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科学家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推测,最终从细胞学角度理清了配子的产生方式及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1883年,贝尔登观察到马蛔虫的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为4条,而卵细胞与精子中的染色体数则都为2条。根据细胞中遗传物质含量,推测______。
(2)1900年,冯·温尼沃尔特解剖出生1天、1.5天、2天……28天雌性小兔的卵巢,观察比较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发现刚出生的小兔细胞分裂图像为A,出生两天的细胞分裂图像为AB,而出生四天的是ABC……,由此推测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图像出现的顺序是______。
(3)1901年,Montgomery观察到某物种有14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中全部染色体都会出现两两配对现象。他推测配对应该发生在父本与母本染色体之间,而不是父(母)本染色体自身配对,理由是______。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就是现在所说的______染色体。
(4)1913年,Carother发现笨蝗细胞中有一对常染色体大小不等,而雄蝗虫的性染色体(X 染色体)仅一条,减数分裂时这条X染色体只能待在一极。Carother 统计了300多个后期的细胞,发现X染色体与那对大小相异的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比例接近______,这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后随机移向某一极,非同源染色体之间______。
(5)研究发现,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偶尔会出现不对称交换(如图),推测这种交换会造成______变异。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非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8-06 09:08: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