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小明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板上,发现大量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小明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作出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交流)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取用的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再放到______(填仪器名称)上称量;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反思交流)如果水泥块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___。
(提出问题)小明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作出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 一 | _____________ | 木条不复燃 |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太慢,产生的氧气太少 |
实验 二 |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块水泥块,再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 | 木条复燃 | _____________ |
(得出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交流)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取用的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再放到______(填仪器名称)上称量;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反思交流)如果水泥块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无色气体C是一种空气中一种成分。

根据如图的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1)气体C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_______;
(2)物质物质H的名称是_______;
(3)完成反应④时,可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目的是_______;
(4)检验反应③后生成的气体F,常用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
(5)写出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

根据如图的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1)气体C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_______;
(2)物质物质H的名称是_______;
(3)完成反应④时,可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目的是_______;
(4)检验反应③后生成的气体F,常用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
(5)写出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
3.单选题- (共10题)
4.
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符号是CH4,甲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分子 |
B.丙的化学符号是H2 ,保持丙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
C.转化①属于分解反应,转化②属于化合反应 |
D.转化①属于氧化反应 |
5.
如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中可获取的信息是 )


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
B.一个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 |
C.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9 |
D.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g |
6.
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方案 | ![]() | ![]() | ![]() | ![]() |
结论 | 比较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 说明白烟具有 助燃性 | 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 说明水与水蒸气可以相互转化 |
A.A | B.B | C.C | D.D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间隔 |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
C.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 |
D.不同元素的原子的区别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9.
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B.红热的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白色的烟雾 |
D.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10.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红磷可用木炭代替 |
B.本实验中红磷必须足量 |
C.燃烧停止后不能立刻打开弹簧夹 |
D.反应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
11.
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鱼儿在水中能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
B.铁、硫、石蜡等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
C.实验室制取氧气必须选择含有氧元素的物质 |
D.氮气常被用作保护气,是因为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
4.填空题- (共2题)
13.
下图中A、B、C、D、E、F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G是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种粒子共表示____种元素;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周期;
(2)A中 x=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A、B、C、D、E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填写“化学符号”),阳离子是____(填写“化学符号”);
(4)A、B、C、D、E中与F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填“序号”);
(5)根据G的信息,铁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种粒子共表示____种元素;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周期;
(2)A中 x=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A、B、C、D、E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填写“化学符号”),阳离子是____(填写“化学符号”);
(4)A、B、C、D、E中与F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填“序号”);
(5)根据G的信息,铁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
14.
建立“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化学符号”是化学学习的特有方式。在化学学习中,运用粒子的观点来认识变化的本质非常重要。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两个氮原子_____;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
③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④氯化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
(2)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发生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反应,试回答:

①反应前的分子数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反应后的分子数。
②构成氢气的粒子是______;(选填“分子、原子、离子”)
③反应后图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混合物”)
④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两个氮原子_____;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
③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④氯化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
(2)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发生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反应,试回答:

①反应前的分子数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反应后的分子数。
②构成氢气的粒子是______;(选填“分子、原子、离子”)
③反应后图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混合物”)
④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15.
在实验室里,小明与同学欲用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制取氧气并验证其有关性质。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给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如需获得平稳的气流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填编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收集较纯的氧气时,应选择的合理的制取装置是______(填编号);进行实验时,需要对发生装置进行的改动是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4)若用G装置收集O2,应在观察到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若用右图的装置收集O2,应将气体从_____(选填“a”、“b”)端通入,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若不注意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经常会出现意外,只有及时适当的处置方式才能确保人身和仪器的安全。
①实验过程中不慎碰倒酒精灯,引起桌面起火,应立即_____________;
②若用D、,G装置制取氧气,当实验结束时,甲同学先熄灭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在水未进入试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有:________。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如需获得平稳的气流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填编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收集较纯的氧气时,应选择的合理的制取装置是______(填编号);进行实验时,需要对发生装置进行的改动是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4)若用G装置收集O2,应在观察到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若用右图的装置收集O2,应将气体从_____(选填“a”、“b”)端通入,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若不注意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经常会出现意外,只有及时适当的处置方式才能确保人身和仪器的安全。
①实验过程中不慎碰倒酒精灯,引起桌面起火,应立即_____________;
②若用D、,G装置制取氧气,当实验结束时,甲同学先熄灭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在水未进入试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有: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