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50中学西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258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6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利用图甲装置探究“MnO2的用量对 H2O2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中 H2O2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应放热忽略不计)
(1)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MnO2在此反应前后___和__不发生改变。
(2)图乙是“0.1 克 MnO2不同体积的 3% H2O2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______。

(3)当用“3% H2O2溶液 8 毫升与不同质量的 MnO2混合”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曲线。曲线的斜率显示,当 MnO2的用量增加到 0.08 克时,分解速度达到实验要求。在此实验条件下,若 MnO2的质量有 4 克(一药匙),就能使如图_____(选填字母)烧杯中所装的 3% H2O2溶液,其分解速度最接近实验要求。

(4)使用压强传感器等设备,检测不同温度下过氧化氢分解时气体压强的变化。经过实验、数据处理等,获得如右图所示的压强-时间的曲线变化。由此可知,其它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______(填 “越快”、“越慢”或“不变”);

(5)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______。

2.单选题(共8题)

2.
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AB.BC.CD.D
3.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和③   B. ②和④   C. ②④和⑤ D. ②和③
4.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五氧化二磷B.大理石C.加碘食盐D.食醋
5.
不法商家在黄金中掺入铱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由图中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铱的原子序数是77B.铱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2.2
C.铱的质子数是77D.铱属于非金属
6.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2个氧元素:2O
B.2个氢原子:H2
C.钙离子:Ca+2
D.2个氯分子:2Cl2
7.
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某气体中是否含有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燃着的木条证明不同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不同
D.用小木条比较酒精灯火焰各层的温度
8.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3.选择题(共1题)

10.读图AB,完成下列问题。

4.填空题(共3题)

11.
常温下,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其中次氯酸能杀菌消毒,氯气再低温和加压的条件下转变为液态(成为液氯)。为方便运输和保存。常温下,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得到次氯酸钠为有效成分的漂白粉。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答出一点即可):
(1)氯气的物理性质:_____
(2)氯气的化学性质:_____
(3)氯气发生的物理变化:_____
(4)氯气发生的化学变化:_____
12.
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

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填字母,下同);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
(3)与 A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
13.
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为−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将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 1/5 体积,其主要成分是______。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2题)

14.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1)。

(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______。
A. 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 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2)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 2),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 21%。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能原因:
①装置漏气;
②_____,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③______。
15.
回答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

(1)写出仪器 a 和 b 的名称:a_____,b______。
(2)写出制取原理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如图所示,发生装置应选用___(填编号,下同),以下气体收集装置不能采用的是__。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为一面光滑,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玻璃片的______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欲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对装置 A 进行一点改动是__________,进行改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
(4)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图中的装置__(填编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