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H2SO4和CuSO4两种污染物。为测定废水中两种污染物的含量,给该化工厂提供污水处理的参考,某化学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该废水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计算过程):

(1)100g废水中含CusO4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
(2)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计算过程):

(1)100g废水中含CusO4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
(2)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某矿石主要成分是MgO,含少量的Fe2O3、CuO和SiO2杂质。用该矿石制备Mg(OH)2的工艺流程简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和步骤②均用到的操作是_____。
(2)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Fe3+、Cu2+、Mg2+和_____(填离子符号)。
(3)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步骤②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固体C中所含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
(4)步骤③制得Mg(O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和步骤②均用到的操作是_____。
(2)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Fe3+、Cu2+、Mg2+和_____(填离子符号)。
(3)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对应离子 | Fe3+ | Cu2+ | Mg2+ |
开始沉淀时的pH | 1.9 | 4.2 | 9.1 |
完全沉淀时的pH | 3.2 | 6.7 | 11.1 |
步骤②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固体C中所含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
(4)步骤③制得Mg(O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取用NaOH溶液时,发现瓶口有白色粉末状物质,该小组质疑该NaOH溶液可能已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探究过程)
(1)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_____,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Ⅰ不成立。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重新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则说明猜想Ⅱ成立。若将CaCl2溶液换为Ca(OH)2溶液是否可行,判断并简述理由:_____。
(结论与反思)
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故应注意密闭保存。
(猜想与假设)
猜想 | Ⅰ.没有变质 | Ⅱ.部分变质 | Ⅲ.完全变质 |
溶液中溶质 | NaOH | NaOH、Na2CO3 | Na2CO3 |
(探究过程)
(1)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_____,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Ⅰ不成立。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重新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则说明猜想Ⅱ成立。若将CaCl2溶液换为Ca(OH)2溶液是否可行,判断并简述理由:_____。
(结论与反思)
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故应注意密闭保存。
4.单选题- (共16题)
7.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
B.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无色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D.浓硫酸敞放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则可证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8.
厨师烹饪时常往食物中加入少量的酒和食醋,是因为酒和食醋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
B.乙酸乙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1% |
C.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8:2 |
D.1个乙酸乙酯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
9.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B.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
C.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
D.配制好的6%的NaCl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不慎撒漏一部分,浓度减小 |
10.
化学就在你我身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白醋可用于除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
B.医学上常用75%的酒精作消毒剂 |
C.食品袋中常用铁粉作抗氧化剂,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且隔绝空气 |
11.
下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思路,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将农家肥和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生产效益 |
B.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杆,应回收用作制沼气等 |
C.农药能保护农作物但本身有毒,应按规定合理施用 |
D.熟石灰和碳铵( NH4HCO3)混合施用,既能改良酸性土壤又能提高土壤肥力 |
13.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编号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除杂操作方法 |
A | MnO2 | KCl | 水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Fe | Cu | 足量稀盐酸 | 过滤、洗涤、干燥 |
C | CO2 | CO | O2 | 点燃 |
D | 盐酸 | 硫酸 | 足量Ba(NO3)2 | 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7.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物质分类完全对应正确的是( )
A | 氧化钙 | 生石灰 | CaO | 化合物 |
B | 碳酸氢钠 | 苏打 | NaHCO3 | 盐 |
C | 乙醇 | 酒精 | C2H5OH | 氧化物 |
D | 固态二氧化碳 | 干冰 | CO2 | 有机物 |
A.A | B.B | C.C | D.D |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炼铁原理,关于该装置和反应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A.盛装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
B.加热前要先通CO,加热后B中出现浑浊 |
C.已知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b→c→d |
D.这种方法“炼”出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最大的区别是不含碳 |
5.填空题- (共3题)
20.
天然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把如图反应物的微观示意图补画齐全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把如图反应物的微观示意图补画齐全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21.
铝是生活中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铝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_____。
(2)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铝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该化合物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1)铝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_____。
(2)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铝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该化合物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2.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
(2)t2℃时,将70g乙的饱和溶液与30g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将t2℃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的关系为:甲_____乙(填“>”“<”或“=”)。
(4)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

(1)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
(2)t2℃时,将70g乙的饱和溶液与30g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将t2℃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的关系为:甲_____乙(填“>”“<”或“=”)。
(4)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6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