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0002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6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苏打(Na2CO3)和小苏打(NaHCO3)在生活中具有何作用,如何鉴别苏打和小苏打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信息①:相同条件下,碳酸钠溶液比碳酸氢钠溶液碱性强;信息②:NaHCO3在270℃时,完全分解转化成Na2CO3,而Na2CO3不易分解。
【实验过程】(1)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只观察到烧杯B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小试管内壁出现水珠,写出小苏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充分利用信息知识,区分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无色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
A.加热 B.pH试纸 C.稀盐酸
(3)可用小苏打治疗轻度胃酸(主要含盐酸)过多的病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流程题(共1题)

2.
5分)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主要含NaCl和MgCl2等)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1)上述步骤中试剂①应过量,理由是
(2)请写出Mg(OH)2沉淀与试剂②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得到金属镁和物质A,氢气在物质A中燃烧生成物质B,则物质A和B的化学式分别为:A ,B

3.计算题(共1题)

3.
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1)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3)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4.单选题(共17题)

4.
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aCO3→CO2B.Zn→ZnSO4C.CuO→CuCl2D.KOH→KCl
5.
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CaO+H2O═Ca(OH)2B.Zn+H2SO4═ZnSO4+H2
C.2H2O22H2O+O2D.Na2CO3+Ca(OH)2═CaCO3↓+2NaOH
6.
对于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Y一定是氯化钠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C.X可能是CuCl2或Cu(NO3)2D.Y可能是Na2SO4
7.
下列各组溶液混合,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的是(  )
A.氯化钾溶液和硝酸B.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
C.碳酸钠溶液和硫酸D.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
8.
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FeCl3,CuSO4,NaClB.BaCl2、Na2SO4、NaOH
C.CaCl2、NaNO3、AgNO3D.K2SO4、NaNO3、NH4Cl
9.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0℃时,将30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 g
B. 将30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 ℃,C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 升高温度可以使C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
D. 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以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
10.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增加B.溶液质量不变
C.溶剂质量减少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1.
下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
A.甲B.甲和乙 C.乙和丁D.丁
12.
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精盐是由粗盐提纯而来,在提纯过程中通常不需要的操作是
A.吸附B.蒸发C.过滤D.溶解
13.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名与分类均正确的是()
A.Na2CO3纯碱碱B.CaO 生石灰氧化物
C.O2臭氧单质D.NaHCO3苏打 盐
14.
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
C.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D.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
15.
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这种物质是(  )
A.氯化钠B.碳酸钠C.氢氧化钠D.氧化钙
16.
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出OH
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降低
C.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
D.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
17.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等离子,可将粗盐溶于水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 加入适量盐酸,② 加过量NaOH溶液,③ 加过量Na2CO3溶液,④ 加过量BaCl2溶液,⑤ 过滤。下列操顺序合理作的是
A.②③④⑤①B.②④③⑤①C.④②③①⑤D.④③②①⑤
18.
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净水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的是( )
A.过滤B.吸附C.沉降D.蒸馏
19.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反应原理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析出),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4种元素
B.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C.图中X可能是氨气
D.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20.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NaCl固体(含有少量Na2CO3固体)
加水溶解、滴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B.
CaO粉末(CaCO3粉末)
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C.
NaOH溶液[Ca(OH)2溶液]
通入过量CO2气体,反应后过滤
D.
CO2(HCl)
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A. A    B. B    C. C    D. D

5.填空题(共3题)

21.
某化学试剂厂A、B、C、D四个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分别含有污染物CuCl2、HCl、Na2CO3、NaOH中的一种,现对污水做如下处理:
(1)将A的污水与B的蓝色污水通入第一反应池,产生蓝色沉淀。
(2)将C的污水与D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二反应池,产生大量气泡。
(3)将第一反应池上层的碱性污水与第二反应池流出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三反应池,最终流出的水呈中性,再向外排放。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各车间水中的污染物分别是A______、B______、C ______、D______。
②最终向外排放的水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③写出第三反应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在下列叙述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宜分离操作的编号:
A.蒸发结晶法 B.降温结晶法 C.过滤法
(1)食盐水中混有泥沙,欲从中分离出食盐,应先_____再______。
(2)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应用______。
(3)食盐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应用______。
(4)欲从含有泥沙的水里得到较纯净的水,应用______。
23.
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②在蒸发过程中,待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2)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下图。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通过操作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   (用化学式表示)。
(3)若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100 kg,要将其变成20 ℃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以满足化工生产的需要,可采用的最简便方法是   。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