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其中A为红棕色固体,反应①为冶金工业的重要反应,且B、D组成元素相同,C、F为金属单质,其它物质为化合物,其中F为紫红色,H为白色沉淀.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D______E_____F_____。
(2)在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其中A为红棕色固体,反应①为冶金工业的重要反应,且B、D组成元素相同,C、F为金属单质,其它物质为化合物,其中F为紫红色,H为白色沉淀.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D______E_____F_____。
(2)在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有_____,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
[提出问题2]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并不断振荡,有_____生成,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_____。
[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_____(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
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你认为该方案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
[理解与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多,试另举一例:_____。
[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有_____,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
[提出问题2]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并不断振荡,有_____生成,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_____。
[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_____(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
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你认为该方案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
[理解与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多,试另举一例: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3.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样品(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经粉碎后全部放入烧杯中,并将40克稀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等操作,得实验数据如下:
试计算:(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
(2)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稀盐酸的用量 | 第1次加入10g | 第2次加入10g | 第3次加入10g | 第4次加入10g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4g | 3g | 2g | 0.7g |
试计算:(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
(2)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单选题- (共8题)
4.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一组是
A.盐 NaCl Na2CO3 NH4NO3 | B.酸 H2SO4 HCl BaCl2 |
C.单质 Cu Fe Ag | D.碱 Ca(OH)2 KOH NH3·H2O |
7.
在军事博物馆中保存着许多抗战时期的枪支大炮等铁质文物。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好这些铁质文物的是
A.提醒观众不要用手接触文物 | B.保持文物储存室内空气的干燥 |
C.定期用湿布擦拭铁质文物 | D.在铁质文物的表面涂抹一层保护物质 |
9.
李明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观察到,将紫甘蓝汁液加入到不同物质中会呈现不同颜色, 并记录如下:
已知苹果汁显酸性,则在苹果汁中加入紫甘蓝汁液最有可能显示的颜色是
物质 | 白醋 | 蒸馏水 | 食盐溶液 | 肥皂水 | 碳酸钠溶液 |
加入紫甘蓝汁液后显示的颜色 | 红色 | 蓝紫色 | 蓝紫色 | 蓝色 | 绿色 |
已知苹果汁显酸性,则在苹果汁中加入紫甘蓝汁液最有可能显示的颜色是
A.蓝紫色 | B.红色 | C.绿色 | D.蓝色 |
10.
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Fe+2HCl=FeCl2+H2↑ | B.BaCO3+2HCl=BaCl2+H2O+CO2↑ |
C.2KOH+H2SO4=K2SO4+2H2O | D.2NaOH+CuCl2=Cu(OH)2↓+2NaCl |
11.
如图所示,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盛有一种液体和一种固体物质, 将气球中的固体物质小心的倒入试管中,可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 下列各组中不能达到上述要求的是


A.硝酸铵和水 | B.生石灰和水 |
C.碳酸氢钠和稀硫酸 | D.氢氧化钠和水 |
5.填空题- (共4题)
12.
熟石灰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
(1)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3)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
①“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黑白粉”还可提供植物必需的营养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1)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3)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
①“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黑白粉”还可提供植物必需的营养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13.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P点表示_____。
(2)在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
(3)t1℃时,向20g甲物质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4)在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溶解在50g水中达到饱和,降温至t1℃,析出晶体多少关系是_____。
(5)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可用_____方法提纯甲物质。

(1)P点表示_____。
(2)在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
(3)t1℃时,向20g甲物质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4)在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溶解在50g水中达到饱和,降温至t1℃,析出晶体多少关系是_____。
(5)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可用_____方法提纯甲物质。
14.
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放入待测液中蘸取
C在实验室里不能用品尝的办法区别食盐和蔗糖晶体
D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慢慢注入水并不断搅拌
E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不用洗涤可直接插入原滴瓶
F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使用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放入待测液中蘸取
C在实验室里不能用品尝的办法区别食盐和蔗糖晶体
D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慢慢注入水并不断搅拌
E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不用洗涤可直接插入原滴瓶
F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使用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
15.
下表是我市某学校食堂某天午餐的部分食谱。
(1)食谱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空格中均填上表中的主食或菜名),小麦馒头主要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_____。
(2)食堂使用铁强化酱油,酱油中加铁强化是为了防止_____。
(3)食堂严禁使用霉变的食材。关于霉变的大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清洗后可以食用 B蒸煮后可以食用 C绝对不能食用
主食 | 荤菜 | 素菜 |
小麦馒头 | 红烧排骨 | 炒胡萝卜、炒藕片 |
(1)食谱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空格中均填上表中的主食或菜名),小麦馒头主要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_____。
(2)食堂使用铁强化酱油,酱油中加铁强化是为了防止_____。
(3)食堂严禁使用霉变的食材。关于霉变的大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清洗后可以食用 B蒸煮后可以食用 C绝对不能食用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