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江苏盐城初级中学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427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3/4/18

1.简答题(共1题)

1.
称取NaCl和BaCl2的固体混合物32.5g,加入100g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Na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 g.
(2)A点时,溶液的溶质有  
(3)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4)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计算题(共1题)

2.
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设计了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

通过实验二,能进一步推算出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请计算实验二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
结论:16.0 g干燥的样品中已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 g。

3.单选题(共6题)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Ca和Ca2+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应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
D.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净
4.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
A.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
B.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
5.
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  )
A.看颜色B.闻气味C.用手摸D.用火烧并闻产生的气味
6.
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铝合金B.铜钱C.雨衣D.不锈钢
7.
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CuO(Cu)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KCl(K2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8.
由Mg(OH) 2和MgO 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1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12%B.24%C.20%D.30%

4.选择题(共9题)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选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选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选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2.列式求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13.已知函数f(x)=2 {#mathml#}log12{#/mathml#} x的值域为[﹣1,1],则函数f(x)的定义域是(   )
14.已知函数f(x)=2 {#mathml#}log12{#/mathml#} x的值域为[﹣1,1],则函数f(x)的定义域是(   )
15.计算定积分:
16.已知cosx= {#mathml#}35{#/mathml#} ,且tanx>0,则cos( {#mathml#}π2{#/mathml#} ﹣2x)={#blank#}1{#/blank#}.
17.函数y=1﹣2cos2x的最小正周期是{#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