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6题)
1.
科学家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核孔,发现核孔是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命名为核孔复合体。请回答问题。

核孔复合体结构及物质出入核孔方式模式图
(1)核膜具有______层膜,构成核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乙图的运输方式属于_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_。
(3)根尖分生区细胞中,通过丙方式进行运输的是______(选填下列序号);通过丁方式进行运输的是______(选填下列序号),请写出运输的大致过程:核输出物______,再与受体分离。
① DNA聚合酶 ② ATP合成酶 ③ mRNA
(4)综上所述,核孔复合体______(具有/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核孔复合体结构及物质出入核孔方式模式图
(1)核膜具有______层膜,构成核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乙图的运输方式属于_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_。
(3)根尖分生区细胞中,通过丙方式进行运输的是______(选填下列序号);通过丁方式进行运输的是______(选填下列序号),请写出运输的大致过程:核输出物______,再与受体分离。
① DNA聚合酶 ② ATP合成酶 ③ mRNA
(4)综上所述,核孔复合体______(具有/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2.
大量使用化肥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为探究不同浓度的NaCl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实验,结果如图1。请回答问题:

(1)图1结果表明_______。
(2)为探究不同浓度的NaCl影响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机制,研究人员测定叶片的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实验结果如图2和图3。

据实验结果推测,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NaCl浓度的升高→植物根系细胞从溶液中_______减少→叶片气孔导度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的_______阶段减弱。
(3)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NaCl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a.用蒸馏水和NaCl溶液分别处理番茄幼苗,每个处理设置3组
b.定期更换营养液,处理15天
c.取各组番茄幼苗叶片,用清水提取植物叶片内的叶绿素
d.测定提取液中叶绿素的含量,记录结果并分析
①叶绿素分布在_______上,其吸收的光能可用于ATP的合成和_______。
②请改正实验步骤中的两处错误_______。

(1)图1结果表明_______。
(2)为探究不同浓度的NaCl影响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机制,研究人员测定叶片的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实验结果如图2和图3。

据实验结果推测,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NaCl浓度的升高→植物根系细胞从溶液中_______减少→叶片气孔导度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的_______阶段减弱。
(3)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NaCl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a.用蒸馏水和NaCl溶液分别处理番茄幼苗,每个处理设置3组
b.定期更换营养液,处理15天
c.取各组番茄幼苗叶片,用清水提取植物叶片内的叶绿素
d.测定提取液中叶绿素的含量,记录结果并分析
①叶绿素分布在_______上,其吸收的光能可用于ATP的合成和_______。
②请改正实验步骤中的两处错误_______。
3.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科研人员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的方法揭示miR-34a(一种RNA)对结肠癌的影响,为结肠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1)结肠癌细胞具有无限______的特点,方式为______分裂。
(2)实验组用表达miR-34a的病毒感染结肠癌SW480细胞,对照组______,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图可知,实验组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______对照组,说明miR-34a能______。
(3)已知miR-34a对动物个体与结肠癌SW480细胞的效果一致,欲进一步探究miR-34a对动物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实验分组、结果和结论分别为______。
a.两组都用皮下不移植肿瘤的裸小鼠
b.两组都用皮下移植肿瘤的裸小鼠
c.实验组用皮下移植肿瘤的裸小鼠,对照组用皮下不移植肿瘤的裸小鼠
d.实验组肿瘤生长速度慢于对照组
e.实验组肿瘤生长速度快于对照组
f.miR-34a抑制肿瘤生长
g.miR-34a促进肿瘤生长
(4)凋亡是细胞的______死亡,图3为细胞凋亡过程的部分示意图,推测miR-34a ______Bcl-2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癌细胞凋亡。
(1)结肠癌细胞具有无限______的特点,方式为______分裂。
(2)实验组用表达miR-34a的病毒感染结肠癌SW480细胞,对照组______,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图可知,实验组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______对照组,说明miR-34a能______。
(3)已知miR-34a对动物个体与结肠癌SW480细胞的效果一致,欲进一步探究miR-34a对动物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实验分组、结果和结论分别为______。
a.两组都用皮下不移植肿瘤的裸小鼠
b.两组都用皮下移植肿瘤的裸小鼠
c.实验组用皮下移植肿瘤的裸小鼠,对照组用皮下不移植肿瘤的裸小鼠
d.实验组肿瘤生长速度慢于对照组
e.实验组肿瘤生长速度快于对照组
f.miR-34a抑制肿瘤生长
g.miR-34a促进肿瘤生长
(4)凋亡是细胞的______死亡,图3为细胞凋亡过程的部分示意图,推测miR-34a ______Bcl-2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癌细胞凋亡。
4.
科学家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推测,最终从细胞学角度理清了配子的产生方式及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1883年,贝尔登观察到马蛔虫的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为4条,而卵细胞与精子中的染色体数则都为2条。根据细胞中遗传物质含量,推测______。
(2)1900年,冯·温尼沃尔特解剖出生1天、1.5天、2天……28天雌性小兔的卵巢,观察比较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发现刚出生的小兔细胞分裂图像为A,出生两天的细胞分裂图像为AB,而出生四天的是ABC……,由此推测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图像出现的顺序是______。
(3)1901年,Montgomery观察到某物种有14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中全部染色体都会出现两两配对现象。他推测配对应该发生在父本与母本染色体之间,而不是父(母)本染色体自身配对,理由是______。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就是现在所说的______染色体。
(4)1913年,Carother发现笨蝗细胞中有一对常染色体大小不等,而雄蝗虫的性染色体(X 染色体)仅一条,减数分裂时这条X染色体只能待在一极。Carother 统计了300多个后期的细胞,发现X染色体与那对大小相异的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比例接近______,这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后随机移向某一极,非同源染色体之间______。
(5)研究发现,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偶尔会出现不对称交换(如图),推测这种交换会造成______变异。

(1)1883年,贝尔登观察到马蛔虫的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为4条,而卵细胞与精子中的染色体数则都为2条。根据细胞中遗传物质含量,推测______。
(2)1900年,冯·温尼沃尔特解剖出生1天、1.5天、2天……28天雌性小兔的卵巢,观察比较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发现刚出生的小兔细胞分裂图像为A,出生两天的细胞分裂图像为AB,而出生四天的是ABC……,由此推测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图像出现的顺序是______。
(3)1901年,Montgomery观察到某物种有14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中全部染色体都会出现两两配对现象。他推测配对应该发生在父本与母本染色体之间,而不是父(母)本染色体自身配对,理由是______。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就是现在所说的______染色体。
(4)1913年,Carother发现笨蝗细胞中有一对常染色体大小不等,而雄蝗虫的性染色体(X 染色体)仅一条,减数分裂时这条X染色体只能待在一极。Carother 统计了300多个后期的细胞,发现X染色体与那对大小相异的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比例接近______,这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后随机移向某一极,非同源染色体之间______。
(5)研究发现,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偶尔会出现不对称交换(如图),推测这种交换会造成______变异。
5.
果蝇中的红眼与白眼、灰体与黑檀体、长翅与残翅为三对相对性状(眼色基因为A、a,体色基因为B、b,翅型基因为H、h)。科研人员选用红眼灰体残翅、红眼黑檀体长翅和白眼灰体长翅三个纯系品种的果蝇,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筛选出白眼黑檀体残翅果蝇。请回答问题:
(1)研究人员用红眼灰体残翅果蝇和红眼黑檀体长翅杂交,结果如下表。
①由实验一可推断,果蝇的显性性状有______,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②实验二中子代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比例约为9:3:3:1,______(符合/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实验二得到红眼黑檀体残翅果蝇,研究人员进一步将其与白眼灰体长翅果蝇纯系品种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实验三)。

①已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为显性性状。请写出P代雄性亲本眼色的基因型______。
②F1中雄蝇应选择______(选填下列序号),才能在后代中筛选出符合需求的果蝇。
Ⅰ.白眼灰体长翅纯系品种 Ⅱ.P杂交产生的白眼灰体长翅后代
(3)利用实验三得到的白眼黑檀体残翅果蝇,可用于______实验,检验显性个体的基因型。
(4)通过实验一能确定控制翅型的基因的显隐性,要进一步判定控制翅型的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可进行______实验。
(1)研究人员用红眼灰体残翅果蝇和红眼黑檀体长翅杂交,结果如下表。
组别 | 杂交组合 | 子代(只) | |
雄蝇 | 雌蝇 | ||
实 验 一 | 红眼灰体残翅雄蝇 × 红眼黑檀体长翅雌蝇 | 红眼灰体长翅 (全部) | 红眼灰体长翅 (全部) |
实 验 二 | 实验一F1的红眼灰体长翅雄蝇 × 实验一F1的红眼灰体长翅雌蝇 | 红眼灰体长翅(278) 红眼灰体残翅(108) 红眼黑檀体长翅(96) 红眼黑檀体残翅(48) | 红眼灰体长翅(306) 红眼灰体残翅(91) 红眼黑檀体长翅(102) 红眼黑檀体残翅(36) |
①由实验一可推断,果蝇的显性性状有______,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②实验二中子代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比例约为9:3:3:1,______(符合/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实验二得到红眼黑檀体残翅果蝇,研究人员进一步将其与白眼灰体长翅果蝇纯系品种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实验三)。

①已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为显性性状。请写出P代雄性亲本眼色的基因型______。
②F1中雄蝇应选择______(选填下列序号),才能在后代中筛选出符合需求的果蝇。
Ⅰ.白眼灰体长翅纯系品种 Ⅱ.P杂交产生的白眼灰体长翅后代
(3)利用实验三得到的白眼黑檀体残翅果蝇,可用于______实验,检验显性个体的基因型。
(4)通过实验一能确定控制翅型的基因的显隐性,要进一步判定控制翅型的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可进行______实验。
6.
蚕豆病是由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引起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某地区一段时间内共发现31例蚕豆病患者,其中男27例,女4例。请回答问题:
(1)初步判断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2)G6PD缺乏者平时不患病,但食用蚕豆后有可能发生溶血,出现疲倦、发热、头晕和腹痛等症状,说明引起蚕豆病的因素是______。
(3)研究人员对正常人和患者进行基因测序,部分测序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据图分析,患者a的DNA序列上的碱基对变化是______,该变异属于______,最终导致G6PD酶的______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G6PD酶活性降低。
②比较正常人与3位患者的基因序列,说明该变异具有______的特点。
(4)科研人员发现,某女患者一条X上控制G6PD的基因第1388位碱基对G/C→A/T,另一条X上控制G6PD的基因第77位碱基对G/C→A/T(箭头代表突变)。推测以上变异的来源可能是______(多选)。
a.均来自父方
b.均来自母方
c.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
d.均来自女患者自身的变异
e.来自女患者自身的变异及父母双方之一
欲确定以上变异的真正来源,还需要对______进行基因测序。
(1)初步判断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2)G6PD缺乏者平时不患病,但食用蚕豆后有可能发生溶血,出现疲倦、发热、头晕和腹痛等症状,说明引起蚕豆病的因素是______。
(3)研究人员对正常人和患者进行基因测序,部分测序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据图分析,患者a的DNA序列上的碱基对变化是______,该变异属于______,最终导致G6PD酶的______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G6PD酶活性降低。
②比较正常人与3位患者的基因序列,说明该变异具有______的特点。
(4)科研人员发现,某女患者一条X上控制G6PD的基因第1388位碱基对G/C→A/T,另一条X上控制G6PD的基因第77位碱基对G/C→A/T(箭头代表突变)。推测以上变异的来源可能是______(多选)。
a.均来自父方
b.均来自母方
c.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
d.均来自女患者自身的变异
e.来自女患者自身的变异及父母双方之一
欲确定以上变异的真正来源,还需要对______进行基因测序。
2.单选题- (共20题)
8.
造血干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产生白细胞,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和白细胞的DNA相同 |
B.造血干细胞和白细胞的mRNA相同 |
C.造血干细胞和白细胞的功能相同 |
D.造血干细胞和白细胞的蛋白质相同 |
9.
下列关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分泌旺盛的细胞高尔基体发达 |
B.消耗能量多的心肌细胞线粒体丰富 |
C.精子缺失绝大部分细胞质不利于其竞争 |
D.线粒体中嵴的形成为酶提供了大量附着位点 |
11.
脊椎动物的血红蛋白和无脊椎动物的血蓝蛋白具有类似的功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蛋白的基本单位都是肽链 |
B.两种蛋白都位于细胞膜上 |
C.两种蛋白的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 |
D.两种蛋白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都相同 |
13.
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常常需要去除植物的细胞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纤维素酶去除植物的细胞壁 |
B.可用蛋白酶去除植物的细胞壁 |
C.可用脂肪酶去除植物的细胞壁 |
D.可用淀粉酶去除植物的细胞壁 |
15.
馒头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俗称发面)后,蓬松可口、容易消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发面利用的是酵母菌 |
B.在发面过程中发生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
C.造成面团鼓起来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
D.用开水发面有利于提高发面速度 |
16.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间期DNA加倍的原因是DNA复制 |
B.前期出现染色体的原因是染色质螺旋化 |
C.中期染色体便于观察的原因是染色体都在细胞板上 |
D.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
18.
研究人员用普通小麦与黑麦培育小黑麦,过程如下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普通小麦和黑麦存在生殖隔离 |
B.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
C.杂种F1的染色体组为ABDR |
D.培育出的小黑麦是不可育的 |
19.
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性孔雀具有吸引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进化过程中孔雀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
B.雌性孔雀的选择使雄性蓝孔雀产生了相应的变异 |
C.雄性蓝孔雀大尾屏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 |
D.雄性蓝孔雀大尾屏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22.
细胞内可以发生DNA的复制。依据所学知识推理,若要在细胞外完成此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需要能量 |
B.需要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
C.需要DNA作为模板 |
D.需要DNA聚合酶断开氢键 |
23.
四环素的作用机制在于药物能特异性地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在该位上的联结,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该药物阻断了下列哪种过程
A.转录过程 |
B.翻译过程 |
C.逆转录过程 |
D.DNA复制过程 |
24.
生长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种海蜇能发出绿色荧光,这种海蜇的DNA分子上有一段长度为5170个碱基对的片段——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
B.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有A、U、C、G四种碱基 |
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
D.遗传信息蕴藏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 |
25.
豌豆和果蝇是常见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 |
B.果蝇易饲养,繁殖快 |
C.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D.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6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