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泰安高新区一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162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9

1.简答题(共1题)

1.
如图为液体药品取用的示意图,仔细观察,指出操作中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某学校八年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如图①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填“a”、“b”或“c”)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温度最高。
(2)如图②,芳芳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可观察到现象: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到现象:_____________。由上述两个现象推断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填名称)。
(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三位同学在探究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导管口处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则贝贝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导管口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有冷凝的固体,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3.单选题(共11题)

3.
如图所示是课本中的一幅图片,是用STM技术将铁原子排列成的“原子”二字。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B.“原子“二字仅凭肉眼根本看不到
C.人们已掌握控制和移动原子的技术
D.原子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粒子
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B.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
D.为保护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要处理后排放
5.
下列现象能说明镁条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
A.发出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产生白色固体D.产生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6.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小花说“可以尝一尝”。対于“可能是食盐”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B.收集证据C.实验D.作出结论
7.
下列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有①试管;②集气瓶;③锥形瓶;④量筒;⑤烧杯;⑥燃烧匙;⑦石棉网
A.①⑥⑦B.①⑤⑦C.①④⑤⑥⑦D.②③⑤⑥⑦
8.
下列所示的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味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加热固体
10.
在“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实验方案设计”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可能是石蜡蒸气

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什么?
烧杯内壁有水雾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
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蜡烛火焰温度哪层最高?
将火柴梗平放在火焰中后取出,观察其炭化程度
 
A.B.C.D.
11.
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 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C. 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 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12.
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13.
关于药品的取用,不正确的操作是()
A.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
B. 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用镊子
C. 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D. 从试剂瓶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需用量,应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内

4.填空题(共4题)

14.
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到水分子的内部结构,不同的小圆圈表示不同的原子,由图可知:

水是由__________构成,每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构成。
15.
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火灾发生   C防止试管破裂   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要先均匀加热后再集中加热:_______
(2)胶头滴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______
(3)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________
(4)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_______
16.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同时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也非常重要,不正确的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请将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写在横线上。
(1)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____。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别人____________。
(4)将锌粒直接投入口朝上且直立的试管中:____________。
17.
选择适当的仪器,按要求填写:
(1)取用固体药品用_____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下同);
(2)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
(3)取用少量液体用____________;
(4)用______________给物质进行加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