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015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3/3/12

1.计算题(共1题)

1.
如图是某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盐酸(分析纯)
化学式:HCl
质量分数:36%
密度:1.18g/mL
体积:500mL
(1)该浓盐酸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__
(2)将该瓶浓盐酸全部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1.8%(密度约为1.06g/mL)的盐酸,需加入水多少mL(ρ水=1g/mL);__________
(3)将石灰石100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得到CO20.6 mol。
① 0.6 mol CO2其质量是_______________克。
② 该石灰石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

2.选择题(共7题)

2.

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3.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道:“中国的经济形态,由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隋唐之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定型为士绅经济,历一千年左右的演进,其后再无进步。这三种经济形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官商经济。”作者意在强调(    )

4.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7.下列有关金属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8.

日本学者沟口雄三认为:“自古以来的‘民本’之说并非‘民为本’,而仅仅是指君主‘以民为本’;然而明末涌现出来的民本主义言论却是主张尊重‘公论’,即主张是非存于民间即地方的公论之中,皇帝和官僚必须遵从民众之是非。”下列言论最能支撑该学者结论的是(    )

3.单选题(共10题)

9.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氮气用作保护气B.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酒精做燃料D.氧气用于呼吸
10.
在反应Fe2O3+ 3CO2Fe + 3CO2中,作还原剂的是
A. Fe2O3     B. CO C. Fe D. CO2
11.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2H—两个氢元素B.Ca2+—钙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
C.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FeCl2—氯化铁
12.
每千克海水约含钠10.62g;镁1.28g;钙1.40g等,这里“钠、镁、钙”指的是(    )
A.单质B.原子C.元素D.分子
13.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28g N2含lmol氮    B. 1个CO2分子的质量是44g
C. l mol CO2含有3mol原子 D. H2O的摩尔质量是18
14.
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B.食盐C.白糖D.食醋
15.
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A.    B.     C.    D.
16.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是
A.称取10.0g氯化钠,放入90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10.0g生石灰,放入90ml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10.0ml浓盐酸,放入90ml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10.0g碳酸钙,放入90ml水中,充分搅拌
17.
下图是X、Y、Z、W四种溶液的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一定显酸性B.Y一定是水
C.Z一定显碱性D.W的碱性一定比Z强
18.
有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充分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A.30gB.50gC.100gD.150g

4.多选题(共1题)

19.
现有六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酒精
B.食盐
(1)    可用作厨房调味品(2)    可用作制造飞机
(3)    可用于人工降雨(4)    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
(5)    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6)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C.干冰
D.硬铝
E.甲烷
F.石油

5.填空题(共4题)

20.
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食品保鲜常采用真空包装或填充保护气。真空包装的目的是 ,常用氮气做填充保护气,填充气应具有的性质是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饮料,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建筑工地的工人下班前,通常在用剩的石灰浆上覆盖一层沙土,以便第二天使用,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1.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2.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_____   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3)工业上利用煤为原料在反应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议器的名称:a   ;b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  (填字母);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程式   ,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注意的是:
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        
②选择合适的     
③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选择题:(7道)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