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抽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027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9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和科学探究。
(实验活动一)甲、乙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已知广口瓶中空气体积为250mL(已扣除瓶塞和瓶中水所占体积)
I.他们实验过程如下:
(1)
(2)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后,将燃烧匙中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后伸入集气瓶中,并将导管伸入装有l00mL水的量筒中。
(3)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等到水不再进入广口瓶时,从量筒中取出导管,记录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
(4)甲同学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为55mL,乙同学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为44mL。
Ⅱ.仔细阅读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上述实验过程的第一步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在瓶内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乙同学测出的氧气的含量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导致甲同学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红磷的量不足 ②实验过程中,没夹紧弹簧夹
③装置未完全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④点燃红磷后,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太慢
(实验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甲乙两位同学又重复几次该实验,测出了比较准确的数据。
甲同学提出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做这个实验呢?
乙同学认为不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预先在集气瓶内加入_______反应后,用木炭做实验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实验活动二)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如图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活塞位置如图所示,实验前打开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红磷,充分反应结束后,待试管冷却,活塞前沿最终停留在_______mL的刻度线上。
(2)用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和采用课本上的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就可以)。

2.单选题(共12题)

2.
“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
A.两者均为物理变化
B.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C.两者均为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3.
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
C.在酿造和制药等工业,一般都要使用催化剂
D.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4.
下列是某位同学对开学来化学学习的有关内容进行的归纳:
①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②制取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④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⑤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⑥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能作火箭发射的高能燃料。其中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5.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灰水B.矿泉水C.蒸馏水D.自来水
6.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g空气中约有78g氮气B.稀有气体通电发有色光是因为化学性质很稳定
C.医疗上用液氮冷冻麻醉D.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7.
“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影响江阴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B.二氧化碳、氮气、氧气
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气D.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氮气
8.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硫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氧气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集气瓶中的水:
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干净,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熔化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A
B
C
D
 
A.AB.BC.CD.D
9.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10.
在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将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里的质量分数(n%)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绘制成了下列图像,你认为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B.
C.D.
11.
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腐烂B.酒的酿造C.动植物呼吸D.汽油燃烧
12.
某实验需用12.5g食盐,用托盘天平称取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该
A.减少食盐B.增加食盐C.调节平衡螺母D.移动游码
13.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捂住试管一会儿,再将导管伸入烧杯内水中
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D.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3.选择题(共1题)

14.

古诗文名句默写。

4.填空题(共1题)

1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请从“水蒸气、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 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
③霓虹灯内充的的气体是 _________ ④爆米花放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  
(2)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能使带火星小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_ 
②硫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生的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
③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
④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这个变化过程的最小粒子是______

5.实验题(共2题)

16.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a、b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李同学在用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过程中,发现收集装置中的水慢慢变成紫红色了,他仔细思考发现反应装置中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者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瓶中装满水)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__(选填“c”或“d”)端导入。
(5)小王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并测定其密度。

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有:加热前试管和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M克),最后量筒内增加水的体积(V毫升),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量筒内水的质量(M1克)
B.反应完后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M2克) 
C .反应完后试管及管内剩余固体的总质量(M3克)。
测得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
17.
小七同学发现家里药箱中有一瓶无色液体,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他做了如下实验:
① 此液体编号为A,在液体A中加入蓝色溶液 C(催化剂),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 ② 将气体B收集起来,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盛有气体B的集气瓶中,小木条复燃。 ③把淡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有气体B的集气瓶中,E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④把黑色固体G点燃后伸入盛有气体B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
请根据小七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或化学符号:
A_______,D_______,E________,G _______。
(2)写出④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