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若选择氯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收集的氧气用于完成铁燃烧的实验,则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实验结束后,应该先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 若改用装置G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端通入(选填“左”或“右”)。
(3)已知NH3极易溶于水且与能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可用固体氢氧化钙[Ca(OH)2]和氯化铵(NH4Cl)加热来制取NH3,同时生成氯化钙(CaCl2)和水,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NH3,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萌萌同学通过互联网得知:多种物质都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初次探究】实验证明,在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能显著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如果要确定CuSO4是催化剂,还必须通过实验确定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__不变。
【再次探究】CuSO4溶液主要含有三种粒子(H2O、Cu2+、SO42-),稀硫酸中含有三种粒子(H2O、H+、SO42-)为了进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哪种粒子能起催化作用。萌萌同学作了以下分析和设计。
①萌萌同学认为最不可能的是H2O,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要说明另外的两种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萌萌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了探究活动。
(5)可可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该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 I: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O2;
猜想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Ⅲ: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都分解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错误;
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I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高锰酸钾固体与氯酸钾固体混合加热,则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高锰酸钾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若选择氯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收集的氧气用于完成铁燃烧的实验,则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实验结束后,应该先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 若改用装置G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端通入(选填“左”或“右”)。
(3)已知NH3极易溶于水且与能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可用固体氢氧化钙[Ca(OH)2]和氯化铵(NH4Cl)加热来制取NH3,同时生成氯化钙(CaCl2)和水,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NH3,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萌萌同学通过互联网得知:多种物质都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初次探究】实验证明,在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能显著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如果要确定CuSO4是催化剂,还必须通过实验确定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__不变。
【再次探究】CuSO4溶液主要含有三种粒子(H2O、Cu2+、SO42-),稀硫酸中含有三种粒子(H2O、H+、SO42-)为了进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哪种粒子能起催化作用。萌萌同学作了以下分析和设计。
①萌萌同学认为最不可能的是H2O,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要说明另外的两种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萌萌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了探究活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 | 溶液几乎没有气泡放出 | 实验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 |
b.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氯化铜溶液 | 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 |
(5)可可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该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 I: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O2;
猜想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Ⅲ: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都分解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错误;
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I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高锰酸钾固体与氯酸钾固体混合加热,则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高锰酸钾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0题)
3.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也不变 |
6.
阿司匹林的化学式为C9H8O4。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阿司匹林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B.1个阿司匹林分子由9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 |
C.阿司匹林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
D.阿司匹林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11.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
C.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
D.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固体 |
3.填空题- (共2题)
12.
手机是人们生活必需品,过度使用手机,易发生角结膜上皮损伤,斯.约二氏综合征,干眼综合征等眼疾。玻璃酸钠滴眼液可用于这些症状的治疗,主要成分是由N-乙酰葡萄糖醛酸反复交替而形成的高分子多糖体生物材料,其化学式 C14H21NO11 Na。请计算:
(1)玻璃酸钠(C14H21NO11 N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
(2)玻璃酸钠(C14H21NO11 Na)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最小整数比);
(3)玻璃酸钠(C14H21NO11 Na)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保留0.1%)。
(1)玻璃酸钠(C14H21NO11 N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
(2)玻璃酸钠(C14H21NO11 Na)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最小整数比);
(3)玻璃酸钠(C14H21NO11 Na)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保留0.1%)。
13.
水和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节约水资源,防止空气污染,人人有责”。
(1)下列有关水和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
(2)几年前广山地区生活用水使用的深井水,可以用___________检验是否为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现在使用的是长江水,下图是东台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流程图,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_________,所填仪器在实验中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Ⅱ.操作③用的是漂白粉,其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是Ca(ClO)2+X+H2O=CaCO3↓+2HClO, 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X是空气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成分,植物可利用它进行光合作用,则它是__________ (填化学式)。
(3)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根据图回答下列各问题:

Ⅰ.指出电源的正、负极:b为________极,该电极产生了10毫升气体,则电源另一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事先往水中加入少量NaOH,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由以上实验事实可得出结论,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
(1)下列有关水和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
A.淡水资源并不充裕,将工业冷却水循环利用、生活中一水多用等值得提倡 |
B.充分利用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发生 |
C.东台梁垛磊达水泥厂进行了废气除尘后再排放有利于防止空气污染 |
D.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其成分在生活、工农业生产等活动中有许多应用 |

Ⅰ.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_________,所填仪器在实验中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Ⅱ.操作③用的是漂白粉,其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是Ca(ClO)2+X+H2O=CaCO3↓+2HClO, 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X是空气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成分,植物可利用它进行光合作用,则它是__________ (填化学式)。
(3)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根据图回答下列各问题:

Ⅰ.指出电源的正、负极:b为________极,该电极产生了10毫升气体,则电源另一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事先往水中加入少量NaOH,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由以上实验事实可得出结论,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