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金属材料同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系十分密切。
实验室用工业铁红(主要成分是
,还含有少量的
、
)模拟工业炼铁并测定铁红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实验,装置如下:

(资料)
Ⅰ.草酸氢钙是白色固体,化学式为
,加热易分解,生成四种氧化物。
Ⅱ.
溶液能很好地吸收
,碱石灰能吸收
和
。
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是液体干燥剂。
(问题讨论)
(1)实验前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入E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
,则C、D中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浓硫酸 b 澄清的石灰水 c 氢氧化钠溶液
(4)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对E装置停止加热,继续通入
至冷却,其目的是______。
(6)写出E装置中
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7)称取铁红样品7.0g,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测定铁红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前后称得F装置增重4.4g,则此铁红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实验反思)
(8)本实验中如果缺少G装置(不考虑其他因素),则测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9)请指出上述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___________。
实验室用工业铁红(主要成分是




(资料)
Ⅰ.草酸氢钙是白色固体,化学式为

Ⅱ.




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是液体干燥剂。
(问题讨论)
(1)实验前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入E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

a 浓硫酸 b 澄清的石灰水 c 氢氧化钠溶液
(4)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对E装置停止加热,继续通入

(6)写出E装置中

(7)称取铁红样品7.0g,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测定铁红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前后称得F装置增重4.4g,则此铁红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实验反思)
(8)本实验中如果缺少G装置(不考虑其他因素),则测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9)请指出上述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___________。
2.流程题- (共2题)
2.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
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个。
(3)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图说明: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易溶于水
B 有挥发性
C 受热易分解
(5)根据硝酸铵的化学式计算: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6)根据上图计算:该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至少是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至0.1%)
硝酸铵
化学式:
含氮量:≥30%
注意事项:密封储存
防潮防晒
隔绝热源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个。
(3)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图说明: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易溶于水
B 有挥发性
C 受热易分解
(5)根据硝酸铵的化学式计算: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6)根据上图计算:该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至少是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至0.1%)
硝酸铵
化学式:

含氮量:≥30%
注意事项:密封储存
防潮防晒
隔绝热源
3.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在第⑤步粗盐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Na2CO3、_________(填化学式)。
(3)第④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CaCl2、_________(填化学式)。

(1)在第⑤步粗盐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Na2CO3、_________(填化学式)。
(3)第④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CaCl2、_________(填化学式)。
3.计算题- (共1题)
4.
在一烧杯中盛有由
和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25g,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分析曲线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
(不考虑
的溶解)______7(填“>”或“=”或“<”),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
_______7(填“>”或“=”或“<”)。
(2)A点时消耗溶质
的质量为_____g,放出
的质量________g。
(3)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



(2)A点时消耗溶质


(3)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4.推断题- (共1题)
5.
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E的浓溶液有吸水性,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

(1)F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E→: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关系图中,所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共有_________个(填数字)。

(1)F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E→: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关系图中,所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共有_________个(填数字)。
5.填空题- (共2题)
6.
t1℃时,烧杯A中装有R物质的饱和溶液,进行某些操作后,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以上四种溶液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R和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别如图所示,则R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_(填“a”或“b”)。

(3)现有某温度下N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保持其溶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将其转化成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同时含R、N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该溶液中提取纯净的R物质,具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升温结晶b降温结晶c蒸发溶剂d过滤e冷水洗涤f热水洗涤g干燥(填字母)

(1)以上四种溶液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R和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别如图所示,则R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_(填“a”或“b”)。

(3)现有某温度下N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保持其溶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将其转化成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同时含R、N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该溶液中提取纯净的R物质,具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升温结晶b降温结晶c蒸发溶剂d过滤e冷水洗涤f热水洗涤g干燥(填字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2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