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1249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4

1.非选择题(共5题)

1.
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从细胞分裂方式看,图1可以表示_______分裂,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诱变育种时,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一般处于图1中的_______阶段。图2中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
(2)图2中_______细胞进行了基因重组,图2乙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
2.
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如图为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如图甲在温度0-5℃时,该植物细胞光合作用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低温破坏类囊体薄膜,从而引起光反应生成的_______减少;另一方面低温使_______,从而使暗反应速率降低。缺锌会破坏叶绿体中结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缺镁时图中的A点会向_______(左/右)移动。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温室温度控制在B点所对应的温度时,一昼夜内(假设光照和黑暗时间各12小时)植株干重会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为什么?_______
3.
如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链和B链的方向_______,共具有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图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DNA分子中⑥的含量越_______,其分子结构越稳定。
(2)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1,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_______ 1;小麦根尖细胞的DNA分布在_______和_______。
(3)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中,核糖体具有_______ 个tRNA的结合位点,翻译后形成的分泌蛋白通过_______运输到细胞外,此运输方式_______(需要/不需要)消耗能量。
4.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为获得青蒿素高产植株,科学家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2n=18)做了大量实验。已知黄花蒿的茎有圆柱形和菱形,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茎的颜色有青色、红色和紫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研究表明,相同种植条件下,黄花蒿单株干重圆柱形高于菱形;青蒿素的含量(mg/kg干重)紫色植株高于红色植株、红色植株高于青色植株。请回答:
(1)若将一青杆植株和一红杆植株杂交,F1全为青杆,F1自交,F2中青杆124株,红杆31株,紫杆10株,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青杆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
(2)若上述F2各种颜色的茎中均有圆柱形茎和菱形茎植株,则单株青蒿素产量最高的植株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为了确定F2中该表现型的植株是否能稳定遗传,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研究野生型青蒿的基因组,应研究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用__________处理野生型青蒿的______,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培育成植株。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
5.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致盲眼底病。研究者发现一名男性患者,该患者的家族系谱如图甲所示,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图甲中II1为该患病男子,基因检测发现其父不携带致病基因,II4的母亲是该病患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遗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该病属于人类常见遗传病类型中的_______遗传病。II4的基因型为_______,II3与II4生一个儿子正常的概率为______,其生育前应通过_______和产前诊断(基因诊断)等手段对该遗传病进行监控和预防。
(3)II5个体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有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乙所示,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2.单选题(共26题)

6.
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分解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高温使蛋白酶失去活性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7.
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8.
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
A.无丝分裂过程中也存在DNA的复制B.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
C.分裂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D.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9.
在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糖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以及细胞内外的信息传导中有重要作用。下列结构中,糖蛋白含量最高的是
A.细胞膜B.线粒体外膜C.类囊体膜D.内质网膜
10.
下列叙述中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蔗糖的共同特征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B.都含有C、H、O三种元素
C.都参与构成细胞膜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11.
蓝藻和酵母菌结构上最相似的是
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核
12.
细胞各结构中的蛋白质都是
A.在核糖体上合成B.由核基因控制合成
C.在内质网中加工D.由高尔基体分泌
13.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多细胞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B.多细胞生物的生存有赖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C.生物膜系统中,只有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14.
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B.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C.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D.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15.
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若用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大肠杆菌能够得到同样的结论
B.该实验中每组先后两次用大肠杆菌培养了噬菌体,培养的目的不同
C.子代噬菌体的DNA全部来自于亲代,蛋白质全部是新合成的
D.噬菌体增殖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变异
16.
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解中每一过程都涉及碱基互补配对
B.逆转录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三种
C.细胞内的翻译过程都发生在转录完成后
D.与此图解过程有关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
17.
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必需的两种物质(甲、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
B.乙的结构中没有氢键
C.甲在合成时需要RNA聚合酶
D.乙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或多种氨基酸
18.
造成人类遗传病的原因有多种。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丙酮尿症是由于患者体细胞中缺少一种酶
B.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同源染色体中缺失1条造成的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一般是由于第21号染色体结构异常造成的
D.原发性高血压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都是多基因遗传病
19.
研究表明:长翅果蝇幼虫在25℃的环境中培养,最终都表现为长翅。而将卵化后4〜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环境下处理6〜24小时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25℃下产生的后代仍是长翅果蝇。此实验说明
A.此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低温诱导果蝇的基因发生突变
C.生物的性状只由遗传物质决定D.环境会影响生物的表现型
20.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酶与性状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所有性状
B.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C.基因控制性状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实现
D.细胞只要含有某种酶的基因就一定有相应的酶
21.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提出的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基础上的
B.孟德尔“作出假设”依据了减数分裂的结果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假说”内容
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
22.
中国二胎政策的放开,使得当前出现生育小高峰。而二胎孩子往往与头胎孩子在性状表现上既有相同又有差异,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环境影响D.染色体变异
23.
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育种和杂交育种的原理不同B.我国用杂交育种来生产高产青霉素菌种
C.可用诱变育种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D.由单倍体育种可获得二倍体纯合子
24.
下列有关基因型为 DdXBY的果蝇进行正常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能发生联会
B.D与d、XB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 D、d与XB、Y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XB与XB、Y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5.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的体细胞中都含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B.XY型生物的体细胞一定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
C.女性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X染色体
26.
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所有细胞的细胞质都是不均等分裂
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方的部分多于来自父方的部分
C.精巢内精原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只进行减数分裂
D.精子和卵细胞受精过程进行了基因重组
27.
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②四分体就是四条染色单体;③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④只有减Ⅰ时期形成四分体;⑤四分体时期可发生交叉互换现象进一步丰富了配子类型;⑥四分体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是联会
A.①④⑤B.①②③C.④⑤⑥D.③④⑤
28.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结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B.3∶1、4∶1和1∶3
C.1∶2∶1、4∶1和3∶1D.3∶1、3∶1和1∶4
29.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Ⅲ、Ⅳ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所以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甲、乙同学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和1/4
C.Ⅰ、Ⅱ小桶中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所以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D.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30.
已知果蝇的黑身(A)和灰身(a)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确定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上,选择的亲本表现型应为
A.黑身雌蝇×黑身雄蝇B.灰身雌蝇×灰身雄蝇
C.黑身雌蝇×灰身雄蝇D.灰身雌蝇×黑身雄蝇
31.
两只白羊交配,其子代有白羊和黑羊两种表现型,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A.显性遗传B.隐性遗传C.性状分离D.相对性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5道)

    单选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