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575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4/4/3

1.选择填充题(共1题)

1.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水 B. 氧气 C. 氯酸钾 D. 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当车辆发生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的NaN3会在0.01s内迅速反应生成钠和氮气,气囊在瞬间弹出,防止驾驶员受伤。
(1)NaN3中Na、N元素质量比_____________。
(2)390gNaN3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3)若生成钠23,则同时产生氮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3.单选题(共5题)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B.二氧化碳固体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4.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下列有关春节的活动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包饺子B.看春晚C.放烟火D.发压岁钱
5.
“矽(xī)”在1871年的《化学鉴原》最早出现,它的含量在地壳中占第二位。现代化学中“矽”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是()
A. 锡 Sn   B. 铝 Al    C. 氧 O     D. 硅 Si
6.
石灰氮(CaCN2)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常用来制备复合肥。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 —3 B. —2 C. +3 D. +5
7.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4.选择题(共10题)

8.如图是甲、乙、丙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10.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1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前质量分数/%

70

15

6.25

8.75

反应后质量分数/%

35

7.5

48.75

8.75

12.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B

CuO粉末

C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C

MnO2

KCl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KCl溶液

CuCl2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13.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B

CuO粉末

C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C

MnO2

KCl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KCl溶液

CuCl2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14.下列运动用品或设施中,主要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15.下列运动用品或设施中,主要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16.小华同学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17.地沟油对胃、肠、肝、心血管都会有损害,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一般通过看、闻、尝、听、问五个方面即可鉴别。下列鉴别方法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5.填空题(共4题)

18.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1)“化学为人类改善环境。”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2CO2,其还原剂是___________。
(2)“化学为人类提供动力。”我国发射“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工作时化学反应方程式:C2H8N2+2N2O42CO2+3X+4H2O,其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化学为人类提供新材料。”信息技术需要使用硅晶片,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以下是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铁原子________;②2个铁离子_________;③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_________。
(2)写出一条从图A中获得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粒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值是_________。
(4)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
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图1~4是教科书上有关实验的装置图:

(1)图1是利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图2实验名称是____________。
(3)图3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可对实验装置做的一项改进为__________。
(4)图4是粉尘爆炸实验。鼓起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硫酸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药品是___________。
(2)若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需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共2题)

22.
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H2C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受热分解后得到三种氧化物。某兴趣小组对草酸的有关性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草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色;
猜想二:三种氧化物可能是CO2、CO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1、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遇水变成蓝色。
2、向氯化钯溶液中通入CO,会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为验证猜想二,将草酸受热后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下图中的A、B、C装置。

【实验结论】当观察到装置A中变蓝、B中变浑浊、C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时,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①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6分)某兴趣小组围绕“燃烧条件”这一主题开展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实验内容】
①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②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两种物质都能燃烧。③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图所示分别放在一片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分析讨论】
(1)进行实验①时,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蘸水的棉花球也会燃烧起来,其原因是________。
(2)进行实验②的目的是为了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 ,这两个对比实验说明,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应用】
(4)乒乓球的材料名叫赛璐璐。它是由胶棉、增塑剂、染料等加工而成的塑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废弃兵乓球最佳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