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称得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为56.6g.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精确到0.1%)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精确到0.1%)
2.简答题- (共2题)
2.
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若密封不严会使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为碳酸钠。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2)请从酸、碱两类物质中各选出一种物质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用化学式表示):酸___;碱__,其中用碱检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2)请从酸、碱两类物质中各选出一种物质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用化学式表示):酸___;碱__,其中用碱检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
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20℃),请依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BaSO4的溶解性为_____;NaNO3的溶解性为_____。
(2)写出一种挥发性酸的化学式_____。
(3)写出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请写出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式_____。
阴离子 阳离子 | OH﹣ | NO3﹣ | Cl﹣ | SO42﹣ | CO32﹣ |
H+ | | 溶 挥 | 溶 挥 | 溶 | 溶 挥 |
Na+ | 溶 | 溶 | 溶 | 溶 | 溶 |
Ca2+ | 微 | 溶 | 溶 | 微 | 不 |
Ba2+ | 溶 | 溶 | 溶 | 不 | 不 |
Cu2+ | 不 | 溶 | 溶 | 溶 | 不 |
(1)BaSO4的溶解性为_____;NaNO3的溶解性为_____。
(2)写出一种挥发性酸的化学式_____。
(3)写出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请写出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式_____。
3.单选题- (共15题)
5.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Zn+2HCl═ZnCl2+H2↑ |
B.CuO+2HCl═CuCl2+H2O |
C.Cu(OH)2+H2SO4═CuSO4+2H2O |
D.AgNO3+HCl═AgCl+HNO3 |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
B.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
C.碳酸盐与酸之间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
D.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
4.选择题- (共2题)
5.填空题- (共5题)
22.
在H、O、C、S、Cl、Ca、Na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请将其化学式填入横线上。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
(2)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_____。
(3)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碱_____(任填一个)。
(4)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
(5)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_____。
(6)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
(2)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_____。
(3)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碱_____(任填一个)。
(4)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
(5)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_____。
(6)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
23.
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下图表示:向盛有10mL稀的甲溶液(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中,加入乙溶液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请分析曲线回答问题:

(1)甲是_____溶液;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甲溶液呈_____色.
(2)当加入乙溶液的体积为_____mL时,甲、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3)当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_____.

(1)甲是_____溶液;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甲溶液呈_____色.
(2)当加入乙溶液的体积为_____mL时,甲、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3)当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_____.
24.
有A、B两种固体物质,A是一种化肥,B广泛用作食品干燥剂.把A、B分别放入水中,前者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后者与水反应生成C并放出大量热;将A与C的粉末混合、研磨,会嗅到刺鼻的氨味.
(1)则A物质是_____,B物质是_____;
(2)A物质属于化肥中的_____肥(选填“氮”、“磷”或“钾”);
(3)指出C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_____;
(4)把A放入水中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原因是_____;
(5)B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1)则A物质是_____,B物质是_____;
(2)A物质属于化肥中的_____肥(选填“氮”、“磷”或“钾”);
(3)指出C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_____;
(4)把A放入水中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原因是_____;
(5)B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