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B的重要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注:“→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例如①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可以表示为S→SO2等②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可以表示为HgO→Hg

(1)B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若E为一种白色的固体,则E物质的名称为_____
(3)若B→C转化过程找那个出现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的现象,则C的化学式_____。
(4)A→B转化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写文字或符号表达式皆可)
(5)有关实现B→D转化的化学反应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该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②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
③该反应一定放热
注:“→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例如①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可以表示为S→SO2等②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可以表示为HgO→Hg

(1)B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若E为一种白色的固体,则E物质的名称为_____
(3)若B→C转化过程找那个出现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的现象,则C的化学式_____。
(4)A→B转化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写文字或符号表达式皆可)
(5)有关实现B→D转化的化学反应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该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②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
③该反应一定放热
2.计算题- (共1题)
2.
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碘酸钾由_____种元素组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比为_____。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保留到0.1%)
(3)每袋该食盐中碘酸钾的质量为多少毫克?_____(结果保留到0.1mg)

(1)该碘酸钾由_____种元素组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比为_____。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保留到0.1%)
(3)每袋该食盐中碘酸钾的质量为多少毫克?_____(结果保留到0.1mg)
3.单选题- (共7题)
4.
FeCl3溶液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某小组拟用下面所示装置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倒扣的量筒内装满水,分别取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于锥形瓶中,注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有关该实验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物理量 实验序号 | H2O2的溶液的浓度 | H2O2溶液的体积 | 2%FeCl3溶液的体积(mL) | 反应的时间(min) | 生成O2的体的体积(mL) |
1 | 5% | 20 | 3 | 1 | 待测V1 |
2 | 10% | 20 | 3 | X | 待测V2 |
有关该实验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表中x未待测的物理量 |
B.如果俯视读数,会导致的测量值偏大 |
C.该实验方案通过比较产生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 |
D.通过观察锥形瓶中冒气泡的速率和量筒内水下降速率,可以粗略判断反应速率 |
5.
科学家发现的N(NO2)3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关于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g
B. N(NO2)3由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C. N(NO2)3属于氧化物
D. N(NO2)3具有的物理性质:可燃性
A. 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g
B. N(NO2)3由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C. N(NO2)3属于氧化物
D. N(NO2)3具有的物理性质:可燃性
4.多选题- (共1题)
10.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 ![]() | ![]() | ![]() |
实验目的 | 燃烧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验证蜡烛的生成物中含有水 | 验证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 电解蒸馏水探究水的组成 |
A.A | B.B | C.C | D.D |
5.填空题- (共1题)
1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稀有气体氦气的化学式_____
(2)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写出该微粒的符号:_____
(3)写出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
(4)处理汽车尾气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写出其中一种生成物的化学式_____:
下面是某同学对化学用语与所表示的意义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FeCl2﹣﹣﹣氯化铁
②2Ca+﹣﹣﹣2个钙离子
③O2﹣﹣﹣2个氧原子
④
﹣﹣﹣钠离子
⑤2H﹣﹣﹣2个氢元素
⑥H2O﹣﹣﹣1个水分子
⑦
﹣﹣﹣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
(1)写出稀有气体氦气的化学式_____
(2)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3)写出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
(4)处理汽车尾气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写出其中一种生成物的化学式_____:
下面是某同学对化学用语与所表示的意义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FeCl2﹣﹣﹣氯化铁
②2Ca+﹣﹣﹣2个钙离子
③O2﹣﹣﹣2个氧原子
④

⑤2H﹣﹣﹣2个氢元素
⑥H2O﹣﹣﹣1个水分子
⑦

6.实验题- (共2题)
12.
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方案一)如图1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实验方案二)如图2、图3。
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20mL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
(2)图2、图3实验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与方案一对比,方案二的优点是_____。

(实验方案一)如图1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实验方案二)如图2、图3。
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20mL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
(2)图2、图3实验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与方案一对比,方案二的优点是_____。
13.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写出如图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用A、E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用文字或符号表达式皆可)
制取氧气有如下实验步骤:
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固定装置:④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⑦②③①④③⑥ B.①⑦③②⑤④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②③①④⑥③
(3)乙炔微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要得到较纯浄的乙炔气体,图中最适合的制取装置是_____
(4)装置F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等,关于该装置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瓶内装满空气,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氢气
B.瓶内装满水,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
C.瓶内装有适量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导管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1)写出如图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用A、E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用文字或符号表达式皆可)
制取氧气有如下实验步骤:
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固定装置:④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⑦②③①④③⑥ B.①⑦③②⑤④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②③①④⑥③
(3)乙炔微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要得到较纯浄的乙炔气体,图中最适合的制取装置是_____
(4)装置F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等,关于该装置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瓶内装满空气,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氢气
B.瓶内装满水,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
C.瓶内装有适量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导管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7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