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市政府严肃地处理了自来水厂擅自提价。(将“严肃地”删除 ) |
B.挫折不仅会消磨我们的意志,而且也能促使我们反思。(把“不仅……而且……”换成“虽然……但……”) |
C.这种花最好栽在小花盆里较合适。(把“最好”删去或把“较合适”删去。) |
D.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将“提高”改为“增强”。) |
2.已知函数y=|x-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表示的是给定x值,求其相应函数值的算法.请将该程序框图补充完整.其中①处应填{#blank#}1{#/blank#},②处应填{#blank#}2{#/blank#}.
3.已知函数y=|x-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表示的是给定x值,求其相应函数值的算法.请将该程序框图补充完整.其中①处应填{#blank#}1{#/blank#},②处应填{#blank#}2{#/blank#}.
4.已知函数y=|x-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表示的是给定x值,求其相应函数值的算法.请将该程序框图补充完整.其中①处应填{#blank#}1{#/blank#},②处应填{#blank#}2{#/blank#}.
5.在音乐唱片超市里,每张唱片售价25元,顾客如果购买5张以上(含5张)唱片,则按照九折收费;如果顾客购买10张以上(含10张)唱片,则按照八五折收费.请设计一个完成计费工作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2.句子默写- (共1题)
7.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有约不来过夜半, 。( 赵师秀《约客》)(1分)
(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 (1分)
(3)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分)
(4)李商隐在《无题》中用来比喻无私奉献的诗句是: “ , 。”(2分)
(5)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 。 , 。(4分)
(1)有约不来过夜半, 。( 赵师秀《约客》)(1分)
(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 (1分)
(3)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分)
(4)李商隐在《无题》中用来比喻无私奉献的诗句是: “ , 。”(2分)
(5)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 。 , 。(4分)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8.
(题文)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请敬畏规则
罗西
①中国人往往敬畏权威,但是漠视规则或者信奉潜规则。
②不遵循规则的人好像很拽,其实很苦、很累,因为一直要寻思“不走寻常路”!
③我常常站在十字路口犯傻,红灯当前,有时只剩下我一个人“不敢”闯红灯。有一次,一辆标有某执法单位的小车闯红灯,当它傲慢地与我擦身而过时,我指了指红灯说:“看到红灯了没有?”那司机居然要停车下来揍我,结果把遵守规则的我吓跑了,他们一车人气势汹汹的,我可不吃眼前亏。
④可悲的是,觉得最拽就是敢于不守规矩的中国人很多,敢于不守规矩也是很多国人唾沫横飞吹牛的资本。
⑤有个“海归”朋友告诉我说,在美国,公司作决策时,往往有许多不同意见,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甚至一地鸡毛,但是一旦规则定了下来,不管是哪一派都心服口服地百分百去执行;相反,在国内,在讨论方案的时候,大家好像和气一团,没有争议,可是一旦新规则定下来后,有人就故意找茬不合作,来阴的与规则作对。
⑥从最简单的“排队”这一社会规则看,不管是在银行、医院、车站、机场,甚至火葬场,总有人“插队”,大家喜欢“挤挤”一堂,“乱”中取栗,不排队或者插队不觉得这很羞耻,反而在很多人心里是“能干”、“机灵”、“厉害”的代名词。
⑦很早以前,读过这样一段文字:夕阳西下,旅游团一行乘车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著名的菲利蒲岛看企鹅归巢的美景。车至途中恰逢一场大型车赛刚刚散去,迎面蜂拥而来大批的车队。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对称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从北向南开的车只有我们一辆;一边是密密麻麻数以千计的车队,多是爱炫耀的车迷。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一道毫无约束的白线。然而,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如此场景凸现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之美。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之美。
⑧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作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纪律,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⑨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解,但是校长不作解释,他只亮出哈佛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在规则面前,他们遵循的是人人平等,要公平就必须敬畏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还不懂得真正的自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真正懂得规矩。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小题2】(小题2)(小题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小题3】(小题3)第⑦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5分)
请敬畏规则
罗西
①中国人往往敬畏权威,但是漠视规则或者信奉潜规则。
②不遵循规则的人好像很拽,其实很苦、很累,因为一直要寻思“不走寻常路”!
③我常常站在十字路口犯傻,红灯当前,有时只剩下我一个人“不敢”闯红灯。有一次,一辆标有某执法单位的小车闯红灯,当它傲慢地与我擦身而过时,我指了指红灯说:“看到红灯了没有?”那司机居然要停车下来揍我,结果把遵守规则的我吓跑了,他们一车人气势汹汹的,我可不吃眼前亏。
④可悲的是,觉得最拽就是敢于不守规矩的中国人很多,敢于不守规矩也是很多国人唾沫横飞吹牛的资本。
⑤有个“海归”朋友告诉我说,在美国,公司作决策时,往往有许多不同意见,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甚至一地鸡毛,但是一旦规则定了下来,不管是哪一派都心服口服地百分百去执行;相反,在国内,在讨论方案的时候,大家好像和气一团,没有争议,可是一旦新规则定下来后,有人就故意找茬不合作,来阴的与规则作对。
⑥从最简单的“排队”这一社会规则看,不管是在银行、医院、车站、机场,甚至火葬场,总有人“插队”,大家喜欢“挤挤”一堂,“乱”中取栗,不排队或者插队不觉得这很羞耻,反而在很多人心里是“能干”、“机灵”、“厉害”的代名词。
⑦很早以前,读过这样一段文字:夕阳西下,旅游团一行乘车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著名的菲利蒲岛看企鹅归巢的美景。车至途中恰逢一场大型车赛刚刚散去,迎面蜂拥而来大批的车队。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对称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从北向南开的车只有我们一辆;一边是密密麻麻数以千计的车队,多是爱炫耀的车迷。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一道毫无约束的白线。然而,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如此场景凸现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之美。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之美。
⑧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作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纪律,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⑨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解,但是校长不作解释,他只亮出哈佛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在规则面前,他们遵循的是人人平等,要公平就必须敬畏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还不懂得真正的自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真正懂得规矩。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第②段说“不遵循规则”的人“其实很苦、很累”,表明作者对这类人的否定和鄙夷之情。 |
B.第⑤段用成语“一地鸡毛”形容美国公司作决策时混乱局面,表达出作者的反感。 |
C.题目“敬畏”一词表达出对“规则”的一种庄严感、使命感。 |
D.哈佛校长的做法印证了诸葛亮《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这两句话。 |
【小题3】(小题3)第⑦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5分)
4.名著阅读- (共1题)
9.
文学名著阅读。(8分)
“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远远看见后,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双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和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时不禁哑然失笑。歌德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很不客气地教训了他一顿……” (节选自《名人传》)
【小题1】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惟其痛苦,才有欢乐”概括了贝多芬的一生,也概括了他的音乐的本质。请你结合贝多芬一生的境遇简要说说他的音乐的本质是什么?(4分)
“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远远看见后,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双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和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时不禁哑然失笑。歌德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很不客气地教训了他一顿……” (节选自《名人传》)
【小题1】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惟其痛苦,才有欢乐”概括了贝多芬的一生,也概括了他的音乐的本质。请你结合贝多芬一生的境遇简要说说他的音乐的本质是什么?(4分)
5.课外阅读- (共1题)
10.
附加题
黄帝将见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①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在荥阳密县(今河南省密县)。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见:__________
(2)问涂焉 涂:__________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
【小题3】牧童认为应该如何治理天下?
【小题4】用简练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黄帝将见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①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在荥阳密县(今河南省密县)。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见:__________
(2)问涂焉 涂:__________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
【小题3】牧童认为应该如何治理天下?
【小题4】用简练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美德”的号召,班级准备开展“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主题活动。下列是班主任布置给你的任务,请你认真完成。
【小题1】为你自己写一条有关“节约”的承诺。(2分)
【小题2】列举生活中发生在你身边的一例浪费现象,并作简评。(2分)
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美德”的号召,班级准备开展“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主题活动。下列是班主任布置给你的任务,请你认真完成。
【小题1】为你自己写一条有关“节约”的承诺。(2分)
【小题2】列举生活中发生在你身边的一例浪费现象,并作简评。(2分)
7.作文- (共1题)
8.其他- (共1题)
13.
从下面的A组中至少选用至少两个词语,B组中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不少于三句)关于初中生活的话,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A组:茁壮 鞭策 丰硕 津津乐道 春华秋实 沥尽心血 抑扬顿挫 神采飞扬
B组:无论……都…… 既……又…… 虽然……但是……
A组:茁壮 鞭策 丰硕 津津乐道 春华秋实 沥尽心血 抑扬顿挫 神采飞扬
B组:无论……都…… 既……又…… 虽然……但是……
9.- (共1题)
14.
课内文言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为宫室之美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B.故不为苟得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非独贤者有是心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小题2】(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小题3】阅读全文,简要说说什么事情就是文中“所欲有甚于生者”中的“所欲”之事?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舍生取义的人,批评的是见利忘义的人。
B.作者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问题,同时暗示“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C.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贪生怕死的心。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为宫室之美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B.故不为苟得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非独贤者有是心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小题2】(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小题3】阅读全文,简要说说什么事情就是文中“所欲有甚于生者”中的“所欲”之事?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舍生取义的人,批评的是见利忘义的人。
B.作者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问题,同时暗示“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C.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贪生怕死的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课外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