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化学式(C14H12O3),它具有抗癌作用,能抑制癌细胞的增生。计算:
(1)一个白藜芦醇分子由_____个原子构成;
(2)白藜芦醇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1)一个白藜芦醇分子由_____个原子构成;
(2)白藜芦醇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
现有一含NaCl杂质的Na2CO3样品,取13.9g样品溶于水,配成104.4g溶液,此溶液与100g某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0g溶液。请计算:
(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步骤)。
(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步骤)。
2.推断题- (共1题)
3.
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它们分别属于其中的四类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已知:A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F为一种红色固体:D、F属同一类物质,C、E属同一类物质。请回答:

(1)C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
(2)A的化学式为_____;
(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C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
(2)A的化学式为_____;
(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某化学课堂正在进行,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他们的学习并完成相关任务。
(演示实验)老师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加入NaHCO3粉末,点燃酒精灯,对试管预热后集中加热,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CO2.继续加热至无气体产生后撤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问题提出)实验后,同学们对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粉末产生了兴趣:剩余粉末由什么物质组成?
(猜想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固体粉末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Na2CO3。
(实验探究)
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猜想一成立。小组讨论后,大家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_____。
(评价交流)小华认为步骤二也可以用MgSO4代替MgCl2,大家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_____。
(拓展延伸)请你总结上述实验成果,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演示实验)老师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加入NaHCO3粉末,点燃酒精灯,对试管预热后集中加热,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CO2.继续加热至无气体产生后撤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问题提出)实验后,同学们对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粉末产生了兴趣:剩余粉末由什么物质组成?
(猜想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固体粉末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方案一 |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向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摇匀 |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
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猜想一成立。小组讨论后,大家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_____。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二 | 步骤一 |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加 入过量的BaCl2溶液 | _____ | 猜想一不成立 |
步骤二 | 取步骤一的上层清液加入MgCl2溶液2﹣3mL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三成立 |
(评价交流)小华认为步骤二也可以用MgSO4代替MgCl2,大家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_____。
(拓展延伸)请你总结上述实验成果,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单选题- (共13题)
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
D.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说明二氧化碳中含有O2分子 |
11.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或方法 |
A | 鉴别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 滴加酚酞溶液 |
B | 从粗盐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C | 鉴别K2SO4、Cu(NO3)2、Ba(OH)2、NaOH | 不另加试剂 |
D |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 点燃 |
A.A | B.B | C.C | D.D |
13.
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
1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气体 |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5.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B.氧气能助燃,可以作燃料 |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 |
16.
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填空题- (共4题)
19.
现有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稀硫酸③干冰④碳酸氢钠⑤氦气,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1)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2)常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
(3)常用于建筑材料的是_____。
(1)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2)常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
(3)常用于建筑材料的是_____。
20.
A、B、C三种晶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
(2)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可以得到_____g溶液;
(3)欲将适量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任答一种即可)。

(1)P点的含义是_____;
(2)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可以得到_____g溶液;
(3)欲将适量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任答一种即可)。
21.
能源、材料、健康和安全关系着社会的发展。请回答:
(1)煤、石油、天然气属于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岳阳三荷机场航站楼采用了钢结构和索膜结构的施工技术。索膜结构膜面材料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俗称“塑料王”。聚四氟乙烯属于_____材料(填“金属”或“有机合成”);
(3)华为开创了“中国芯”时代。“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工业上可用SiO2和碳单质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来制取,反应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燃气泄漏,用打火机检验 B电器着火,先关闭电源
C点燃氢气前先检验纯度 D不食用发霉的蛋糕
(5)小丽设计了一份中考期间的食谱:米饭、红烧肉、清蒸鱼、牛奶,你认为还应该增加的食物是_____(填序号)。
A牛肉 B鸡肉 C蔬菜
(1)煤、石油、天然气属于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岳阳三荷机场航站楼采用了钢结构和索膜结构的施工技术。索膜结构膜面材料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俗称“塑料王”。聚四氟乙烯属于_____材料(填“金属”或“有机合成”);
(3)华为开创了“中国芯”时代。“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工业上可用SiO2和碳单质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来制取,反应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燃气泄漏,用打火机检验 B电器着火,先关闭电源
C点燃氢气前先检验纯度 D不食用发霉的蛋糕
(5)小丽设计了一份中考期间的食谱:米饭、红烧肉、清蒸鱼、牛奶,你认为还应该增加的食物是_____(填序号)。
A牛肉 B鸡肉 C蔬菜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