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为了测定含有氯化钾和碳酸钾的化肥中氯化钾的含量,取5g混合物和11.1%的氯化钙溶液做如下实验: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请列出能与氯化钙反应的物质的质量(x)的比例式_____;
(3)该化肥样品中氯化钾的纯度为_____;
(4)过滤后,最终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5)若按上述过程用此化肥样品100t,可以生产出纯净的氯化钾_____t。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请列出能与氯化钙反应的物质的质量(x)的比例式_____;
(3)该化肥样品中氯化钾的纯度为_____;
(4)过滤后,最终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5)若按上述过程用此化肥样品100t,可以生产出纯净的氯化钾_____t。
2.推断题- (共1题)
2.
下图中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A、C中只含有一种相同元素,C常用于金属除锈,E是一种黑色粉末。(图中“—”表示两物质间可以反应,“
”表示两物质间可以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B_____,C_____;
(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B转化为A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


(1)请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B_____,C_____;
(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B转化为A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
3.简答题- (共2题)
3.
美国氢氧燃料电池汽车是以氢气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瓶的材料应该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为_____;
A抗腐蚀性能好 B强度高、硬度大 C密度大
(2)氢氧燃料电池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_;
(3)由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氮化硅(Si3N4)制成的新型发动机,热效率高、寿命长。工业上利用四氯化硅气体、纯氮气、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硅和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

(1)氢瓶的材料应该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为_____;
A抗腐蚀性能好 B强度高、硬度大 C密度大
(2)氢氧燃料电池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_;
(3)由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氮化硅(Si3N4)制成的新型发动机,热效率高、寿命长。工业上利用四氯化硅气体、纯氮气、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硅和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
4.
今年的6月7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包粽子的粽叶用得最多的是竹叶,为了避免竹子叶片发黄,竹子专用肥中常添加的一种有机化肥的化学式为_____,这种有机化肥能_____和提高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2)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嫩茎、嫩芽、竹笋等,纤维素在熊猫体内先转化为葡萄糖,然后在酶的催化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_____,供_____。

(3)我国人民碘过量引起甲状腺问题的比例逐年上升,这跟长期食用碘盐有关。用竹筒高温烧制出的低碘或无碘竹盐已悄然成为近年来一种主要食用盐,竹盐中的黑色粉末为竹炭,它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利用竹炭净水,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_____,还可以_____,除去臭味。
(1)包粽子的粽叶用得最多的是竹叶,为了避免竹子叶片发黄,竹子专用肥中常添加的一种有机化肥的化学式为_____,这种有机化肥能_____和提高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2)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嫩茎、嫩芽、竹笋等,纤维素在熊猫体内先转化为葡萄糖,然后在酶的催化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_____,供_____。

(3)我国人民碘过量引起甲状腺问题的比例逐年上升,这跟长期食用碘盐有关。用竹筒高温烧制出的低碘或无碘竹盐已悄然成为近年来一种主要食用盐,竹盐中的黑色粉末为竹炭,它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利用竹炭净水,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_____,还可以_____,除去臭味。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中和反应后,做了如下实验:

(观察与讨论)甲同学观察到B烧杯中出现(1)_____现象,于是甲同学认为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其理由是(2)
_____;
为了科学处理废液,同学们对B烧杯中上层清液里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B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Na2SO4 乙同学猜想:Na2SO4、NaOH
丙同学猜想:NaOH、Ba(OH)2 丁同学猜想:Na2SO4、H2SO4
(活动与探究)甲同学实验:取B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先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观察到(3)_____
现象,于是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猜想正确。请你评价甲同学的实验及结论(4)_____;
乙同学实验:取B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乙同学结合甲同学实验确定了溶液中溶质为(5)_____(填化学式);
同学们根据探究结果合理的处理了废液。
(反思与总结)a.通过甲同学实验可知,判断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发生了,可以通过实验验证(6)_____即可;
b.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猜想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不仅要考虑可溶于水的反应物及生成物,还要考虑(7)_____。

(观察与讨论)甲同学观察到B烧杯中出现(1)_____现象,于是甲同学认为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其理由是(2)
_____;
为了科学处理废液,同学们对B烧杯中上层清液里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B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Na2SO4 乙同学猜想:Na2SO4、NaOH
丙同学猜想:NaOH、Ba(OH)2 丁同学猜想:Na2SO4、H2SO4
(活动与探究)甲同学实验:取B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先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观察到(3)_____
现象,于是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猜想正确。请你评价甲同学的实验及结论(4)_____;
乙同学实验:取B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乙同学结合甲同学实验确定了溶液中溶质为(5)_____(填化学式);
同学们根据探究结果合理的处理了废液。
(反思与总结)a.通过甲同学实验可知,判断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发生了,可以通过实验验证(6)_____即可;
b.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猜想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不仅要考虑可溶于水的反应物及生成物,还要考虑(7)_____。
5.单选题- (共15题)
7.
现有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100g,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向其中加入30g硝酸钡与硝酸银的固体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26.6g固体,求原混合溶液中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的质量分数之和( )
A.45% | B.22.9% | C.15% | D.9% |
8.
莽草酸是从中药八角茴香中提取的一种化合物,是生产抗甲流药物“达菲”的主要原料,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莽草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莽草酸是由多原子分子构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B.莽草酸分子是莽草酸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C.每个莽草酸分子的质子数是174 |
D.莽草酸分子中氢、氧元素的原子质量比为1:8 |
9.
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B |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 所含氧原子个数不同 |
C | 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 |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D | 氦原子与氖原子性质相似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
A.A | B.B | C.C | D.D |
10.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溶液降温至tl℃均有固体析出时,所得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B.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加热蒸发的方法提纯乙 |
C.tl℃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
D.t2℃时,用210 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可以配制成500 g 20%的甲溶液 |
11.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 带火星的木条 | 通入澄清石灰水 |
B | 二氧化锰和铁粉 | 稀盐酸 | 观察颜色 |
C | 过磷酸钙与碳铵 | 加入熟石灰研磨 | 闻气味 |
D | 碳酸钠和氯化钠 | 加水观察 | 加硝酸银溶液 |
A.A | B.B | C.C | D.D |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有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括号内是杂质) | 所加试剂或方法 |
A | NH3(CO2) |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洗气 |
B | Cu(CuO) | 足量氢气,加热 |
C | NaCl溶液(NaHCO3) | 滴加适量稀盐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 |
D | NaOH溶液(Na2CO3) | 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3.
能源和资源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氮气可以用作气体肥料,为普通植物生长提供氮元素 |
B.地球上的淡水少,咸水多,咸水占全球水储量的97.47% |
C.目前已经广泛用塑料来代替钢和其他合金制造管道、齿轮和汽车零部件等 |
D.可燃冰将会成为未来的新能源 |
14.
为加快哈尔滨的发展,市政府投巨资进行了哈尔滨站的工程改造,将哈尔滨站打造成为现代化铁路的交通枢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站改造过程中使用了许多钢筋、水泥和玻璃等金属材料 |
B.在建设中用大理石等合成材料铺设地面 |
C.铁轨的铺设使用了优质的不锈钢是金属材料 |
D.候车座椅使用的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 |
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制氧气的原理属于分解反应 |
B.浓硫酸沾到手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3%-5%的碳酸钠溶液 |
C.可用蒸馏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
D.用pH试纸测得唾液的pH为6.6-7.1 |
18.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黑色固体燃烧,发白光,放热 |
B.试验酒精溶液导电性:灯泡发光 |
C.铜放入稀硫酸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气泡,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D.铝丝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生成,溶液颜色变浅,放热 |
19.
下列叙述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2Al(OH)3+6HCl=2AlCl3+6H2O 复分解反应 |
B.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2HgO![]() |
C.用天然气作燃料 CH4+2O2![]() |
D.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银强: Fe+2AgCl==2Ag+FeCl2 置换反应 |
20.
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肝脏、豆类、芹菜等都是人体内锌元素的主要食物来源 |
B.我们每天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素是糖类 |
C.每人每天约需3~5mg食盐来补充因出汗和排尿等排出的氯化钠,来满足人体需要 |
D.铁、铜、硒、碘、氟都是人体所含的微量元素 |
6.填空题- (共1题)
21.
下图是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的微观模拟图:

(1)在图B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
(2)A是化合物,你判断的微观依据是_____;
(3)结合该图示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_____。

(1)在图B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
(2)A是化合物,你判断的微观依据是_____;
(3)结合该图示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_____。
7.实验题- (共2题)
22.
分类和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下列化学实验中都用到了玻璃棒,根据实验中所用玻璃棒的作用,应将C中实验归为①_____组(填A或B),理由是②_____。
(2)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如:N2+3H2
2NH3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的同时,氨气也分解成氮气和氢气。请你写出一个学过的类似上述反应的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根据题中叙述,氢气燃烧和水通电分解这两个反应是不是可逆反应?_____(选填“是”或“不是”)。
(1)下列化学实验中都用到了玻璃棒,根据实验中所用玻璃棒的作用,应将C中实验归为①_____组(填A或B),理由是②_____。
A组 | B组 | C | ||
![]() | ![]() | ![]() | ![]() | ![]() |
蒸发 | 浓硫酸稀释 | 过滤 | 测定溶液的pH | 物质的溶解 |
(2)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如:N2+3H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