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八年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如图①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填“a”、“b”或“c”)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温度最高。
(2)如图②,芳芳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可观察到现象: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到现象:_____________。由上述两个现象推断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填名称)。
(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三位同学在探究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导管口处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则贝贝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导管口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有冷凝的固体,则婷婷的猜想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