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材料三  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20世纪初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请回答: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年份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20年

50

15-20

——

10

1870年

32

10

13

23

1896-1900年

20

7

17

30

1913年

14

6

16

36

国家名称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1

4

5

2

 材料二  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材料三  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20世纪初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请回答: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年份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20年

50

15-20

——

10

1870年

32

10

13

23

1896-1900年

20

7

17

30

1913年

14

6

16

36

国家名称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1

4

5

2

 材料二  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材料三  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20世纪初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请回答:

3.填空题(共2题)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指出实验中仪器的名称:B
(2)图I实验中实验现象为:实验开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后,打开止水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某同学用图I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①    

(4)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5)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6)对照图I实验,你认为图Ⅱ实验的优点是(回答一点即可)     
11.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还缺少的是 ;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应先  ,后 。其目的是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所制得的气体是否是氧气的方法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