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4题)
1.
小军用下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合金 | 不锈钢 | 焊锡 | 氧化铁 |
B | 盐 | 食盐 | 小苏打 | 高锰酸钾 |
C | 溶液 | 碘酒 | 糖水 | 生理盐水 |
D | 干燥剂 | 烧碱固体 | 浓硫酸 | 生石灰 |
A.A | B.B | C.C | D.D |
4.
有下列仪器,在实验中使用仪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夹取红热的木炭时用c |
B.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的稀硫酸时,要用到a和b |
C.蒸发硝酸钾饱和溶液得到KNO3固体时,要用到a.c.d和f |
D.粗盐提纯实验过程中,溶解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b和e |
6.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A.①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
B.②在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
C.③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固体 |
7.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
A.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1.4 |
B.铁丝在O2中燃烧,发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C.用托盘天平称取5.6g硝酸钾固体 |
D.灼烧羊毛,会闻到和烧纸一样的气味 |
9.
某偏远山村学校食堂的中餐食谱为:主食:米饭,配菜:炒土豆.咸萝卜.白菜汤。为强壮身体.均衡营养,在"心连心"活动中,最好送去的是
A.鸡蛋和牛肉 | B.猪油和菜油 | C.小白菜和大白菜 | D.白糖和红糖 |
11.
对于化学的认识,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
B.化学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 |
C.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
D.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了人体健康 |
12.
5月9日,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海域正式开钻,也使我国成为第一个在南海自营勘探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国家。我国南海油气资源极为丰富,这里的“气”是指
A.石油气 | B.氢气 | C.天然气 | D.煤气, |
13.
目前,全世界都在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正是体现“低碳生活”的方式之一。“绿色出行”指的是所有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下列各项:①能乘坐地铁,就不乘坐地面交通工具②自驾车能够做到环保驾车.文明驾车③尽量合乘车,减少空座④骑自行车⑤步行。其中符合“绿色出行”理念的是
A.④⑤ | B.①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14.
同学们在做实验时发现,将镁条放入某CuCl2溶液中,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对于这一“异常现象”产生原因,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探究方案进行讨论。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A.甲同学推测该气体可能是H2,于是收集气体并检测该气体 |
B.乙同学猜想该CuCl2溶液呈酸性,并用pH试纸检测 |
C.丙同学用锌粒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D.丁同学用镁粉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
2.选择题- (共18题)
26.为有效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权益,我国对南海诸岛进行了全面调查,一测量船在A岛测得B岛在北偏西30°,C岛在北偏东15°,航行100海里到达B岛,在B岛测得C岛在北偏东45°,求B,C两岛及A,C两岛的距离( {#mathml#}{#/mathml#} ≈2.45,结果保留到整数)
28.下表是博文学校初三•一班慧慧、聪聪两名学生入学以来10次数学检测成绩(单位:分).
慧慧 | 116 | 124 | 130 | 126 | 121 | 127 | 126 | 122 | 125 | 123 |
聪聪 | 122 | 124 | 125 | 128 | 119 | 120 | 121 | 128 | 114 | 119 |
回答下列问题:
30.有学生在做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采用圆形滤纸片,将提取出的色素溶液画在距圆心1cm的圆圈上,将滤纸自圆心折叠后层析,经层析后,色素被分离为四个半径不同且颜色.不同的同心圆(如图所示),请推测最外圈色素的颜色是( )
31.有学生在做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采用圆形滤纸片,将提取出的色素溶液画在距圆心1cm的圆圈上,将滤纸自圆心折叠后层析,经层析后,色素被分离为四个半径不同且颜色.不同的同心圆(如图所示),请推测最外圈色素的颜色是( )
3.填空题- (共2题)
33.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①熟石灰 ②纤维素 ③硝酸钾 ④盐酸(均填序号)。
(1) 人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2)可作复合化肥的是 ;
(3)棉.麻等天然植物富含 ;(4)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1) 人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2)可作复合化肥的是 ;
(3)棉.麻等天然植物富含 ;(4)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34.
已知:A、B、C、D、E、F六种物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是单质,C、D、E都是氧化物。A、B、C转化为F的过程较为复杂,F的成份也较复杂,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红色的固体。D和F的主要成分所含元素相同,E和C中所含元素相同,试根据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完成下列各题。(题中给出的是主要产物,反应条件未给出。)

(1)写出F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
(2)写出下列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F+G→A: ;C→B: ;

(1)写出F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
(2)写出下列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F+G→A: ;C→B: ;
4.实验题- (共2题)
35.
小华同学为探究实验室中三种碳酸盐:碳酸氢铵、碱式碳酸铜、碳酸钙的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1)
小华打开盛放碳酸氢铵固体的试剂瓶,闻到有氨臭气味,用湿润的 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 ,证明是氨气。
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于试管中,加入少许水振荡。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为无色。将试管放入60℃热水中加热,很快观察到碳酸氢铵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并闻到较浓的氨臭味,同时,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红色。
(1)实验证明,碳酸氢铵易分解产生氨气,同时产生另一种气体和水。写出碳酸氢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2)溶液中的酚酞由无色逐渐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
(3)小华根据碳式碳酸铜和碳酸钙分解的条件,得出这三种固体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
(4)根据实验,小华联想到农村在存放“碳铵”(碳酸氢铵)化肥时应该注意 。
(实验2)
小华各取三种固体试剂少许于试管中,分别加入1mL 1:2的盐酸溶液。观察到三支试管中均有 的现象,其中, 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最快。
(1)由实验可知,三种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反应,写出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实验室 (能或否)用碳酸钙固体粉末代替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原因是 。
(实验1)
小华打开盛放碳酸氢铵固体的试剂瓶,闻到有氨臭气味,用湿润的 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 ,证明是氨气。
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于试管中,加入少许水振荡。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为无色。将试管放入60℃热水中加热,很快观察到碳酸氢铵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并闻到较浓的氨臭味,同时,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红色。
(1)实验证明,碳酸氢铵易分解产生氨气,同时产生另一种气体和水。写出碳酸氢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2)溶液中的酚酞由无色逐渐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
(3)小华根据碳式碳酸铜和碳酸钙分解的条件,得出这三种固体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
(4)根据实验,小华联想到农村在存放“碳铵”(碳酸氢铵)化肥时应该注意 。
(实验2)
小华各取三种固体试剂少许于试管中,分别加入1mL 1:2的盐酸溶液。观察到三支试管中均有 的现象,其中, 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最快。
(1)由实验可知,三种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反应,写出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实验室 (能或否)用碳酸钙固体粉末代替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原因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