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安徽专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练习:单元测试(二) 溶液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9939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1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学习了溶液的概念后,老师的提问及同学的回答如下图所示:

(1)以上三位同学中描述的是溶液特征的是________同学。
老师接着问:“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王华回答:“不溶于水的物质能溶于其他溶剂吗?”
李佳回答:“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陈军回答:“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如果用实验回答王华的问题,则应该选择的溶质和溶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针对李佳的问题,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包括绘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表列出了从探究实验中获取的部分数据,李佳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了一条溶解度曲线,它是_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4)针对陈军的问题,老师以食盐溶于水为例,设计如下方案:
变量:是否搅拌。
方案:向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同温度等体积的水,再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粉末状的食盐;搅拌甲烧杯,乙烧杯静置。
现象:甲烧杯中的食盐先溶解完。
结论:搅拌比不搅拌溶解得快。
请你模仿老师的方案,再探究一种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实验方案
预期的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5)请再探究一种因素并填在下面表格相应的空格处:
影响因素
实验方案
预期的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实验室里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林辉同学取6.5g的锌并加入50g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56.3g硫酸锌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请你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单选题(共9题)

3.
下表列出了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A.NH4Cl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20 ℃时,NH4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2%
C.在4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50 g NH4Cl能形成饱和溶液
D.将50 ℃时NH4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 ℃,有17.1 g晶体析出
4.
下列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食盐水B.豆浆C.碘酒D.糖水
5.
在20 ℃时,向某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一定增加B.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C.溶液浓度一定变大D.溶剂质量一定不变
6.
炎热的夏天,打开冰镇可乐的瓶盖,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气体是二氧化碳B.瓶内气压减小使该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C.温度升高使该气体的溶解度变小D.剩余可乐是该气体的不饱和溶液
7.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将盛有a、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    )
A.AB.BC.CD.D
8.
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D.用醋洗去水壶的水垢
9.
下列条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30℃的不饱和溶液B.30℃的饱和溶液
C.90℃的不饱和溶液D.90℃的饱和溶液
10.
右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C.t1℃时,100g 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克 KNO3
D.t2℃时,NaCl的饱和溶液与KNO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1.
将80 g 10%的NaOH溶液与20 g 15%的NaOH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3%B.12%C.11%D.16%

4.选择题(共6题)

12.

Yes, she         dance.

13.

Yes, she         dance.

1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样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下,作者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户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②彳亍:小步慢走的样子。③太息:出声叹气。④颓圮:倒塌。

1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样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下,作者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户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②彳亍:小步慢走的样子。③太息:出声叹气。④颓圮:倒塌。

1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样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下,作者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户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②彳亍:小步慢走的样子。③太息:出声叹气。④颓圮:倒塌。

1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样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下,作者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户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②彳亍:小步慢走的样子。③太息:出声叹气。④颓圮:倒塌。

5.填空题(共4题)

18.
(1)盐酸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溶剂为________;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溶质为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资料:常温(20 ℃)下,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溶解度/g
<0.01
0.01~1
1~10
>10
一般称为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1)常温下,乙属于________(填“易溶”“可溶”“难溶”或“微溶”)物质。
(2)__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60 ℃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把60 ℃时质量相等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20 ℃,析出晶体较多的物质是________。
(5)要使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大量结晶析出,应该采用________的方法。
(6)若要从甲、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则主要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__、干燥。
20.
在2016年合肥市初中理科实验操作考试中某同学抽到了“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该实验常按以下步骤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只填数值不得分,下同),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
(5)下列不当操作导致结果小于6%的是________。
A.烧杯没有擦干  B.仰视读数
C.俯视读数  D.装瓶时洒出少许
21.
小强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右图所示),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1)下面是小强对这种现象解释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把其余的解释内容续写完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前后温度不变,则实验后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溶液中存在的溶质粒子是_______________(写粒子符号)。
(3)小强决定把实验后的浓硫酸稀释后用于制取氢气,若原锥形瓶中有10g 98%的浓硫酸,现要将其稀释成10%的硫酸,需要加入_______g水。
(4)下图是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小强在量取水时,应选择的量筒的量程为_______(填“100”或“50”)mL,此外,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