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发电叶子”,将这种叶子放入水中,在太阳光照射下,叶子中的催化剂会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储存在氢氧燃料电池中,再转化为电能,供家庭用电需求。
①整个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形式的能量转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电叶子”产生氢气、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积极改进风电技术,扩大风电使用,并配套大型储能设备——“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以保证稳定供电。
①与煤炭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中有VO2+,其中钒元素(V)的化合价是_______价。
(3)为了降低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现在的大部分汽车都安装了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右图列举的是几种气体在净化器中转换前后的变化。

①根据右图所提供的信息,举例说明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是如何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汽车尾气的污染更小,研究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专家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你认为能测出其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合金;
(2)小华取该合金的粉末32.5 g,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 g气体。请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生活应用)请说出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现象:溶液变成浅红色。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如右图,并进行实验。
现象: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充分加热后,试管中留下白色固体。
结论:碳酸氢钠受热有二氧化碳、水和白色固体生成。
请你帮小红设计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Na2CO3,而不是NaOH。(所选试剂不能用酸)注意:若答以下两空奖励4分,但化学总分不超过60分。
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共5题)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公民在政治参与时,根据法律、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把握自己的行为。在基层民主自治过程之中,在重大公共决策征求意见过程之中、在各种竞争性选举之中,都能看到公民的理性行为。不断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如听证会、政务公开、开门立法、社会公示、群众评议、政风行风热线等,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努力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己成为国家的重要政策取向。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不断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途径的理由。
对公众而言,只有理性参与公共事务,才能涵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民主演练;对政府而言,多渠道海纳公众的“参与百川”,能够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尊重民意也是公权力最好的民主素养。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①尊重民意是保证决策科学的根本途径
②推进民主政治必须倡导公民公共精神
③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才是理性参与
④制度化的公众参与彰显了民主的真实性
2016年2月20日年是中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公布2周年。调查数据显示,以百分制计算,公众对生态文明的总体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得分分别为74.8分、48.2分、60.1分,被调查者中70.7%的人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而公众的参与和压力对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和法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是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曝光和叫停的催化剂。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阐释公民应如何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
4.单选题- (共5题)
A. 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 相对分子质量46
C. 是一种氧化物 D. 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或方法 |
A | NaCl固体 | 泥沙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
B | Cu粉 | Fe粉 | 用磁铁吸出 |
C | N2 | O2 | 通过红热的铜丝 |
D | CO2 | CO | 在空气中点燃 |
A.A | B.B | C.C | D.D |
5.填空题- (共2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硝酸钙__________、碳酸铵___________。
(2)硝酸钙与碳酸铵在溶液中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采用______________操作进行沉淀分离。
(4)生产高纯碳酸钙时,选择“220℃恒温干燥”而不选择“灼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高纯氧化钙生产过程中,“干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只写一种),属于有机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2)加压在小钢瓶中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能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和 _____。
(3)在钢瓶表而涂油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_。
(4)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采用 的方法。
6.实验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选择题:(5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