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东省东营市中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0153

试卷类型:自主招生
试卷考试时间:2013/4/8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为了对一包放置很久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进行探究,小凡提出了两项探究任务:
(1)探究干燥剂是否失效;
(2)探究失效的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否是氢氧化钙。
他设计了以下的探究方案:
问题与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干燥剂是否失效
取样品放入试管中加适量的水,触摸试管壁。
 
干燥剂失效
(2)失效的干燥剂中含有氢氧化钙
加水充分搅拌、过滤后,用pH试纸测其溶液的pH值
 
有氢氧化钙
 
你认为探究(2)是否严密?请说明原因  
。你认为以CaO为主要成分的干燥剂在空气中放置久了,除能转化为Ca(OH)2外,还可能转化为 ,请简单说明验证的思路

2.简答题(共1题)

2.
右图表示的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请回答: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3.单选题(共7题)

3.
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你认为这种变化是
A.冰水融化B.压缩空气C.酒精挥发D.馒头遇碘酒变蓝
4.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氮气氧气空气B.石墨熟石灰生石灰
C.水银水糖水D.冰干冰冰醋酸
5.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如果两种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B. 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C.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性质相同
D. 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电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6.
苯甲酸(化学式为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能抑制食物中细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下列有关苯甲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苯甲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B. 苯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苯甲酸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7:6:2
D. 苯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
7.
可以证实某硝酸钾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降温到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蒸发掉10g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20℃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不变
D.加热到30℃后,再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
8.
现有烧杯、试管、量筒、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带导管橡皮塞、天平、玻璃棒,仅有这些仪器(所需化学药品可任选)不能完成实验是(  )
A.制取氧气
B.粗盐提纯
C.制取二氧化碳
D.用氯化钠晶体配制100g5%的氯化钠溶液
9.
以下是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或实验操作,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天明用10mL的量筒量取了6.5 mL的食盐水
B.王倩用pH试纸测得某Na2CO3溶液的pH为10
C.朱琳用200mL的烧杯量取了125mL的NaOH溶液
D.张哲用托盘天平称取了16.5g硫酸铜晶体

4.选择题(共7题)

10.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实现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  )

11.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实现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  )

12.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进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11年10月10日

A

1912年元旦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

……

……

材料三: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材料四: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请回答:

13.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进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11年10月10日

A

1912年元旦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

……

……

材料三: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材料四: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请回答:

14.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技术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方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材料二:瓦特和他改进的蒸汽机(模型)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的重大发现与发明一览表

人物

发现与发明

法拉第

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西门子

1866年,研制出发电机

格拉姆

1870年,发明电动机

贝尔

1876年,发明有线电话

爱迪生

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卡尔•本茨

1885年,发明三轮汽车

马可尼

19世纪90年代发明无线电报

莱特兄弟

1903年,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材料四:1996年,一只名为“多利”的羊在英国诞生,备受人们关注。这只羊是由英国科学家用其基因母羊的组织细胞培育出来的,它与其基因母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内外特征,是一只纯粹的复制品。

请回答:

15.

下列国家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16.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是(  )

5.填空题(共1题)

17.
化学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采集了三种植物的花瓣,将它们分别放在研钵中研磨,加入酒精充分浸泡后过滤,得到了三种溶液。将三种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液体中,得到以下信息:
花的种类
所制成的溶液颜色
在有关试剂中呈现的颜色
白醋
蒸馏水
石灰水
玫瑰
粉红色
红色
粉红色
绿色
黄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黄色
雏菊
无色
无色
无色
黄色
 
试回答:(1)如果用所制得的溶液检验花盆中土壤的酸碱性,你会建议选择 花的酒精溶液来作酸碱指示剂;在上述三种酒精溶液中,酒精属于 。(填“溶质”或“溶剂”)
(2)如果得知花盆中的土壤显酸性,不适合花卉的生长,你会建议选择上表中的 来进行改良。

6.实验题(共2题)

18.
一次性塑料包装袋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许多城市已经开始使用纸制的食品袋。同学们经过查阅资料,得知食品袋的组成成分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请选择以下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1)你所选择的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用a、b等符号表示)
纯氧→( )→( )→(  )→(  )→(  )
(2)请简单叙述实验现象及结论  
(3)实验中选择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19.
吴梁在距一支粉笔的粗端2cm处点上一滴蓝墨水,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的培养皿中。过了一段时间,吴梁发现随着酒精的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蓝墨水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右图所示)。根据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蓝墨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由此实验可以作出的推测是 (填序号)。
①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
②不同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不同
③不能用上述实验的原理分离混合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